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文始》“初文”“准初文”若干问题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虹倩,女,浙江温州人,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教授,国家话语生态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文献学、修辞学研究,E-mail:zhanghq711@126.com(上海 200062)。

原文出处:
古汉语研究

内容提要:

章太炎《文始》为近代汉语语源学开山之作,书中首创“初文”“准初文”,并以其为汉语词汇系统之“根”。准确把握“初文”“准初文”可谓是理解《文始》一大关键,但据考察,书中“声具而形残”类准初文值得商榷;进一步考察发现章氏所谓初文、准初文“都五百十字”中,实际符合标准者四百九十二;而合乎标准的初文、准初文中亦有若干归类失当者。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20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初文”“准初文”概念的来源及其分类

      《文始》为章太炎语源学思想的重要结晶,更是近代汉语语源学的开山之作。书中首创“初文”“准初文”,并以之为《文始》中汉语同源字族变易孳乳的起点。作为《文始》的一对重要概念,“初文”“准初文”是理解该书的关键。

      (一)“初文”“准初文”的提出

      “初文”“准初文”的提出与章太炎的语言学认识有关。在文字与语言的关系问题上,章太炎受西方语言学的深刻影响,认识到“有语言然后有文字”(《訄书·订文第二十五》,1900),文字是语言的符号。特别是在西方“语根”学说的影响下提出了“诸言语皆有根”(《语言源起说》,1910)。“初文”与“准初文”便是章太炎所确立的汉语词汇系统的“根”。

      (二)“初文”“准初文”的来源

      《文始·叙例》(1999:160)指出初文、准初文采自《说文》。据考察,大部分确实采自《说文》,其中包括《说文》中已有的独立形体以及少量的构件或偏旁,如《文始》卷二“靁”字条中被指明为“独体初文”的“畾”:

      (1)“靁,阴阳薄动、靁雨生物者也。从雨,畾象回转形。古文亦作。”此三皆准初文也。《说文》无畾而字多从畾声,此独体初文也。

      此处虽明确指出了“《说文》无畾”即未单独收录并加以解释,但在解释其他字时出现过“……从畾声”。如《说文·土部》“壘,军壁也。从土畾声”、《说文·力部》“,推也。从力畾声”等,且《说文》在解释“靁”时也指出“从雨,畾象回转形”,等于变相解释了“畾”的音义,故虽“《说文》无畾”,而章太炎仍定其为独体初文。

      

      (三)“初文”“准初文”的分类

      初文具体包括纯象形字与纯指事字。而准初文则由初文演变而来。黄侃《说文略说》(1964:4)中对文字发展顺序的研究明显受到乃师章太炎的影响。黄侃认为文字的发展顺序第一是文,第二是半字,第三是字(会意、形声),第四是杂体。其所谓“文”实则近似于章太炎所谓“初文”,而“半字”则近似于“准初文”。对于准初文,《文始·叙例》(1999:160)中又将其细分为四类:

      1.初文的省体、变体省体

      由初文简省而来,“如卂之省飛形,之省木”;变体则由初文变化而来,“如反人为,到人为匕①”,即包括“反”(反置)和“到”(倒置)两小类。

      2.合体象形、合体指事

      前者如“果”“朵”,后者如“叉”“”。章太炎在1934年“立夏后一日”写给吴承仕的《论说文书》中对合体象形予以了进一步阐释,指出可细分为两小类:

      

      3.“声具而形残”的最初形声字

      《文始·叙例》(1999:160)特别指出“此类甚少,盖初有形声时所作,与后来形声皆成字者殊科”。通观全书仅章太炎所举“氏”“禸”二字属于此类。

      (5)《说文》:“氏,巴蜀山名岸胁之旁箸欲落者曰氏。象形,乁声。”此最初形声字,声成文字,形则但为画象而已。(《文始》卷四“氏”字条)

      (6)丑为初文,禸则有声而形不具,为最初之形声字,乃准初文也。(《文始》卷七“丑”字条)

      4.由初文及其变体同体复重而来

      如“二”“三”由初文“一”同体复重而来,“艸”“芔”“茻”由初文“中”同体复重而来。通常认为“二”‘三”均属纯指事字,故当归入初文。不过章太炎在《文始》卷七(1999:355)对此有过专门解释:“寻数名皆指事之字,二三亖亦兼会意,然皆同字相重,未有和合两异字者。”可见将“二”“三”归入初文中的纯指事和准初文中的同体复重为基于不同认知角度的归类结果。同样,“晶”“”“斦”等字均由多个相同构件构成,然并未以实表虚,故从六书的角度看本当属纯象形字。但依照章太炎的划分标准,都将其归为“同体复重”。故《文始》中的第四类准初文实则包括了“二”“三”“四”等纯指事字,“晶”“”“斦”等纯象形字以及同体会意字如“北”“”“艸”“芔”“茻”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