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纺织业百年历程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和理论价值

作 者:

作者简介:
袁为鹏,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室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北京100836)。

原文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高阳纺织业具有跨越近代、现代和当代的上百年发展历程,在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专门研究高阳纺织业的著作和学位论文就有五六部之多,其中冯小红新著《高阳纺织业发展百年历程与乡村社会变迁》一书最为详尽和精深。在方法论意义上,冯著开创了一种聚焦于单一产业、中观产业聚集区、长时段变迁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可为日后研究同类区域提供借鉴。在经济史理论方面,首先,高阳纺织业百年来的周期性发展主要得益于市场经济和自由竞争,其经验与经济自由主义的主张相契合。其次,与吴承明先生提出的“南通模式”相比较,“高阳模式”是以工业前联和商业后联的方式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了域内经济的开放性,形成一种更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乡土经济发展路线。再次,在高阳纺织业现代化的变革主旋律之外,也有对传统工商业管理制度中精华部分的发展性继承。总之,高阳纺织业百年历程研究所涉及的方法论和理论问题均为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重要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探究。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20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129;K0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292(2020)03-0173-05

       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中,棉纺织业是一个被学界关注较早和较多的领域。同时,在中国经济现代化研究中,乡村工业化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高阳纺织业作为一个典型的个案,无论在中国近代纺织业研究中,还是在近代乡村工业化的研究中都备受青睐。仅以高阳纺织业为中心的研究来说,近年来就涌现出顾琳的《中国的经济革命:二十世纪的乡村工业》(王玉茹、赵玮、李进霞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赵志龙的《高阳纺织业的变迁(1880-2005)——对家庭工业的一个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李小东的《高阳商会与近代高阳织布业研究(1906-1933)》(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冯小红的《高阳纺织业发展百年历程与乡村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等成果。在上述成果中,冯小红的新著《高阳纺织业发展百年历程与乡村社会变迁》(以下简称《百年历程》)是一部资料最为翔实、研究时段最长的著作,该书运用民国年间的调查资料、高阳县档案馆馆藏档案、田野调查资料、日记等多种类型的史料,深入剖析了1908年至2008年高阳纺织业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以及高阳纺织区的乡村社会变迁,并以高阳纺织区为中心,探讨了近代以来中国乡村工业的地位和发展前途等理论问题。在这里,本文仅就该书体现出的方法论意义作一个简单总结,并就内化于该书叙述之中却未曾阐明的理论价值做进一步阐释。

       中国历史研究一般依据断代史划分研究领域,如明清史、近代史、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治史的学人也大都按照各自的研究领域分别做各断代史范畴内的论题,较少有人突破断代界限,做跨越几个断代的长时段研究。《百年历程》一书选择1908年至2008年间的100年作为研究时段,跨越了近代、现代和当代三个断代,构建了一个跨越几个断代的长时段研究。诚然,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领域也有一些长时段研究成果,与这些成果相比,《百年历程》一书有两个特色。

       其一,在研究区域方面,以往中国社会经济史领域的长时段研究成果或选择较大的地域,可称之为宏观区域,如杜赞奇的《文化、权利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乡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探讨的区域是整个华北农村,李伯重的《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探讨的区域是“江南”地区①;或选择较小的地域,甚至集中于某个村庄,可称之为微观区域,如李怀印的《乡村中国纪事:集体化和改革的微观历程》(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考察的区域是位于长江下游江苏中部里下河地区的秦村,张思《侯家营:一个华北村庄的现代历程》(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考察的区域是河北昌黎县侯家营村。而《百年历程》研究的则是以一个县域为中心、包含周边其他四个县域部分地方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地域,可称之为中观区域。

       其二,在研究内容方面,以往有关乡村社会的长时段研究大多选择乡村经济和社会的一般状况开展全方位研究,如上文所举李伯重的著作,涉及纺织、食品、服装、日用百货、烟草、造纸与印刷、工具制造、建材、造船等几乎所有手工行业。张思的著作也涉及农村的政治进程、村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农业、副业、收入分配、人口、对外交往、社会保障、社会优抚与救助、医疗卫生、教育、女性等诸多内容。而《百年历程》一书研究的是高阳纺织业的长时段演变和高阳纺织区的长时段社会变迁,即乡村单一产业的长时段演变和单一产业聚集区的长时段社会变迁。

       除以上两个特色外,《百年历程》在研究时段上也有其特殊性,1908年至2008年的时段能够完整地展现中国乡村工业的现代化历程。诚如《百年历程》所总结的,高阳纺织业是一个研究乡村工业现代化历程极为难得的典型个案。中国乡村工业的现代化发端于清末,中经民国初年的初兴、战争环境下的中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复兴和集体化时代的反复、改革开放后的复兴和快速发展,最终在21世纪初完全实现了市场化和工业化,完成了现代化。②高阳纺织业恰恰在一个行业上完整地展现了中国乡村工业的现代化历程。

       总之,《百年历程》一书以高阳纺织业和高阳纺织区为中心,深入细致地探究了一个乡村单一产业的长时段经济现代化历程和一个以单一产业为主的中观产业聚集区长时段的社会变迁。从方法论来看,《百年历程》使用的这种聚焦于单一产业、中观产业聚集区、长时段变迁的方法,可为学界研究同类区域提供借鉴。就笔者所知,在河北省境内,与高阳纺织区相类似的中观产业聚集区就有以安国县为中心的中药业聚集区和以辛集为中心的皮毛业聚集区。这两个区域都有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在近代以来也都经历了一个经济现代化和社会转型的历程。③可惜迄今为止,这两个产业和中观产业聚集区尚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

       经济学的发展史一直伴随着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的论争。所谓经济自由主义,是指一种主张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场经济和自由竞争的机制,由“看不见的手”来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只赋予政府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有限作用的经济思潮。相反的,国家干预主义则是一种主张削弱自由市场活动的范围,由政府干预甚至直接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在较大程度上调配资源配置的经济思潮。[1]随着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个世纪经济变迁的具体过程,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两种思潮此消彼长、此长彼消,指导着各国政府具体经济政策的演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