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审计署自1983年成立至今,开展的审计业务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发展到环境审计、金融审计、工程审计等行业特征明显的审计业务,再到具备中国特色的审计业务,例如经济责任审计等,为逐步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的国家审计体系而持续努力。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2015年审计署办公厅印发的《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实施意见》、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中都提到审计对重大政策措施落实的监督作用。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以下简称“政策跟踪审计”)在我国从理论探索到正式提出,研究时间并不长。前期的理论探索来自于对发达国家公共政策审计的借鉴,随后结合我国的国情,逐步开展具备中国特色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研究。文章通过整理以政策跟踪审计为主题的相关文献,分析目前我国政策跟踪审计的研究现状,为深入开展适用我国本土的政策跟踪审计研究提供建议。 二、研究趋势分析 本文通过“知网”的“高级检索”功能,以“政策”和“审计”作为关键词,对CSSCI的所有期刊文献进行系统筛选。依据文献具体内容,对具备政策跟踪审计实质性内容和有效研究文献进行人工筛选,排除例如新闻报道等非研究论文的内容,最终筛选出61篇文献作为分析主体。 (一)文献数量及期刊分布 政策跟踪审计的相关主题论文发表主要在2009年以后,整体发文数量在统计年限内不多,但期刊量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且起伏较大,在2017年达到近十年的峰值,为11篇(注:统计时间截止到2020年4月18日,2020年的文献统计为非完全统计)。具体见图1。 从主要期刊分布来看,与政策跟踪审计相关的论文一半以上都发表在《审计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和《南京审计大学学报》的发文量分别只有3篇和2篇。政策跟踪审计由于具备政策主题,在《中国行政管理》等期刊上的发文量也相对可观。具体见表1。
(二)研究对象 在统计的相关文献中,研究对象名称并不统一,本文以时间线对研究对象的名称进行统计(见图2),大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最早对政策的监督称为“评价”或“评估”,大多称为“政策评估”或“政策评价”,有文献专门探究绩效审计与评估之间的区别。随后有“具体政策+审计”的命名方式,例如“三农审计”“节能减排审计”等。随着“政策执行审计”在政府文件中的提出,政策执行审计成为文献中的主流名称。与此同时,学者们借鉴国外公共政策审计,逐步使用“公共政策审计”的名称。在之后的研究中,学者们多提到需要将政策审计关口前移,需要对包括政策制定、实施和效果评价的全过程监督,开始使用“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而“政策审计”“政策落实审计”等逐渐成为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简称。
(三)研究切入角度、研究方法和论述层面 学者们尝试从不同角度对政策跟踪审计进行研究。一是视角类,包括“多维多层视角”“三维视角”“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和“政策科学视角”;二是导向类,如“当责导向”和“国家善治导向”;三是模型和方法类,有“5W1H法”“PSR模型”“SWOT分析”“平衡计分卡法”“双重差分模型”;四是背景类,如“世界经济衰退背景”等。 在研究方法方面,61篇文献中,规范研究数量约占文献数量的一半(见表2),案例来源为国内或国外的论文数量基本相同,其中5篇国外案例来自于对国外公共政策审计的研究分析,国内案例主要来源于对具体政策的案例分析或专项研究。从表3可以看出,国内案例研究的文献发表有时期性和聚集性的特点,例如,扶贫政策审计主要出现在2019年,环境政策审计出现在2014年和2017年,农业政策审计出现在2011~2016年间,理论研究大多形成在政策措施落实的中后期阶段,因为在此阶段理论研究能够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和逻辑推演,得到解决措施。 在研究论述层面方面,大部分文献内容聚焦在整体理论层面,内容涵盖政策跟踪审计的意义、目标、重点、问题和措施等,少量文献在理论构建的具体细节上进行深度阐述,例如有5篇涉及评价指标的设计和构建,有的文献涉及审计质量判断、地方与国家战略对接、大数据技术运用和测度模型。 三、研究内容分析 (一)关于政策跟踪审计的定位 政策跟踪审计的内涵阐述,可以泛指国家审计依据政策法规开展的各种审计,也可以指对政策全过程开展的审计监督,具备阶段性、高端性、政治性强、审计风险大、责任追究力度大等特征,是对政策执行过程的再监督。当前对政策跟踪审计的范围归属观点不一,有的学者认为其属于跟踪审计的一种,有的学者认为其归属在绩效审计范畴,有的学者认为其在政策评价领域内。
在对政策跟踪审计的探究中,学者们肯定了开展政策跟踪审计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对政策本身而言,能够提高制定环节的科学性,对执行环节“纠偏”,评价执行效果并反馈,提高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和落实的价值性。同时,能够带动与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完善。第二,能够提高政府等政策执行单位的效能,通过对政策执行的监督,规范政策执行单位的行为,监督其科学合理地贯彻落实政策措施。第三,能够保障政策受益方的权益,保护包括扶贫政策审计中的贫困户、农业政策审计中的农户、减税降费审计中的企业等在政策落实中的权益。第四,促进审计监督全覆盖,丰富国家审计的监督内容,加强审计的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第五,从国家整体层面来看,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创新路径,有利于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