一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这里的文学一词泛指一切文化的产品。按马克思、 恩格斯的看法,随着资本主义开拓了商品的世界市场,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精神文化产品也具有了世界性。其实,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以及这种流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早在资产阶级、甚至封建阶级形成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只是它还没有像近代资产阶级那样,把一切生产和消费都纳入大写的“世界市场”。 与商品流通相一致,世界各区域文化的流通也伴随着世界文明的发展而不绝如缕。它们对促进整个世界的文化事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推动了全球精神产品的创造和建设。 整个世界文化是一个大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各子系统产品的互相影响是顺理成章和不可避免的。在人类历史上,正是由于各种区域文化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取长补短,才造就了当今社会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的精神文明,因此,站在历史的门槛上,比较、对照各种区域文化系统的特点,研究它们相互之间曾经产生过的影响,对于建设未来的文化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美学领域进行比较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目的。 二 作为一门学科,美学在19世纪才创立。创为一种意识或文化,美学却肇始于人类精神文明的滥觞之时。早在成千上万年前,人类文明的几个发祥地就不约而同地衍生了最原始的、相似的文化之光。如在古埃及,早期王国之前就产生了图形文字,像“水”字被画成三条波形的横纹,“山”字被画成夹峙河谷的两座山峰。在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最早的文字也是图形符号,以一种符号表达一种意思。古希腊早期米诺斯文化中的文字,同样是图画文字和象形文字。古印度的文字,据人类学家考证,至公元前2500~前1500年之间的哈帕拉文化时期才由图画文字演进到带有表音性质的文字。而中国的象形文字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文字。人类早期文明的发祥地,除了产生的文字具有相似性外,人们崇拜的宗教也具有相似性。如古埃及的宗教源于氏族图腾崇拜,各州都有自己的动物图腾对象,像斐斯州崇拜公牛,提尼斯州崇拜老鹰,此外还崇拜教人稼穑的奥西里斯神,给人以光明的太阳神等。两河流域的先民也有自己的太阳神沙玛什,有发明锄头教人耕种的神祇恩利尔等。东方黄河流域的先民则把动物图腾看作民族的标记,像黄帝的部落侍奉“龙”,炎帝的部落侍奉“凤”。华夏先民的农业神为“神农”。世上的先民应用的文字相似,信奉的神祇相似,这可归因于,各地先民的生产条件极为相似,生产方式几乎雷同,所以他们产生的最初的文化具有一致性,那么,毫无疑问,世界各地的文化必然是相同的。但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区域的人们基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必定会采用不同的生产方式,然后也相应形成了不同的文明。社会愈发展,世界各地产生的文字、宗教及审美观念等文化也便愈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区域文化显然是各有所长的,因此,对各种高度发达的区域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便能更积极地推动世界整体文化的进步。 审美意识显示着人类文明的水平,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先导。马克思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就指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2〕那就是说,人在实践中总是以这样一种尺度来塑造事物: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最大程度地把握外在客体世界,同时最大程度地伸张主体世界的自由性。这样塑造出来的事物便是美的事物。然而,在具体的文明发展史上,由此产生了种种差异。首先,美是一个社会的、历史的范畴,它是发展着的。在某一区域或民族中被认为是美的东西、被认为是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出来的东西,在其它区域或民族中,并不一定被认为是美的,并不一定被认为符合美的规律。因为这个区域或民族的人们对外在客体的把握和内在主体自由性的伸展不一定相同于那个区域或民族的人们对外在客体的把握和内在主体自由性的伸展。换句话说,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不同区域或民族的人们对美的观念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例如,非洲有个原始部落的妇女,在自己的上嘴唇上钻一个孔,孔里穿上一个叫呸来来的金属或竹的大环子。有人问这个部落的首领,妇女为什么戴这样的环子。他回答,是为了美。〔3 〕这样的美学观念与发达文明社会的美学观念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发达文明社会看来不可思议的美学观念也许在那儿是十分合理的。对于这类美学观念的差异是很难简单地以“优秀”、“低劣”来打上标签的。事实上,即使在发达文明社会,也存在着由于经济发展不同步而产生的美学思想的差异,并且,经济发展迅捷的社会不一定在美学思想上也处于领先地位。像18世纪的英国和德国就是这样的例子。英国经过产业革命,经济发达,美学思想却因袭老调,十分枯乏。德国经济落后,文化科学却十分活跃,产生了康德、黑格尔、歌德、席勒等一大批有世界影响的美学思想家。这种种现象只有在文化流通的背景下通过比较研究才能明了。 其次,既然美是人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最大程度地把握客体世界和伸展主体自由性,那么,根据具体环境的不同,以不同的方式方法达致这个目标便具有同样的合理性。正因为这样,在世界不同区域和民族中产生的千姿万态的美才不仅吸引着本区域、本民族的人们,使他们引以为自豪,而且也吸引着其他区域和民族的人们,使他们感慨赞叹,流连忘返。如每年数以万计的各国观众参观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院便是明证。立足本地区、本民族的美,汲取它地区、它民族的美,是美学观念发展的健康之路,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健康之路。在各相同或相近的发达文明社会,各种文明各有特点,没有优劣之分,所谓“占优势的文化”只不过更好地借鉴、吸收了其它文化的长处而已。美学思想也不例外。但是,无论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在发展史上都有自己的旺盛期,也有自己的缓慢期,例如,西方史学家认为,公元4世纪至13世纪是“黑暗的中世纪”,因为在这段时期中,由于教会的统治,西方各种文化乃至美学思想几乎停滞不前,毫无发展。可是这一千年间,在中国正是南北朝和唐、宋盛世,各种文化昌盛发达,并通过与周边国家的交往,使日本、高丽、安南等都分享了这种文化的繁荣。因此,把中世纪统称为“黑暗的”是不确切的。到近代,欧洲由于“产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达,科技居于领先地位,同时带动了文化的前进。相对而言,大多数东方国家处于发展中状态。西方有些学者据此认为:“从伯利克里和凯撒的时代直到现在,历史的伟大戏剧中的主角,都是由欧洲的白种人担任的。”〔4〕这种见解同样是错误的。 且不说这种见解与承认欧洲有过“黑暗的中世纪自相矛盾,与社会历史发展的事实也是不符合的。从有史社会以来,西亚、中亚、东亚及至非洲的人们,都对欧洲的文明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如伊斯兰文化通过西班牙影响欧洲,中国文化经由“丝绸之路”和通过日本与荷兰的贸易影响欧洲等。事实上,社会的前进都是在各种经济、文化的相互影响中完成的,彼消此长,扬长补短。所以,要真正认识某种文化现象——如美学观念——的发展,只有在文化流通的背景下通过比较研究才能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