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美学在经历了50年代后期和80年代中期的两次全国性大讨论后,目前正处于沉寂和休眠的时期。但这也是积蓄能量的时期。传统的美学观点进一步走向充实和完善,新的美学思想也在不懈地开拓进取,探寻着突破与发展的道路。这期间较为引人注目的,就是近两年出现的后实践论美学与实践论美学之争。这场讨论的结果目前虽然尚不得而知,但对已陷入相当困境的中国当代美学来说,其积极意义已经有了明确的彰显。目前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正处于又一次新的社会转型时期,在社会总体的转型之中,美学能不能以这次讨论为契机,将美的思考再次引向深入,通过自身的历史性转型取得长足的发展,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思想体系,是美学界应该认真加以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就实践论美学和后实践论美学在产生的时代背景、逻辑起点上的悖立以及在人文精神上的会同作一些初步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对美学的学科定位和理论前景提出几点不一定成熟的看法,以期为当代中国美学的建设拓展思路。 一 实践论美学和后实践论美学的悖立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在学科产生的时代背景上根本不同。实践论美学的思想萌芽于第一次美学大讨论,当时中国的社会特点是任何社会及文化活动都和政治需要捆绑在一起,学术活动则在前苏联和国内极“左”政治的影响下走上了归附某种主义、路线、政策的发展道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实践论美学一开始便带上了很深的政治化倾向。实践论美学的体系完成于第二次美学大讨论,这一时期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和改革开放格局的形成,学术研究取得了越来越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但十年浩劫中被极“左”思潮推向极点的政治决定论和对经典的简单注疏以及教条主义的应用都还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正是在这种影响下,实践论美学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重新翻译出版为契机,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发现实践这个范畴为出发点,最终完成了自身学科体系的建设。然而,由于当时国内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仅限于马克思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并在这个认识基础之上将马克思所说的“类”简单化地解释为人的社会行为,或干脆将青年马克思的思想作为非马克思主义加以简单否定。所以,沿着这个思路形成的实践论美学思想,其出发点也就先天地局限在人的社会实践行为之上,并以社会发展代替了人的个性发展、以社会理性代替了人的个体感性。 后实践论美学则萌芽于70年代末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涌入时期,当时国内由于“十年动乱”的结束,人们从强迫自己做驯服的工具开始转向对自身存在价值的独立思考。在国外,则由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失败,美学理论由科学主义转向了人本主义。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极端强调人的自然生命要求的合理性,充分肯定肉体享乐的价值,个性至上和欲望满足成为人性之常。受这种时代背景的影响,后实践沦美学思想在产生之初便先天地带上了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放纵个性的特点。后实践论美学体系形成于90年代社会转型时期。由于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中国社会开始加速走向现代化,但市场竞争机制和追逐高额利润的目的驱动下,个人贪欲和肉体享乐也取得了天经地义的合法地位。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后现代主义经20多年的讨论虽然已逐步趋向终结,但其文化无聊感和价值多元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仍有增无减。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中国文化转型,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与后现代主义合流的现象。其表现便是大众文化的崛起与媚俗倾向的抬头,传统的价值观念崩溃,个人瞬间肉体体验无限膨胀,而建立在个体生存起点上的后实践论美学,正是这个特定时代的产物,其立说的宗旨也正在于“摒弃传统哲学的蒙昧性、非个体性,使中国哲学的人文精神具有现代个体意识的内涵”〔1〕。 二、在学科的逻辑起点上分立对峙,实践论美学的逻辑起点是实践。把美学的出发点由物质、存在或自然转移到实践,这是实践论美学的一大创造,但实践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存在。实践要以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物质手段为基础,因而具有客观性;实践又是人或人的社会组织所进行的活动,因而又有主观性。实践论美学要从实践出发,应该以何者为自身的出发点呢?如果仍然坚持物质决定论,以实践的客观性内容为建构美学的基础,那么将难以摆脱反映论美学的思维模式。如果偏向实践的主观性内容,片面高扬人的主体性,又会否定物质的客观决定意义,走上与主观论美学合流的道路。为了摆脱这种二难选择困境,实践论美学又提出了第三种方案,即主客观统一论。这种观点强调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的统一。但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作为对立的两极,是人统一于世界?还是世界统一于人?这个传统的理论难题又一次使实践论美学陷入逻辑困境。在这种三元起点中,实践论美学最终选择了实践的主观性内容,即所谓的主体性原则,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实践活动是人类和社会及一切社会存在物的本质”〔2〕。这样,实践论美学的学科定位便是人的社会实践行为,并以此为社会和人的本体,在否定物质存在的决定意义的基础上形成了实践一元论或实践本体论。 后实践论美学的逻辑起点是人的生存。强调生存的决定作用,是对理性的绝对支配力的反抗。西方现代人本主义美学对个体自然性要求的重新思考过程,也就是对传统的理性主体美学的批判过程。理性主体性美学以理性作为人的本质,但是当历史在理性的主宰之下进入现代社会后,人的感性需要在理性的束缚中却日渐变成被征服、被认识的对象,这正是理性主体性美学的迷误所造成的恶果。它导致了主体与客体的分立,人与世界的背离,并最终导致了人与自身自然的分裂。现代人本主义美学所要做的,就是消除这一迷误,回复到对人的自然本性的研究,并在揭示这一本性的基础上,培养“性本能彻底解放”的人,建立理想的“爱欲与文明”,后实践论美学所看重的正是西方现代人本主义的这一超理性原则,其所建立美学的基础也是三 个具有明确内容的超越,即超越实践美学、超越理性规范、超越现实生活。超越实践美学是因为实践美学“仅仅从社会活动的角度考察审美,从而忽略了审美的个性化特征”。因此这种超越要以“生存作为逻辑起点”,建立“充分个性化的对象和意义”的美学思想体系。超越理性规范是因为“审美发源于非理性(无意识)领域,并突破理性控制,进入到超理性领域”,所以“审美不是理性活动,而是超理性活动,它突破理智,获得了对生存意义的终极领悟”。超越现实生活是因为“人的生存不附着于现实”,“生存的意义问题不是现实努力所能解决”的〔3〕。所以“审美的超越性主要不表现在非功利性、形式性上,而在于它对现实的否定、批判、升华,它成为超现实的生存方式和意义的创造”〔4〕。三个超越归纳为一点,就是对个人生存要求的回归。由于“生存非他人生存,乃自我生存”〔5〕。所以,后实践论美学形成了以自我生存为基本内容的美学逻辑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