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合作:新时期澳门特区政府区域合作发展的新路向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爱平,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跨域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林振群,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广州 510006)。

原文出处:
港澳研究

内容提要:

根据区域合作市场的需求—供给分析框架,并运用其阐释泛化合作、精准合作、低度合作的三种合作策略。基于此框架可发现,回归前及回归初期,澳门与内地的合作是一种低度合作;自2003年《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和2004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实施以来,随着国家治理港澳的政策与重大发展战略的适应性调整,澳门与内地逐步形成了泛化合作的区域合作态势,表现在合作的空间、领域和层级三个方面。泛化合作策略有违澳门“微型经济体”的体量现实,面临着合作资源深度性不够、持续性不足、针对性不强、同构化问题等现实瓶颈。通过从组织建设、产业结构以及政策环境三方面评估澳门的区域合作供给能力可进一步发现,泛化合作策略之所以面临瓶颈,乃是由于澳门特区政府的区域合作供给能力既无法在“量”上有效地满足旺盛的区域合作需求,也未能从“质”上得以全面提升。鉴此,在“一带一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的新时代,澳门特区政府需因应合作环境的变化,积极调整区域合作策略,实现从泛化合作到精准合作的策略转型。


期刊代号:D424
分类名称:台、港、澳研究
复印期号:2020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87(2020)02-0073-12

       回归20年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以下简称“澳门特区政府”)持续实施了“借力”发展的区域合作策略,为澳门的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额外的空间与资源,确保了澳门特色“一国两制”的巨大成功。这表现在:澳门不仅牢固确立了以宪法和澳门基本法为基础的宪制秩序,治理体系日益完善;同时,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居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保持稳定和谐,多元文化交相辉映。①相较于其他地区,澳门开展区域合作不但具有国际交流的平台优势以及中西交融的文化优势,更具有“一国两制”的核心优势②。因此,对于特区政府而言,开展区域合作不仅是澳门作为外向型“微型经济体”寻找发展突破口的必然选择,③还是当前推进经济适度多元化的重要途径。④近年来,随着区域合作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推进,澳门与内地的区域合作空间、领域、层级呈现出全面铺开、规模扩张的态势,但囿于“微型经济体”的天然约束,⑤澳门的区域合作逐渐步入“瓶颈期”,出现了“小马拉大车”的窘境。在这种情况下,澳门特区政府需以珠澳合作开发横琴为原点,适时评估回归20年来的区域合作发展策略,制定更为精准的未来合作路向。对此,习近平主席2018年10月第四次视察横琴时专门指出:“建设横琴新区的初心就是为澳门产业多元发展创造条件。横琴有粤澳合作的先天优势,要加强政策扶持,丰富合作内涵,拓展合作空间,发展新兴产业,促进澳门经济发展更具活力。”应该说,习主席第四次视察横琴时的讲话,不仅对珠澳横琴合作有直接的精准施策意义,而且对澳门与内地其它区域合作也具战略指导价值,有着很强的政治鞭策意蕴和丰富的政策含义。那么,为何迈入“成年”的澳门特区政府,其区域合作态势会出现“小马拉大车”的矛盾与窘境?这种矛盾与窘境有何现实表现?在新时代背景下,澳门特区政府又当采取何种区域合作策略,摆脱“小马拉大车”的窘境,进而开创一种区域合作新路径?为此,本文提出区域合作市场的需求—供给分析框架,并据此区分“低度合作”、“泛化合作”与“精准合作”三种不同的区域合作策略,对上述问题加以阐释。

       一、区域合作市场的需求—供给分析框架

       (一)区域合作市场的概念及区域合作策略的三种类型

       区域合作是市场环境下政府间趋利避害的理性选择结果。按照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定义,所谓区域合作是在某一特定区域中,不同利益主体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制约产生相互依赖的动机,进而实现自身利益增进目的的行为。⑥作为一个资源稀缺的微型经济体,为达致增进澳门整体利益的目的,澳门特区政府必然要采取扬长避短的策略,与其它地区开展合作即资源交易行为。政府间的这种合作行为,实际上类似于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政治市场交易现象。为此,本文借用公共选择理论的学理视角,提出区域合作市场的需求—供给分析框架加以解释。

       根据公共选择理论可知,在政治市场中,需求者(选民、利益集团)和供给者(政治家、官员)作为交易主体通过民主选票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案和法律制度,需求供给双方、交易的物品以及交易的政治导向是政治市场的三大特征。⑦我们认为,区域合作市场也类似于政治市场,因为它同样具有三个特征:首先,在交易(区域合作)中,政府既可以是合作的需求者,也可以是合作的供给者,即存在区域合作的需求供给双方;其次,在区域合作市场中,交易的是政府间的合作资源,如合作项目、合作平台、合作地域等;最后,区域合作市场的交易兼具效益取向和政治导向,即在区域合作市场上,政府间合作的发生不仅要考虑合作产生的成本与收益,同时还需要兼顾乃至首先满足上级的政治要求,带有一定的非自愿性、不平等性和强制性特点。尤其在“一国两制”的制度环境下,澳门与内地政府的区域合作受到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影响。因此,本文提出区域合作市场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在政府间开展的区域合作中,区域合作的需求方政府和供给方政府作为政治市场上的交易主体,通过合作策略选择能为自身带来合作收益的各种合作对象与资源。

       那么具体而言,在区域合作市场中,合作需求方政府与合作供给方政府是如何互动,采取合作策略,从而实现预期效益与政治目的?我们认为,在现实的区域合作实践中,合作供给方政府是相对主动的,因而供给方政府的区域合作供给能力决定着何种区域合作策略最适宜供给方政府。从理论上看,存在三种合作策略选择,即泛化合作、精准合作与低度合作。泛化合作指的是某一政府在较大的区域空间内就多领域事务与多个政府开展合作的区域合作策略;精准合作指的是某一政府在相对较小的区域空间内就专门领域事务与若干个政府进行深度合作的区域合作策略;而低度合作则是指某一政府在相对较小的区域空间内就个别领域事务与少数几个政府保持沟通联系。比如,澳门回归前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除水电和农副产品等由内地政府供给澳门外,澳门与内地地方政府很少开展其它经济社会领域的合作,因而属于低度合作类型(如下表所示)。

       表 泛化合作、精准合作、低度合作类型划分表
合作需求合作空间合作领域合作对象合作积极性
泛化合作旺盛广
精准合作旺盛
低度合作平淡一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