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各地方言文白异读现象的调查和记录由来已久,成果丰硕,但缺少比较研究和综合研究。本文略谈文白异读现象的性质和特点,探讨文读音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可以与文读音、白读音并列的新概念“旁读音”。本文以若干种方言为例,讨论旁读音的性质和特点。 壹 文白异读现象的几个特点 “文白异读”是汉语方言的普遍现象,文读音多用于读书或书面语,故又称读书音。例如1861年出版的教会罗马字上海土白本《论语》、《大学》和《中庸》都是用文读音注音的(according to Shanghai reading sound),可见当年读书是用文读音的。白话音用于日常说话,故又称说话音。在闽南地区,文读音称为“孔子白”,白读音称为“解说”。 文白异读现象有以下几个特点。
1.4 有文白异读的字在不同方言的常用字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如在闽南话里几乎占一半,据李如龙的统计,厦门话的文白异读字有1409个(李如龙1962);在吴语里只占不到十分之一,据叶祥苓的统计,苏州话里文白异读字有219个(叶祥苓1988)。 1.5 有的方言白读音和文读音的语音系统不同,文读系统用于读书。例如江苏丹阳方言,並定群等全浊声母平声字有文白两种读音,文读音近官话,白读音近周边吴语。“丹阳方言处在吴语和江淮官话的交界,读书音接近江淮官话,说话音接近吴语,文白异读的字多。读书音有四个字调,分别相当于古音的平、上、去、入四声;连读不变调。说话音有六个单字调(四个跟读书音的字调相同),连读多变调。”(吕叔湘1980)更有甚者,有的方言的文读音系统用于与外地人通话,例如浙江的金华方言,文白异读字数量比周边吴语多得多,“梅、三、安、多、瓜、千”等字都有文白两种读法。 1.6 文白异读是有对应规律的。除了个别字以外,哪些字有文白异读,是有规律可循的。厦门话的文白对应规律有194条之多(李如龙1962),苏州话也有9条(叶祥苓1988)。以下举例用上海话。
1.7 各地文白异读的规律不甚相同。如1.6所列①②⑤⑥条(左边带星号者)在南部温州方言无文读音。温州方言有186个字有文白异读,见表2,其中有122个字(右上角带星号者)在苏州方言无文白异读。
贰 文读音形成的主要原因 汉语的方言纷繁歧异,书面语却是统一的。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和文化重心是在官话区,书面语也向来是以官话为标准的。 太学是汉代最高教育机构,始于汉武帝。太学置博士弟子,汉元帝时多达千人,汉成帝时增至三千人,王莽时多达万余人。此后历代皆有太学制度,后代又称“国子监”,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授课往往采取大课方式,听课人数不等,最多者可达千人,也有小课堂教学。学习期限最多要七年。太学生学业期满后很多都是返回乡里从事教学工作,或充任地方官吏。学生的方言母语不同,老师授课使用何种方言没有文献记载,最大的可能是使用当时的“雅言”。回到家乡的博士子弟应该就是把最早的文读音带到各地的人。 文读音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唐宋时代产生的科举制度。文读音历代长盛不衰,现代愈益发展,更深刻的文化背景则是各地方言中的文读音更加接近北方话,而北方话向来是民族共同语或标准语的基础方言。 唐代创设新的科举制度,是一种公开竞选的才智考试制度,它比汉代的“乡举里选制”和三国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都要更公平合理,也给一般百姓以更多的机会。科举制度起初只考策论或训诂,即国家政策的理论问题或古代经籍的训释。这两种考试内容往往雷同,答卷常常流于空泛,难以考出才智的高低,所以后来改为偏重诗赋(钱穆1993)。而押韵和平仄的准确与否是评判考卷的重要标准。“最早期的北宋进士考试遵照唐制。晚唐对诗赋的格律要求比较严格,落韵的答案一律不及格。”(平田昌司2016) 诗赋讲究平仄,有种种韵律限制,因此读书人普遍重视字音。诗赋的音韵标准是《切韵》音系,而字音的规范自然是帝都所在的中原音或北方音。以北方话为基础的文读音因而在各地方言里越来越发达。各地文读音的形成、稳定和发展大多得益于官方和民间的教育事业,即由教师传承,然后进入民间。汉唐两代国家的公立学校极盛,宋元明清则盛行私立的书院制度,还有大量遍布城镇和乡间的私塾,而教师中有一大部分是科举考试的落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