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跨国贸易相对于国内贸易有着更多的风险挑战,面对当前全球化进程和一体化经济退缩,包括大型跨国公司都会在国际市场拓展中遇到不可预料的各种风险。中小企业自身竞争力不强,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尤其面对跨国贸易更为复杂的竞争环境,风险管理更为重要。风险审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审计所具有的对经济的监督、评价、鉴证职能,能够在计划、预算、预测等方面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内部控制,并能在保证经济活动的合理化运营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为制定科学的决策方案服务。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在扩大海外市场和发展空间的同时,如何借助审计功能加强跨国贸易中的风险识别、分析、评价和结论,更好地控制风险、应对风险,是企业发展的制度建设问题,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 从强化审计功能提升中小企业跨国贸易的风险感知 1.1 风险导向审计能够增强中小企业风险意识 跨国贸易经营面临的是多层面、多变化的高风险环境,特别对于竞争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如果在某个经营环节对风险防治不力,就会导致最终贸易结果的重大损失,因此,认清各种风险、加强风险管理势在必行。随着全球化进程逐步深化,中小企业在跨国贸易中越来越扮演重要角色。当前国内中小企业贡献了70%以上的进出口额,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分量显而易见,但是面对不确定性的贸易环境,中小企业所遇到的困难和阻碍又是最多的。中小企业选择参与跨国贸易的路径是一个系统管理问题,如何有效参与跨国贸易,需要把风险管理放在首要位置。然而,部分中小企业在开展跨国贸易时,更多把工作重心放在开发市场和提高成交率上,对交易中的潜在风险关注度不高,企业由上至下没有形成风险管理体系,也无风险防范管理方案制定。即使对贸易风险加以关注,也仅局限于交易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如价格波动、汇率波动问题等,而不是构建于宏观、中观和微观环境影响统筹性的思考。另外,部分中小企业的审计工作长期得不到重视,公司治理结构中往往先天缺失对审计机构的设计,而实施审计的内部控制,由于部分中小企业存在的信息透明度与真实性问题,使审计职能达不到应有的真正监督、控制的效果。在跨国贸易方面,部分企业在风险防范上往往与审计工作缺乏联结,对风险感知大多停留于主观经验的判断,脱离了审计的客观准确测算,这种感知很难对风险作出科学结论。当前,风险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而风险导向审计又是风险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延伸和深化,通过发挥审核、评价、监督的职能,在保障企业健康发展方面无可替代。赋能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应强化审计介入,可以对经营中的交易风险、市场风险有一个更为客观的分析和预判,并增强对跨国贸易的风险意识。 1.2 审计职能介入可以促成风险感知和削减风险的企业整体效应 跨国贸易风险既有来自企业内部的风险,又有来自外部的风险;既有显性风险,又有隐性风险,如贸易合同陷阱、信用问题、结算风险等。因此,跨国贸易风险的测度是建立于多层面、多因素、多维度的影响,需要从整体的贸易过程出发,而不是仅关注交易的某一环节或最终结果,风险管理应贯穿于风险感知和风险防范的整个运作机制。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审计对风险信息、各业务循环进行识别、分析、评价及处理,面对的是企业内部各环节、各部门的经营和管理问题,同时又涉及跨国贸易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各种交易关系,审计功能的深化、扩展与企业风险防治的整体效应相得益彰。可以说,审计功能的全面发展和延伸更好迎合了跨国贸易风险管理的需要。对于中小企业,进出口贸易是传统和基础性业务,因而也是主要的风险源,一笔出口合同是否能顺利执行,客户资信是最重要的审计内容;而对于原材料等大宗产品的贸易,国际市场的行情变化及汇率问题也都是风险关注的因素。面对更多新的不确定因素,综合分析、识别和评价各类风险,只有从贸易的全局和整体过程考虑,才会堵塞各种风险漏洞,只有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对企业的整体效应,才能真正降低风险。通常企业更重视行业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如中小企业与贸易国对象发生贸易时,特别关心市场供给情况、消费者品位变化以及竞争对手的竞争状态等方面,审计介入的较多。但还需要对贸易国一般环境情况变化加以关注,如政府政策稳定性问题、宏观经济的价格、利率、回率、贸易条款等细节影响。审计工作业应该通过积极介入,纳入整个企业经营活动的控制体系中来。审计工作应由原来的内部控制审计扩展到所有风险管理技术审计,从贸易合同签订的初始阶段,介入整个贸易全过程的监督。 1.3 依靠审计功能的建设性作用构建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制度 企业发展需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做支撑,跨国贸易面对的风险环境较为复杂,如果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监督不到位,就有可能造成人为性的风险,这种来自经营者主观性的认识偏差,往往偏于个人臆断和经验。部分中小企业内控制度不健全,更忽视审计的作用,对于一些影响程度较大的风险可能引起重视,但对于影响并不明显却对跨国经营意义深远的风险(如人文风险)的控制防范重视不足。而依靠审计可以对企业的各种进出口活动、管理制度是否合规、合理及有效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既定的政策和规划是否贯彻以及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因此,审计功能可以发挥建设性作用,通过审查企业财务收支和披露薄弱环节堵塞漏洞,进而通过提出富有成效的意见和方案,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由此看来,审计监督对于中小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建设不仅是一个有力的补充和支持,而且是整个监督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托;从制度建设上认识,应使审计职能的发挥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常态化,并贯穿于所有的经营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