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初,一场突如其来、急剧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搅乱了鼠年节日气氛。由于其传染性强的特点,短短几周疫情波及全国,至2020年1月29日,全国31个省份均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为切断传染源,全国不少地区实行“战时管制”,企业延期复工、学校延期开学,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2019-nCoV)构成“全球大流行”。截至5月31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疫情得到控制,但全球已有近600万人累计确诊,疫情防控转为常态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指出:“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①。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切实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监督”②。随后,审计署印发了《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财政资金和捐赠款物审计监督工作的通知》③,部署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审计监督工作。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跟踪审计阻击战拉开帷幕。 《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国发48号)明确“对于重大突发事件可以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开展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跟踪审计工作,是各级审计机关增强“四个意识”、认识疫情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的具体体现。开展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跟踪审计工作研究,是基于响应中央号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前瞻性政策性研究,对全国审计部门坚守审计岗位、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文献综述 20世纪90年代后期,西方学者开始研究跟踪审计,“预先审计”进入国内研究者视野。Pomeranz首先提出预先审计思想,认为预先审计相对于事后审计对控制工程成本更有效。Rice将预先审计思想运用到合同审计,认为将审计介入节点提前至合同签订期间,可以降低违约率,从而大大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预先审计类似于我国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跟踪审计。Alles提出“持续审计”概念,认为持续审计项目因为提出多项审计意见,改善了外界对财务报表的评价,其效率和效果更好,审计结论更可靠。Kagermann et al.通过分析审计路线图,指出持续审计可以确保审计意见得到实施。上述学者所称“持续审计”相当于我国的“后续审计”。无论是预先审计还是持续审计,初露跟踪审计雏形,但是与我国“全过程跟踪审计”相比,无论是在审计理念还是在审计方式上都大相径庭,区别较大。 我国的跟踪审计最早于20世纪90年代运用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上,并不断扩展运用到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国家审计在重点建设项目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需要审计重点项目资金筹措情况、投资项目概算、法人投资责任落实等情况。之后,由于我国发生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跟踪审计在中央政府指导和审计署的组织部署下应运而生。“汶川”跟踪审计向党和人民递交了一份出色的审计答卷。多数学者认同跟踪审计的理论基础是“受托经济责任”,国家审计的实质是国家审计代表委托人对代理人的行为进行监督。黎仁华等认为,跟踪审计很好地将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联系在一起。跟踪审计除了预警和保护功能,通过发现违法违规问题依法处理或移送权力机关发挥清除功能,还通过促进制度、机制完善发挥修补功能。汶川救灾物审计开创了全过程跟踪审计方式,在救灾物的合理有效使用及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汶川全过程跟踪审计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应对的价值作用得到了国内学者的一致认同。 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跟踪审计在汶川审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汇集了审计人在审计方式上的创新智慧。汶川跟踪审计运用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的项目组织方式,探索了诸如“三个结合”“四个边”等审计方法,围绕抗震救灾工作开展了救灾资金、物资审计,还对全国性基金会救灾捐赠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审计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审计方式方法服务于灾害初期、灾后重建不同阶段的目标,灵活运用阶段性定期公告、不定期公告、审计结果公告等不同的公告方式。汶川跟踪审计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但也发现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如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跟踪审计缺乏统一审计规范等。因此,必须完善应急审计的相关法规,规范应急审计程序,建立应急跟踪审计机制。 综上所述,不少专家和学者肯定了汶川跟踪审计在审计目标、审计作用、审计方式、审计内容和重点、审计结果反馈等方面的有益探索,提出了完善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跟踪审计的意见和建议。本文立足于已有跟踪审计研究文献,尤其是2008年汶川跟踪审计的中国经验,根据最新的习近平总书记抗击疫情指示精神以及国家审计署具体工作部署和要求,开展新冠肺炎疫情跟踪审计的提升路径研究,为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跟踪审计的高效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开展疫情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一)开展疫情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跟踪审计是贯彻“四个到哪里”精神的必然要求 根据《关于深入推进审计全覆盖的指导意见》,“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部署到哪里、国家利益延伸到哪里、公共资金运用到哪里、公权力行使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国家出台了税收优惠、医疗补助、社会保险、防控进口物资免税、财政贴息、贷款优惠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都需要政策跟踪审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涉及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需要发挥为国而审、为民而计的审计功能。财政部公布,截至2020年2月13日,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805.5亿元,实际支出410亿元。对这些公共资金运用情况以及大量的社会捐赠款物亟须专项审计。总之,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关系到重大政策措施部署、国家利益、公共资金、公权力行使,必然要求对其进行跟踪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