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冲突中的翻译行为模式研究 翻译规范研究是描写翻译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对规范的研究偏重对系统稳定性的研究,注重考察翻译行为的规律,揭示占主导地位的规范及其对翻译行为的制约,将个性化、非典型的翻译行为排除在研究范畴之外,使得规范研究较少涉及规范的改变以及译者对规范的构建作用。规范的多元性和冲突性是翻译规范的基本特征,能够向译者提出更高的挑战,也赋予了译者更多的权力和机会影响和改变规范,影响系统的走向。本文关注规范的多元性,分析多个规范共存导致规范冲突的四种情况,揭示译者应对规范冲突采取的三种行为模式,并以张谷若1936出版的《德伯家的苔丝》中译本作为案例研究,尝试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何种情况下规范会发生冲突?译者采取哪些行为来应对规范冲突?不同行为模式可能会促使规范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深化对翻译规范和翻译行为之间关系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认识,揭示考察翻译规范发生改变的机制以及译者对规范改变的构建作用。 《外国语》,2020.4.92~99 《论语》英语多译本受纳状况多维数据分析 秦洪武/孔蕾/徐欣 受纳效应是翻译评估的重要维度,但长期以来缺少有效的评估方法。本研究基于文本数据挖掘方法,对比分析《论语》译本和非翻译性儒学传播文本,观察影响《论语》译本传播效应的可能因素。研究发现,华人译者与非华人译者的《论语》译本在语言特征上并无明显差异,差异明显的是儒学核心概念的表达,即儒学核心概念在翻译文本中缺少一致和稳定的表述,难以在受纳端文化中形成独立的识别度高的儒学概念。翻译与非翻译传播文本对比显示,《论语》译文带有强烈的他者文化特征,不利于亲近目标语读者。因此,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角色需要进一步审视。本研究认为,高质量的翻译只是有效文化海外传播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翻译质量评估应与时俱进,关注并把握目标语读者的获益期待。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0.4.580~593 多模态视角下二语语用道歉行为研究 裴晓宇/杨连瑞/闫海娟 二语语用能力是二语学习者在社会环境中进行恰当交流的能力,而交流则涉及不同模态的相互作用。在道歉言语行为研究中引入多模态分析,是以新的研究范式重新审视语用学经典研究课题,可拓宽其研究视角并更加清晰地揭示语言以及其他模态在话语意义构建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本研究采用多模态互动分析方法,通过角色扮演任务对两名中国英语学习者与两名津巴布韦英语学习者在面对面互动交流中的道歉行为表现进行多模态分析,并绘制雷达图直观展现两组参与者的手势、头部动作、凝视、面部表情、姿势与口语六种不同模态资源的模态密度异同情况。研究发现,四名参与者在交际互动过程中凝视模态强度较高,口语模态并不完全占据所有道歉序列结构的中心地位。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津巴布韦英语学习者各模态强度分别在解释策略与转移话题策略中达到最高值,表明他们对不同道歉策略的重视。相比之下中国英语学习者模态复杂度略低,表明他们未进行较复杂的行动,但仍协同使用言语与非言语模态共建会话。 《外语教学》,2020.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