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许阁森事件到“瓢虫”号事件:全面抗战初期英国对日政策及其动因

作 者:
崔巍 

作者简介:
崔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美国克莱姆森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原文出处: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内容提要: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英国在华利益受到重大威胁,其希望制裁和遏制日本,但由于英国的绥靖政策及自身实力,无法单独对日形成有效威慑,于是求助于美国。而美国在华利益远不及英国,加之国内孤立主义盛行,在对日制裁问题上态度相对消极。在日本严重侵害英国权益的许阁森事件交涉中,英国对日态度比较软弱,而在几个月后的“瓢虫”号事件交涉中,英国因看到了联美制日的希望而相对强硬。从英日双方交涉过程及国联大会的进程看,英国与美国协调立场,希望借美国的力量来对抗日本。由于美国态度模糊,导致英国对日交涉底气不足。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20 年 10 期

字号:

       关于全面抗战初期英国的远东政策,中国大陆学界已有丰硕的研究成果。不可否认的是,当时英国对日本侵华的态度相对消极,绥靖主义彰显,既不愿意主动调解中日争端并援助中国,也不承诺对中国承担任何义务,甚至连谴责日本侵略的声明都不愿公开发表。但我们细致考察1937年下半年英国的对日政策时却发现,当时英国对日态度也并非完全一成不变,其中既有对日消极的一面,也有强硬的一面,这在许阁森事件和“瓢虫”号事件的交涉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笔者考察了英日就这两起事件的交涉过程后认为,在许阁森事件的交涉中,英国对日态度相对软弱,而在“瓢虫”号事件的交涉中,英国的态度却较为强硬。①认真分析这种差异的原因,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一时期英国的对日政策及其根源,以及中国当时所处的国际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据笔者目力所及,国内学界尚未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探讨。笔者以所掌握的史料为依据,②就该问题进行深入考察和分析,以期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一、英美磋商无果与英国对华消极态度

       众所周知,英国是老牌殖民帝国。从17世纪到19世纪,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建立了遍布全球的广大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20世纪初,中国周边的东南亚、南亚及西亚都有英国的殖民地。中国虽然没有彻底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但也是列强进行资本输出和商品倾销的重要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国力大减,逐步停止了“炮舰政策”,其对外政策的核心是维持既有的殖民体系及维护既得利益。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英国衰落的趋势更加明显,已无法像过去那样在国际上行事,但仍然是一个具有全球利益和影响力的大国。这一时期,英国对华政策的目标也是维护其在中国的经济利益和条约权益。然而此时德国和意大利在欧洲崛起,侵蚀着英国在欧洲的利益;日本则在东北亚强势崛起,并染指中国,对英国在华利益构成重大威胁。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英国国内逐渐滋生出不惜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以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胃口,进而保全自身的思潮,并影响了英国的国家政策,这就是所谓的绥靖主义。

       1918年,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J.Jordan)曾表示:“英国面临的远东问题实际上是如何对待日本在中国的地位问题”。③这就是英日两国争夺在华利益的真实写照。1936年,英国在华资本达104590万美元,位居欧美列强之首,而位居第二的美国仅有34050万美元。英国在华投资中约72%集中于上海。④长江中下游是英国在华经济利益最为集中的地区,其次是华南地区。位于长江出海口的上海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在华外国人的聚集地。1937年在上海居住的外国人达5万多人,其中英国人超过9000人。⑤上海还有英、法、日等国的租界。因此,英国对上海格外重视。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侵占中国东北时,英国的反应十分冷漠,但1932年日本发动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时,英国则积极出面调停,为中日双方达成《淞沪停战协定》起到了很大作用。随着日本侵略步伐的加快,其排挤包括英国在内的欧美列强、独占中国的野心日益暴露,英日矛盾也随之加深。然而英国有遏制日本侵华的主观愿望,又不愿意单独挑头。1936年上半年,英日双方就因日本在华北主导大规模走私活动触动了英国在华经济利益而爆发了外交冲突,结果不了了之。⑥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日两国在华北发生军事冲突,且呈日益扩大之势。鉴于九一八事变以来中日关系不断恶化的形势,英国意识到冲突区域有可能向南扩展,并转化为中日间的全面战争,进而危及英国利益。而使中国不被日本彻底击败则是保障英国在华经济利益,进而确保英国在亚太地区殖民地安全的最佳选择。7月21日,英国外交大臣艾登(A.Eden)在伦敦召见日本驻英大使吉田茂,希望日本政府为了自身及远东和平考虑,采取自我节制的措施。艾登还提醒日方:“东京认为中国之抵抗仅限于口头,如此看法实属错误。彼深知中国极愿和平,但蒋委员长之忍耐有一限度。过此限度,不能再忍。”⑦实际上,艾登表达了对日本的不满。8月13日,淞沪战役爆发,日军进攻上海,英国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终于发生。上海的战火可能使英国在华大部分投资化为乌有,因此英国希望强力威慑日本,促其停火。然而,当时英国在远东的军事力量十分有限,“只是在香港和马来亚驻有数量不大的陆军和空军,在中国的北平、天津、上海等地有少量派遣部队。作为其远东主要力量支柱的海军远东舰队只拥有6艘巡洋舰、1艘轻型航空母舰、10艘驱逐舰、17艘潜艇及一些辅助船只。”⑧显然,仅凭这些力量,英国无力单独对日本构成有效威慑。同时,英国迫于德国和意大利在欧洲及地中海地区引发的紧张局势,也无法向远东地区增兵。在此情势下,英国把目光投向美国,希望借助美国的强大实力,联合对日交涉,以实施军事威慑,遏制日本的侵略。

       7月12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仅5天,艾登便对美国驻英大使宾厄姆(R.Bingham)表示,希望两国政府就华北局势的发展保持密切沟通。⑨这说明英国十分希望来自美国的合作和声援。7月中下旬,华北局势进一步恶化,20日,英国驻美大使林赛(R.Lindsay)奉命正式向美国国务卿赫尔(C.Hull)提出建议:两国联合采取外交行动,要求中日两国同意以下两项建议:一、下达停止调动所有后续军队的命令;二、同意由英美两国提出建议,以打破目前的僵局。⑩实际上,英国提出的两点建议并不是重点,而重点在于英国希望与美国联合采取外交行动。然而美国对英国的提议并不热心。当天晚间,美国国务院远东司司长亨培克(S.Hornbeck)答复林赛称,赫尔国务卿将于第二天召见中日两国驻美大使,重申美国的一贯立场。至于英美两国联合采取外交行动的问题,亨培克并没有正面回答,只表示:“目前日本军方已经控制了政府,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止他们。”林赛因此推断:“他(亨培克)似乎相信,联合外交行动只会加剧已令人绝望的形势。”(11)可见,美国婉拒了英国关于联合采取外交行动的提议,这无疑使英国十分失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