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于形”的隐含义素及其语用功能初探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素凤,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

原文出处:
汉字汉语研究

内容提要:

汉字据义构形的表意特点,使语素义与汉字形体之间联系非常密切,汉字形体成为探究语素义及其组构词汇功能的重要依据。文章专就在汉字构意中留下线索或依据的语素隐含义进行探究,阐明这种“寄于形”的隐含义的抽绎方法,并用具体实例分析隐含义在语素组构词汇中的规约作用,说明这种新的研究方法对深入阐释汉字语用规律以及准确理解和使用汉字及相关词语都有一定的助益。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20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现代汉语词汇中,绝大多数语素是单音节的,其书写形式为单个汉字。语素的意义特点对其组构成词或短语的功能具有决定作用;汉字据义构形的表意特点,使语素义与汉字形体之间联系非常密切,因此汉字形体成为探究语素义及其组构词汇功能的重要依据。通过语素义解释所组构词汇的意义与语法功能,前修时贤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然而以古文字构意为线索和依据进行相关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针对依存于汉字构意的隐含义与所组构词汇关系的研究则尚未发现。笔者不揣浅陋,拟尝试对此进行探究,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方家指正。

      2.隐含义的特点及探索途径

      2.1 隐含义的特点

      隐含义也称隐含义素,是指依附于词的理性意义而未进入释义系统的附带义素,是“那些在共识前提下被暂时放弃的、潜在的、反映事物次要特征及其主观认识的义素”(张廷远,2007)。有的学者,如蒋绍愚(1989)、张廷远(2007)等,把隐含义素与理性义素看成对立关系,张廷远还针对理性义素的明确性、稳定性和有限性,提出隐含义素具有潜在性、活跃性与繁杂性。潜在性是指隐含义依附于理性义,不容易被认知;活跃性是指隐含义在词义运动中很容易脱落或改变,具有不稳定性;繁杂性是指一个语词是否有隐含义,有几个隐含义,没有什么规律。潜在性和隐含性是隐含义素的根本属性,因此与之相对应的概念也可称作显性义素。

      隐含义素反映的是事物非本质属性,是义位的次要语义特征,具有不确定性,没有进入字典辞书的释义系统,但这并不意味着隐含义素的作用可以忽视。隐含义就像生物体所携带的遗传基因,虽经多代变异却仍对语词的使用有着不可忽视的规约作用,是词义引申发展的内在依据和线索,因此隐含义素对研究语素组合规律乃至所组构词汇的使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2.2 隐含义的探索途径

      2.2.1 汉字构意是探求隐含义的重要途径

      一个语词可能没有隐含义,也可能拥有多个隐含义。不同类别的隐含义有不同的探求方法:对于“寓于音”的深层隐含义(即核心义素),“语音线索是我们认识和研究词的深层隐含义的重要途径”(苏宝荣,1987),即根据同源词之间“音近义通”规律,以语音为线索归纳同源词的共同核心义素;对于“依于义”的隐含义素,一般以反映词的本质属性的显性意义为依据,借助与词义相关的生活常识、社会文化以及心理认知规律等,分析阐释伴随词义的潜在义素,因此词义是探求这类隐含义的重要线索。除了这两种途径,还有一种“寄于形”的隐含义素有待探究开发,即利用语词的书写符号——汉字来探求其隐含义素。

      汉字结构所反映出来的造字意图(简称汉字构意)是探求汉字所记录语素或词的隐含义素的重要依据和线索。王宁(2015:63)认为,汉字构意是结合语言意义分析出来的字形构造意图,是语义的具象化、可视化。反过来,我们可以推测,造字者在根据语素或词的实义创造具象化、可视化字符的过程中,语素或词的一些义素会以某种方式反映到汉字形体中。不难理解,这些反映到字形中的义素大多是容易被认知的显性义素,但也不排除一些潜在的隐含义素在汉字形体中有所体现,从而使一些汉字形体成为隐含义素的携带者和表现者。另外,在造字过程中,进入汉字符号的某些图素或意象本来与语词的意义没有直接关系,不能反映语词的意义特点;随着汉字的长期被使用,汉字形体携带的这些因素有的会逐渐渗透到语词的意义中,从而对语词的使用产生一定影响,成为规约语词使用的显性或隐含义素,这是汉字形体可作为抽绎隐含义线索的又一个原因。总之,不管是语词本身具有的隐含义素反映在字形中,还是汉字构意中某些要素发展成为隐含义素,都使汉字构意与隐含义素之间形成密切联系。因此,汉字构意不仅可用来推求语词的显性义,还可以用来探求语词的隐含义。

      2.2.2 如何用汉字构意探求语词的隐含义

      汉字构意是探求隐含义的重要依据和线索,因此,我们把从汉字构意出发,探求语词隐含义的步骤分解如下:首先根据汉字构意和字典辞书释义,确定与字形相切合的本义;然后根据汉字构意,结合社会文化和心理认知规律,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隐含义素;接下来,根据字典辞书对本义的阐释,确认所假设的隐含义素没有进入释义系统,即证实这个义素具有潜在性和隐含性;最后通过与近义语素比较,分析隐含义在语素组构词或短语等方面的规约作用,进一步确认隐含义素的功能。

      例如“尽”的繁体字作“盡”,甲骨文作“”,像手执毛刷洗刷器皿内壁之形,表示饮食已尽;结合《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尽”的义项“完”“死亡”“达到极端”“全部用出”“用力完成”“全,都”“所有的”等,可以确定“尽”的本义是“完,终尽”。根据生活经验,字形构意“饮食已尽”隐含着器皿中饮食由多到少、由大到小的变化过程,也就是说“尽”的意义中可能隐含着“逐渐减少”的意义特点。然后综合各家字典辞书对“尽”的本义说解,确认义素“逐渐减少”没有进入其本义释义系统,从而确定“逐渐减少”具有潜在性,属于隐含义素。最后对“尽”与近义语素“绝”“灭”进行比较,确认只有“尽”隐含着“逐渐减少”的意义特点,而正是这个特点规约了“尽”在组构词或短语时的语用功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