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汉译佛经词汇研究蓬勃发展,相关研究论著不断涌现,成绩可喜。中古佛经的版本早期不太受重视,因为当时诸多版本尚未出版,有一种佛经文献可以利用,就算不错了,无暇顾及版本。后来大家用得比较多的是《大正新修大藏经》(简称《大正藏》),方便易得。近些年来,也有学者注意利用《中华大藏经》《高丽藏》《碛砂藏》等早期刻经。从不怎么注意佛经的版本,随便找一种就用,到开始关注早期的佛经版本,注意比较异同,是一种进步;但仅仅注意排印本佛经和早期刻经仍是不够的,还应该注意佛经的写经系列。 关于佛经的写经,主要指敦煌写经与日本古写经。 敦煌遗书中绝大多数是佛经写卷,经过学界的研究,基本明确了存世的敦煌遗书汉文部分为58000号左右,90%-95%都与佛教有关,其中写经无疑占了大头,这些写经对传世佛经的校勘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且敦煌遗书中即便是已入《开元大藏经》的佛经,亦常有异卷、异本、异文,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在日本,现存奈良时代(710-794)写经一千余卷,平安时代(794-1185)至镰仓时代(1185-1333)写经一万余卷。日本古写经现藏于各寺院或藏书机构,如正仓院、石山寺等。其中,《圣语藏》现藏于宫内厅正仓院,其电子图像由丸善雄松堂株式会社陆续整理公开。石山寺写经散藏于日本全国各地,新宫寺写经现藏于东北历史博物馆。另外,自2005年起,日本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大学落合俊典教授主持对日本古写经的原本调查和图像拍摄工作。目前,金刚寺写经、七寺写经、兴圣寺写经、西方寺写经的电子图像已在“日本古写经数据库”中陆续公开。① 通行的《大正藏》等佛经,应用古写经、早期刻经对校,参考佛经音义书,比较异同,订正讹误,才能提高材料的准确性。兹以“三顦”“五腄”为例,考述如下,以就正于同道。 (1)时鸠留国有一贫穷婆罗门,年四十乃取妇,妇大端正。婆罗门有十二丑:身体黑如漆,面上三顦。(西秦·圣坚译《太子须大孥经》卷一,0421b23) 顦,据2018版CBETA校记,南宋《资福藏》作“腄”,元《普宁藏》、明《径山藏》作“
”,《高丽藏》《大正藏》作“顀”。顦,同“憔”。《说文·页部》:“顦,顦顇也。”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三《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百三十卷音义“顦顇”条:“《韵英》云:‘顦悴,瘦恶貌。’或从心,作憔悴。” (2)见诸众生饥饿顦顇,羸瘦战掉。(失译《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二,0132b19) 顦顇,南宋《资福藏》作“憔悴”。 “三顦”的“顦”,就其字面看意思明显不通,当有讹误。在佛经中另有一个“五腄”,或可为释读“三顦”提供参考。 (3)八七日变化灭乌麮,譬如磨石子;九七日在磨石子上生五腄:两肩相、两膑相、一头相。(后汉·安世高译《道地经》卷一,0234a25) 腄,明《径山藏》、日本宫内厅本作“睡”。“三顦”“五腄”是否有联系,如有,是什么关系?
表1中,字形纷杂,关系错综,需要作一些考察。
有意思的是,上引《太子须大孥经》“身体黑如漆,面上三顦”,据《玄应音义》所说,经文本作“膇”,然则“膇”字何义?不妨再作一些查考。 (4)令脚屈伸,两髀相近,肉重膇起。(元魏·般若流支译《正法念处经》卷六五,0388c26) 值得注意的是,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一《正法念经》第六十五卷音义收的是“顀起”条,云:“直隹反。《说文》:‘出頟也。’经文作膇,非也。”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五六引玄应《正法念经》第六十五卷音义“顀起”条沿用之,唯在引述《说文》训释后云“今江东南云‘顀头胅頟也’”,③也作“顀”。 与两种《一切经音义》所引相比,《正法念处经》“顀(起)”原作“膇(起)”,字形不同。此例与《太子须大孥经》“面上三顦”例相仿,经文本作“膇”,玄应、慧琳的《一切经音义》并引作“顀”。 膇,《说文》未见。本义是脚肿。《左传·成公六年》:“民愁则垫隘,于是乎有沉溺重膇之疾。”晋杜预注:“重膇,足肿。”《玉篇·肉部》:“膇,重膇,腿病也。”以上“重”均当读为“肿”。然则《正法念处经》之“肉重膇起”,殆谓两腿粗肥臃肿,引申则泛指身体肿胀、鼓出。玄应、慧琳所改的“顀”字,当读作“膇”,二字除了声音相近外(顀,澄母脂韵;膇,澄母寘韵,同纽邻韵),盖谓额头凸出与腿肚鼓出,词义也对应相类,故得以通用。唯玄应所说的“经文作膇,非也”断语,稍欠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