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性”塑造与“人性”解放:中西不同的美育观念

作 者:

作者简介:
季水河 湘潭大学人文学院 教授 湘潭 411105

原文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中西美育的历史有着不同的演进轨迹, 中国从道德教化走向人格完善,西方从灵魂净化走向人性解放,这不同的演进轨迹和美育观念是为中西方不同的育人目的所规定的。中国育人目的主要是如何塑造人的“品性”,西方育人目的主要是探讨如何解放人的“人性”。而不同的育人目的则又导源于中西方哲学上不同的人论基础:中国哲学谈论的主要是人伦之人与守法之人,西方哲学谈论的主要是自由之人与个性之人。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美育,作为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西美学家关心的共同话题。然而,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西美学家,对美育的理解又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一 历史回顾:不同的演进轨迹

      中西美育实践与美育理论研究,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两千多年来,二者却沿着不同的轨迹向前演进。

      中国:从道德教化到人格完善

      中国古代教育中,美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乐居第二位。在理论上,历代思想家都非常强调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把美育看成是道德教化,兴邦治国的重要手段。孔子《论语·泰伯》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把诗和乐看成是修身成人的重要途径,是使人走向完善的关键环节和决定因素。孔子的美育思想,奠定了以“诗教”、“乐教”为中心的中国美育理论的基础。在孔子以后,荀子对孔子的“乐教”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的《乐论》说:“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在中国古代,对音乐的道德教化作用论述最系统,探讨最全面的是《乐记》。首先,《乐记》认为,对音乐的喜爱是人之天性:“乐也者,人情所必不可免也。”其次,《乐记》强调了音乐教化的重要性:“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平和,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并把歌者看成是道德的传播者:“夫歌者执己而陈德也。动己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再次,《乐记》指出了音乐教化的具体原则:根据不同的情况,施之以不同的教育,如阮元刻《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正义》卷三十八所说:“是故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啴谐慢易繁文简洁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历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乐记》这部儒家美学思想的重要经典著作,把音乐看成道德教化的最重要手段和政治统治的重要辅助工具。孔子开创的“诗教”、“乐教”的美育理论,一直延续到清代,其间尽管有一些变化,但其基本性质并没什么改变,终极目的都是把诗、乐作为政治教化的工具。到了近代,美育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美育从道德教化开始了向人格完善转变,其重点由美化社会为主转向了以美化人自身为主。这一转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西方美育思想的影响。二是中国社会变革的推动。这种注重人格完善的美育理论,主要体现在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等人的美学思想中。1906年,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美之人物”,即“身体能力”和“精神能力”都和谐发展的人,他们具备有“三德”:真、善、美。因此,教育必须具有相应的三个部分:智育、德育(意志)、美育(情育)。在王国维看来,美育是构成教育系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蔡元培不仅是美育理论的积极倡导者、宣传者,而且也是美育实践的推行者,他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美学观念》、《以美育代宗教说》等美学论著中,对美育理论作了全面系统的阐释。他提倡以乐育人,以美育人。并认为美育的中心是情感教育:“人人都有情感,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是由于情感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为强,转薄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1〕蔡元培先生在任国民政府教育总长时, 就着手教育改革,把美育列为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还创办音乐、美术专门学校,亲自讲授美学课程。蔡元培的美育理论与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以完全实现的。但它毕竟在中国美学史和教育史上发生了一定影响。鲁迅和蔡元培等人一样,特别重视美育。在教育部工作期间,鲁迅积极支持蔡元培倡导美育。蔡元培先生辞职以后,他仍积极翻译美育著作,创办艺术学校,主办艺术展览,提倡艺术教育,为中国美育的发展与普及作出了突出贡献。与中国古代美育思想比较,近代美育思想的民主色彩更浓,感情色彩更浓,人的因素更浓,它对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健康完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西方:从灵魂净化到人性解放

      在西方,“美育”一词的出现是18世纪的事,但美育实践活动和美育理论研究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从古希腊至近代,美育一直被视为净化灵魂的重要手段。

      美育在古希腊的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被看作是道德教育的最好方式,净化灵魂的最好手段。斯巴达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军事教育和音乐教育,通过军事教育培养人的强壮体格和坚毅性格,通过音乐教育培养人们的美好品质和灵魂。雅典教育是军事、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并重,音乐是必不可少的课程。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儿童的节奏感,陶冶儿童的性情和灵魂。在古希腊的美育理论中,特别注重艺术对人心灵的净化作用。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身体教育和心灵教育,即体育和美育。尽管柏拉图对诗和悲剧怀有偏见,认为它们迎合了“人性中低劣的部分”,主张把诗人和悲剧家逐出理想国。但是,柏拉图对音乐却有极大的偏爱。认为音乐的节奏和乐调“有强烈的力量浸入人心深处。如果教育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因此而美化”。受过良好音乐教育的人,能够很快地把美“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2〕。 亚里斯多德也和柏拉图一样,重视美育作用。他首先肯定了音乐的美育作用,他在《政治学》中指出:“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是为着某一个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1)教育,(2)净化,(3 )精神享受,也就是紧张劳动后的安静和休息……要达到教育的目的,就应选用伦理的乐调……”〔3〕与柏拉图不同的是, 亚里斯多德并不把美育的内容局限于音乐之内,他认为整个艺术都是美育的内容,都可以净化人的灵魂。被柏拉图视作迎合“人性中低劣部分”的悲剧,他也认为是美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怜悯与恐惧”使人的感情得到“陶冶”,达到净化。古罗马的美学家贺拉斯明确提出了“寓教于乐”的观点:“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4〕文艺复兴时期,许多思想家、艺术家提倡人文主义, 用文艺形式向宗教和经院哲学宣战,主张人的能力的多方面提高。美育成了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意大利教育家维多利诺创建了“快乐之家”——学校,把学校设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使儿童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得到熏陶和浸染。而且,文艺复兴时期审美教育的成就也是显著的,造就了一大批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