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现代统计学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万东华,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司长,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分析、大数据;周晶(通讯作者),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统计理论与方法,电子邮箱:zhoujing@stats.gov.cn。

原文出处:
统计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近代西方统计理论传入我国之后统计学的发展历程。从西方统计理论的传入到统计学在我国的本土化发展,从统计学“一门”与“两门”之争到“大统计”思想的兴起、再到统计学一级学科的建立,从统计学术组织的成立、发展到其对统计学科建设的推动作用,本文尽可能客观地对以上内容进行回顾和展现,以期读者对我国近现代统计学发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20 年 05 期

字号:

       DOI:10.19343/j.cnki.11-1302/c.2020.06.010

       中图分类号:C82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565(2020)06-0119-10

       从进行计数活动的夏朝起,统计活动和统计思想已经在我国经历了四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但囿于长期封建社会的阻碍,统计思想、方法和实践并没有实现向统计理论的突破,也始终没有形成系统的统计学科体系。我国统计学是20世纪初通过日本由西方传入的,统计学在我国百年左右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统计学处于萌芽阶段,主要通过翻译统计学著作引进西方的统计理论和思想;第二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前30年,这一时期我国统计学发展主要集中在社会经济统计学领域,数理统计学发展受到较大限制;第三阶段是1978年至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统计学发展迎来“百家争鸣”时期,统计学界关于统计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内容体系等问题进行了几次著名的大讨论,不同统计学科之间由相互对立逐渐走向相互融合,极大促进了我国统计学科的发展。

       一、我国统计学的开端:西方统计理论的传入

       统计学源于17世纪中叶,最初用于记录和分析国家的经济社会状况。当时,德国称其为“国势学”,英国则称其为“政治算术学”。随着古典概率论的产生,近代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凯特勒融合概率论、国势学与算术为一体,形成“凯特勒统计思想”,此后在不同政治和经济条件的影响下,发展为不同的统计学分支。在德国以凯特勒的“统计基本理论”为核心形成了德国社会统计学,在英国则以凯特勒的“论数学与大量观察的关系”为基础、以概率论为核心形成了数理统计学(徐国祥和王德发,1999)。这两门学科于20世纪传入我国,成为我国统计学的渊源。

       (一)社会统计学的传入

       社会统计学于18世纪形成于德国,是以国势学派的研究目的、政治算术学派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凯特勒的统计基本理论为核心形成的。社会统计学派又分为“新”“旧”两派。“旧派”观点认为“统计学是一门以大量观察为基础的研究社会现象规律的独立的社会科学”,而“新派”除了同意“统计是采用大量观察法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之外,还认为“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并主张“采用抽样法”(徐国祥和王德发,1999)。

       最先把统计理论传入我国的是日本人横山雅男。1903年,留日学生林卓男与政治家钮永健分别翻译了横山雅男的《统计学讲义》和《统计讲义录》,这是最早介绍近代德国社会统计学派理论的著作。同时,我国学者也开始编写独立的统计学著作。1907年,我国学者彭祖植出版了国人自己编写的第一部统计专著——《统计学》,主要内容包括统计沿革、统计学原理及方法技术,以及对各领域统计的介绍。

       1927年之前,“旧派”社会统计学观点对我国的统计学界一直有着很大影响。1927年之后,随着统计工作的逐步开展,统计学的观点与学术思想也更加丰富。“新派”社会统计学和数理统计的学术思想开始进入我国。“新派”社会统计学同社会调查有着密切渊源。1927年,同时有两部农村调查著作问世,分别是社会学家黄枯桐撰写的《农村调查》和杨开道撰写的《农村调查》;1928年,社会学家蔡毓聪根据复旦大学孙本文教授所讲的“社会调查”课程笔记和参加江湾调查的经验,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整理、修改而成的著作《社会调查之原理及方法》出版;1933年,社会调查专家李景汉撰写的《实地社会调查方法》和《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出版,这两本书内容多为作者在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从事定县社会调查的心得,是我国当时社会调查报告中最典型的代表作;同样在1933年,曾从事大学社会调查课程教学的社会学家言心哲撰写的《社会调查大纲》出版,该书融入了作者在从事社会调查指导工作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学术观点(徐国祥和王德发,1999)。

       除了社会调查的相关著作,“新派”社会统计学思想的代表作还包括我国著名人口学家陈达于1933年出版的专著《人口统计》,该书中的“人口数量”篇章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当时西方各国人口统计的理论、方法和有关内容;另外,社会学家曾乐平于1935年编写的《社会统计》沿袭了美国“新派”社会统计学派的观点和方法(李惠村和莫曰达,1993)。1943年,学者吴藻溪编写的《经济统计学》中指出:“统计学不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而是一种辅助其他学问的研究方法”。这种观点是我国最早较为明确地提出统计学是方法论的思想。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1933年中央政治学校(现台湾政治大学)成立计政学院,次年1月筹备会议决定先行招考高级部会计审计班及统计班,培养计政人才,这是我国首次设立统计学专业。

       (二)数理统计学的传入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英美留学生回国逐渐增多,英美数理统计学派的统计理论大量涌入我国。北洋政府专门学校的顾澄教授于1914年翻译尤尔的《统计学原理导论》,是英美数理统计学派传入我国的开端。之后我国数理统计学译著日渐增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924年统计学家赵文锐翻译的《统计学原理》、1930年经济学者许炳汉翻译的《统计学方法概论》、1933年学者李仲珩翻译的《统计研究法》、1937年统计学家李植泉翻译的《统计学原理》、1944年统计学家朱君毅翻译的《统计方法大纲》等(李惠村和莫曰达,1993)。当时,大学理学院系也普遍开设数理统计学课程,其他一些院系则开设数理统计学在相关领域的应用课程(莫曰达,2006)。我国第一批庚款留学生最早将数学方法应用于统计,如许宝騄、徐钟济、唐培经等,其中最杰出的统计学家是许宝騄①。数理统计思想逐渐显现出其旺盛的生命力,数理统计理论体系越来越完善,且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逐渐成为我国统计学的主流(徐国祥和王德发,199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