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卢卡奇阶级意识理论的比较研究

作 者:
张明 

作者简介:
张明,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93)。

原文出处:
思想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由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西方发展具体历史情境的差异,使得毛泽东与卢卡奇在关于阶级意识“缺场”原因、恢复阶级意识革命策略等方面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理论判断。卢卡奇在资本主义物化逻辑全方位统治下,强调通过总体性中介以恢复已丧失的阶级意识;而毛泽东在中国前现代历史语境中,更为强调通过体力劳动的感性经验与无产阶级政党意识形态“灌输”来实现阶级意识的“锻造”,而非“恢复”。毛泽东与卢卡奇关于阶级意识的不同理解,从内在根基上凸显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发展路径及其理论实质,重温这一理论差异性问题对于阶级意识理论的当代重建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
复印期号:2020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707(2020)8-0049-06

      阶级意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关涉无产阶级革命行动的形塑与革命斗争的开展,构成了影响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胜败与否的关键要素。在马克思之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分别继承了阶级意识理论的衣钵。阶级、阶级意识与阶级斗争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大问题,同样阶级意识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作为中西马克思主义理论代表人物的毛泽东与卢卡奇也分别从本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对阶级意识问题做出了难能可贵的探索。但由于二者所处历史情境的差异性,直接导致了二者在关于阶级意识“缺场”原因、策略等方面的分析又存在着重要差别,并直接催生了不同的实践导向与归宿。

      一、相同理论预设与政治判断:阶级意识问题的理论基始性

      阶级意识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主题,既是马克思出于理论拓展与完善的需要,更是现实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活动的产物。我们不妨依据时间线索来勾画出马克思主义阶级意识理论发展的基本谱系,即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到以卢卡奇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阶级意识问题重要性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逐步凸显与成熟

      实际上,马克思的理论视角并未从一开始就直接触及阶级意识问题,无产阶级由于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是被剥削、被压迫的“掘墓人”角色,因而无产阶级也顺理成章地成为革命的主力。然而,在总结1848年西欧革命失败经验教训过程中,马克思开始初步意识到无产阶级阶级意识问题。“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1]669换言之,生存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无产阶级必然受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但此时由于马克思的批判对象仍停留在法国这一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的国度,因而导致其将研究重点坐落于单纯的法国无产阶级未能肩负革命任务的主体性维度。

      后来,随着马克思经济学思想的丰富与发展,对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问题研究的聚焦点开始转向对资本主义拜物教的批判维度之上,其中《资本论》以直接显性形式呈现了资本主义物化状态下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遮蔽问题。[2]但需要着重指出的是,马克思并未以直截了当的方式凸显“阶级意识”问题,他关于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阐释是以非显性方式隐匿于关于资本主义拜物教的相关批判理论之中,隐匿于资本主义批判的深层理论逻辑构架之中。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行,卢卡奇和毛泽东都以各自不同的理论探索路径获得了马克思主义的上述重要理论质点,并且结合自身的具体革命实践做出了重要探索。

      (二)阶级意识问题构成了卢卡奇开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基础

      作为不同于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异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是在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何发动无产阶级革命并最终获得成功。佩里·安德森将“西方马克思主义”直接定义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失败的大背景下,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必然产物。[3]117一般而言,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标志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式诞生。面对西欧无产阶级革命(失败)与俄国十月革命(成功)迥然相异的结果时,卢卡奇首当其冲的任务便是分析革命失败的原因并为下一步革命寻求理论与策略上的支持。该书正是他对西欧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病理解剖”的理论产物,贯穿其中的主题思想便是阶级意识。他认为,西欧无产阶级革命之所以未能如十月革命一般取得胜利的原因在于,西欧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现象实现了由物质结构向心理结构的全方位侵袭,进而导致了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丧失。

      因此,西欧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便在于重新恢复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卢卡奇认为,阶级意识不是组成阶级的单个个人的意识的总和,也不是其平均值,而是无产阶级对于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总体性地位的理性的适当反应。[4]108阶级意识的获得必须依靠“客观可能性”范畴对历史进行细致的分析,即依赖于对该阶级在社会生产的总体性地位的科学理解。尽管在资本主义物化条件下无产阶级丧失了自己的阶级意识,但无产阶级因为在社会生产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了较之于资产阶级有其独具的优势,即有能力从核心出发理解社会,将表面相互分裂、孤立的现象视为相互联系的整体并加以综合,也能透过现象直视本质,将自己行动的决定性因素投放到历史发展的天平之上。因此,卢卡奇最后将革命胜利的希望寄托于无产阶级阶级意识(解释社会本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的恢复,即“当最后的经济危机击中资本主义时,革命的命运(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是人类的命运)要取决于无产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成熟程度,即取决于它的阶级意识。”[4]131-132

      (三)阶级意识与阶级斗争是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

      在卢卡奇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级意识问题进行理论思考的同时,毛泽东也从中国革命斗争的具体历史语境出发对阶级意识问题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之旅。毛泽东并未直截了当地提出阶级意识问题,这一问题更多地是体现在他关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探索之中。根据笔者不完全考证,目前所能发现的关于毛泽东最早以隐性方式提出阶级意识的,是1921年11月21日在湖南劳工会刊物《劳工周报》上发表的《所希望于劳工会的》一文中提出的“阶级的自觉”。他认为,成立劳工会的目的不仅在于团结劳动者罢工,“尤在养成阶级的自觉,以全阶级的大同团结,谋全阶级的根本利益。”[5]6这里毛泽东所言的“阶级的自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形成对劳工阶级阶级身份的自我认同,即认识到自身在整个社会物质生产中的整体性地位,确认建立在此基础上的革命任务与革命目标。其实,毛泽东真正自主性探讨阶级意识问题是在他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后,“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6]3中国近代以来革命曲折发展的关键,就在于未能分清敌友问题,即团结朋友以打击敌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