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句末助词研究的方法论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赵春利,男,山东人,博士,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ctzhaocl@foxmail.com(广州 510632)。

原文出处:
汉语学报

内容提要:

本文以语义语法理论为指导,在综述各派句末助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句末助词语法意义的性质和特点提出了句末助词研究的四条原则。首先,各派语法理论研究句末助词的本体论、认识论和目的论不同,可从方法论上分成四派:传统语法的语感自省法、描写语法的分布比较法、功能语法的语用认知法、生成语法的层阶定位法,并根据历史和逻辑,提出语义语法理论要完成把传统语法、描写语法、功能语法与生成语法“合为一炉”的历史使命。其次,根据语义语法理论,对语法意义进行界定和分类,把句末助词的语法意义的性质归为功能性的,提出了四个特点:意会易而言传难、感知易而界定难、使用易而辨析难、体悟易而验证难。最后,根据句末助词的性质和特点,提出了语义语法研究句末助词方法论的四条原则:精确定位原则、意义提取原则、正反验证原则和系统解释原则。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20 年 10 期

字号:

      方法论是人类认识事物以发现规律、改造事物以达到目的的根本方法,按照科学方法论(吴元樑1984:6)的观点:“研究对象对于科学方法影响极大,它的特点规定和制约了研究方法的性质和特点,有什么样的研究对象就会形成相应于它的研究方式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汉语句末助词,其特点应该规定和制约着研究方法的性质和特点,然而,事实上,一种语法理论采用什么研究方法来探究汉语句末助词的哪些问题,尽管受到句末助词本身性质的影响,但主要取决于该理论对句末助词的认识,而如何认识句末助词的特点却取决于该理论的本体论。即本体论决定认识论,而认识论决定目的论及其方法论。因此,对不同语法理论研究句末助词的方法进行反思,就不能仅仅谈方法,还要弄清楚研究方法背后所隐含的前提:不同语法理论根植于什么本体论来认识句末助词的特点并试图解决句末助词的什么问题。

      本文首先综述各派语法理论基于什么本体论来认识句末助词的哪些特点并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什么问题;其次根据语义语法理论(邵敬敏2004;赵春利2014)的本体论来解读句末助词的性质、特点及其语法意义问题,在吸收其他理论方法的基础上,从方法论角度提出符合句末助词性质、特点的基本原则,从而建立起句末助词研究的语义语法方法论。

      二、不同语法理论研究句末助词的基本方法

      自马建忠(1898/2000)开始,句末助词就逐渐成为语法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由于各派语法理论本体论的差异,其对句末助词性质和特点的认识以及关注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因此,各派理论采取的研究方法也存在着差异。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大致可以分成四派:传统语法的语感自省法、描写语法的分布比较法、功能语法的语用认知法、生成语法的层阶定位法。

      2.1 传统语法的语感自省法

      作为传统语法代表人物,无论是秉持“词本位”的马建忠(1898/2000:1),还是提倡“句本位”的黎锦熙(1924/1992:1-2),从本体论上看,他们都是以“句子”为基本单位来定位句末助词的。这一点从马建忠(1898/2000:536)的“助字为语已之辞”、黎锦熙(1924/1992:228)的“只用在词句的末尾”、王力(1943/1985:160)的“每一句话总带着多少情绪”,一直到把句子功能类型与句末助词联系起来的传统语法集大成者吕叔湘(1944/1985:258)都可以证明。

      以句子为基本单位,传统语法把句末助词的性质界定为表达语气。马建忠(1898/2000:536)通过英汉比较提出“泰西文字,……凡一切动字之尾音,则随语气而为之变。……助字者,华文所独,所以济夫动字不变之穷”。即泰西文字通过动词变形表达语气,而汉语通过句末助词表达语气。随后黎锦熙(1924/1992:228)、王力(1943/1985:160)和吕叔湘(1944/1985:257-258)等都在“语气”概念中分别注入“神情、态度”“情绪”和“认识、行动和感情”。

      根据表达语气说,传统语法认为句末助词有四个特点:一是意义上的空灵虚化。如马建忠(1898/2000:536)所言:“字以达意。……其虚处,若语气之轻重,口吻之疑似,……则惟有助字传之。”即句末助词所达之意空灵虚幻,难以掌握,而不同的句末助词“有时似乎无区别,但一般而论,实代表种种细微的区别”(吕叔湘1944/1985:257)。二是类型上的信疑情态。马建忠(1898/2000:536)认为“助字所传之语气有二:曰信,曰疑”。黎锦熙(1924/1992:21)、王力(1943/1985:160)和吕叔湘(1944/1985:258)都提到了主观情态。三是地位上的句主助辅。“句末助词”这一术语就表明了句子为主而助词为辅的关系,从马建忠(1898/2000:536)的“济夫动字不变之穷”、黎锦熙(1924/1992:228)的“这些语气,各用相当的助词来帮助”到王力(1943/1985:160)的“帮着语调,使各品情绪更加明显”等无不说明了“助句表意”的附属关系和辅助功能,甚至出现“语气的表达,……语调是必需的,语气词则有时可以不用”(吕叔湘1944/1985:257),足见对句末助词地位的认识。四是句法上的无关结构。由于传统语法都是“以句子为基点进行句法分析”(朱德熙1985:69)的,而句末助词不属于六大句法成分之一,因此与句子结构无关,这一点黎锦熙(1924/1992:228-229)说得明白:“助词在文句之论理的结构上……与国语的内容和构造都不相干。”

      传统语法的句末助词研究方法主要是基于语感的依句释义自省法。从马建忠(1898/2000:538-630)开始,传统语法把句末助词的语气意义根据语感通过自省描述出来,并据此采用一些朴素的比较法,比如:马建忠的概念辨析比较(马建忠1898/2000:537)和助词有无比较(马建忠1898/2000:553)、王力(1943/1985:167)的替换比较法等,而吕叔湘(1944/1985:274-276)则突破性地使用了同类比较法、古今比较法、高频同现词法和句子功能分布法,可以说,作为现代汉语语法理论的起点,传统语法关于句末助词表达语气的定性、特点的总结为描写语法、认知语法、功能语法甚至生成语法奠定了基础,成为不同语法理论的历史支点和逻辑起点,但也为句子功能与语气的纠缠不清埋下了种子(赵春利、石定栩2011:484-48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