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I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63(2020)06-0132-10 DOI:10.15937/j.cnki.issn 1001-8263.2020.06.017 审美客体千差万别,自然物体、精美艺术、工艺品等,都可能具有共同身份即审美客体。那么,是什么东西使之成为审美的客体的呢?在美学史上,人们从审美客体的特质去寻找美的本质,但往往无功而返,由此,人们想到审美主体的心理或许可以建构审美客体。如果我们对某物采取了审美态度,以某种心态和视点对待之,就可能生产审美经验和审美客体。审美态度,顾名思义,是审美活动中所取的一种心理状态,这是一种看事物的方式。问题就是,是否真的存在着审美态度?是否存在着特殊的区别于其他日常态度的审美态度?审美态度是否能够构造任何物体为审美客体?其独特性有哪些?它是否牵涉到某种愉悦?在西方美学史上,关于审美态度,至少包括如下问题:(1)审美态度的前史:在正式的审美态度概念出现之前,西方美学史上相关的美学思想,它构成了审美态度的理论所指。(2)审美态度概念的提出:明确的概念的提出,标志这一美学主题具有特定的内涵和理论主旨,各种分歧性的理论讨论就此展开。(3)审美态度的局限:学术演进必定出现批评乃至消解之声,批评的力度将影响这一概念的持存历史和未来命运。(4)审美态度的衰落:面临各种批评,审美态度理论如果不能另辟蹊径焕发新的生命,就只能走向衰落或终结。审美态度是西方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起源、发展和终结的历史,展现了西方美学思想的重要维度。回顾和分析审美态度理论的演变史,有助于当前的美学理论建设和艺术学的发展。 一、审美态度的缘起 直到19世纪晚期,“审美态度”(aesthetic attitude)这一概念才出现在英语中,但其相关思想最早表达在18世纪的美学思想中。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经过康德到叔本华,构成了20世纪之前审美态度的理论前史。在18世纪英国,美学家夏夫兹博里、哈奇生、休谟、艾利生等人论述了审美与趣味的关系。他们认为,趣味是辨别美丑的能力,甚至是一种第六官能,我们以趣味能力去考察审美客体的审美价值。他们提出无功利这一概念,即是审美活动牵涉到无功利的愉悦,并非以对象满足我们的目的。在康德,审美判断有四个契机,即无功利、普遍性、必然性和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审美判断来自主体所体会到的情感的愉快或不愉快,而非来自客体的特征。在康德的美学理论,主体要以一种无功利的心理状态对待客体,但康德并没有说任何物体只要我们以这种心态对待之它就可以变成审美客体。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无功利并非审美态度的独有特征,比如一个职称评委试图排除人情和功利干扰,力图把工作做到公正客观,即是无功利无偏私,不让外界干扰自己的认知和判断,但这并没有使得其态度成为审美的。 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第三篇,叔本华并没有提出审美态度这个概念,但他谈到了审美沉思,这种沉思关系到后来的审美态度理论。在叔本华的观点,人在因无法满足欲望而痛苦和满足欲望而无聊之间摇摆,经验世界就是经验作为意志的世界。但我们有方法摆脱这种受意志控制所产生的痛苦,这就是借助审美沉思,其中,我们经验世界是以之作为表象而非意志。他仔细论述了这种很类似后来的审美态度的审美沉思:首先,我们不再以习惯的方式看事物,不再按照根据律去追究事物的相互关系。其次,我们脑子中无抽象思维或理性概念,而是奉献给直观,沉浸于直观。此时,物体的表象占据了我们的脑子,我们充满了平静的沉思,“自失于对象之中了,也即是说人们忘记了他的个体,忘记了他的意志。”①直观者和直观两者走向合一。最终,我们通过物体自身到达了理念。即是说,当我们不再看特殊的物体对我们的目的有什么用,我们就不再把世界作为关系到我们意志的东西去经验之,相反,我们把世界作为表象去经验,这些表象是属于理念的。当我们审美地沉思物体的时候,即是以审美态度对待之的时候,我们就知晓了理念。如果每一个物体都表象了理念,任何东西就都可以变成审美客体。这么说来,叔本华的审美沉思就是审美态度,在他看来,审美态度具有重要功能,它把我们从痛苦和无聊的循环中解脱出来。在叔本华的美学,注意和感知是审美活动中的主要心理能力,无功利是审美沉思的根本特征。总结审美态度的前史,审美活动即是无功利地注意客体的表象和形式,这一审美态度的理论主旨已具备雏形,但还缺乏具体论证。 二、审美态度的生成 20世纪的美学家的工作,一是界定何为审美态度;二是分析审美态度与艺术和审美的关系,即是以审美态度界定审美客体,划分审美客体与非审美客体。审美态度理论在20世纪西方美学史中的演化历程大致为:20世纪初期爱德华·布洛提出心理距离理论;20世纪中期多种理论出现,但遭到齐治·迪基釜底抽薪式的批评,20世纪末期,审美态度理论式微。 20世纪西方美学中的审美态度理论主要有三种:一是布洛的心理距离论;二是美国美学家杰罗姆·斯托尼兹(Jerome Stolnitz)和艾力森·维瓦斯(Eliseo Vivas)的无功利注意论;三是美国美学家维吉尔·阿尔德里奇(Virgil C.Aldrich)的看为(seeing as)论。 20世纪审美态度理论出现的时候,美不再是美学关注的核心。1912年,瑞士心理学家布洛的论心理距离的文章《作为艺术中的一个事实和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发表在《英国心理学杂志》上,对当代美学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②布洛以心理距离解释艺术审美现象,他提供的心理距离的著名例子是海雾。布洛说,人在海雾中面临危险充满焦虑和不安,即便如此,海雾仍然可能是强烈的快乐和享受的来源。把我们的注意力指向浓雾的如面纱那样的透明的牛奶状特质,观察空气的运载力,好像伸手就可以触摸到远处的诱惑物,最重要的是,从世界的疏离和独立而来的奇妙感,就如在高山上所感受到的那样,这些有赖于距离,即是抽离出实际的自我,抽离出个人的需要和目的,心理距离就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