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67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683(2020)02-0060-09 民粹主义一词来源于拉丁语中的Populus(群众),又被译作“群众主义”、“平民主义”。民粹主义现象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下半叶,此后逐渐成为进入主流政治的一种政治现象。由于民粹主义的模糊性和复杂化,学术界对其定义并不统一,一般分为欧美语境下的populism或俄罗斯语境下的narodnichestvo。19世纪的美国民粹党、俄国民粹派,20世纪中期拉丁美洲的庇隆和阿连德等人领导的民族复兴运动、法国的布热德分子,以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玻利维亚总统埃沃·莫拉莱斯、法国女政治家马琳·勒庞、荷兰政治家基尔特·威尔德斯等,这些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政治环境和主张的运动或人物都具有民粹主义特征。多数学者认为,民粹主义是一种政治哲学,在概念上泛指一种反精英、反建制和极端平民化的社会文化思潮。它可以理解为一种政治心态或思潮,也可以是一种社会运动,甚至是政治策略。① 台湾民粹主义则是伴随台湾政治转型而逐渐兴起的一种特殊政治现象,既有民粹主义的一般特征,又充斥着浓郁的台湾地区自身特点,如更加强调以人民为幌子进行政治(社会)活动、“民主化”与“本土化”进程的交织发展、台湾的省籍、族群矛盾与统“独”议题相伴而生等。总体观察,海内外关于台湾民粹主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民粹主义概念的界定、民粹主义与“民主化”和“本土化”的关系、民粹政治的特点与走向等方面。②大陆的林红教授从准备、合作、争夺与更替等四个阶段分析了台湾民粹主义的“1.0”时代、“2.0”时代、“3.0时代”。③本文则尝试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台湾民主化进程及社会的政经互动为背景,以政治精英尤其是台湾当局领导人对民意的操弄为脉络,对台湾民粹主义在各个时期的政治演进特别是蔡英文上台后所呈现的新特点与新走向进行剖析。 一、台湾民粹主义的政治演变:民主与选举的历史语境 从一种政治策略到大规模的社会运动,从反威权、反体制到“总统直选”和“公民投票”,从李登辉时期的“威权民粹主义”到陈水扁时期的“选举民粹主义”,再到当前以“全面绿化”和“反中仇中”为主要特点的“台独民粹主义”,每一时期的台湾民粹主义都是特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政治性。 (一)“民主转型”与民粹思潮的滥觞(1970年代-1987年) 学术界一般认为台湾民粹主义兴起于解除“戒严”之后。不过,台湾民粹思想的滥觞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国民党退台后长期实行威权统治,与民众的矛盾不断扩大。1972年蒋经国担任“行政院长”后,为缓解内部矛盾与外部处境急剧恶化所带来的正当性危机,开始推行“革新保台”、“在台生根”等一系列“本土化”政策,台湾“党外”概念开始兴起,围绕乡土文学、环保甚至选举进行的论战不时出现,党外反对力量高举“台湾人”的政治符号,“透过有限开放的制度管道或体制外的非制度性抗争,对抗‘外省人’政权”。④这些“自下而上”的抗争,可以看作民粹运动的雏形。 在台湾政治发展中,民粹主义这一概念的最早出现,是用来形容当时无党籍政治人物的政治策略。他们常与特定政治团体或社会力量结合,通过一定的诉求寻求支持并扩大影响力。黄纪在1980年的《联合报》发文称,“在野的知识分子在寻求支持、扩大基础的过程中,往往与新近动员的团体结合,走民粹主义的道路。他们一般都认为‘朴实的农民’与‘勤苦的劳工’具有净化社会的素质,劳苦的群众才是对社会贡献最大的人”。⑤这里的民粹主义较为中性,接近卡农范(Margaret canovon)所说的农民民粹主义下的“知识分子的农村社会主义”。 80年代末民进党的成立以及台湾解除“戒严”之后,台湾民粹主义开始迎来了第一次的爆发期。国民党长期威权统治的弊端,诸如高压统治、言论不自由、官僚腐败、裙带关系等,成为民粹运动抗争的主要目标。也因此,民粹被赋予中性甚至偏褒义的意涵,为打破当时国民党在台湾以“战时动员戡乱体制”为代表的“白色恐怖”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台湾正式开启民主化进程撕开了一个重要缺口。民粹与民主相伴而生,本来就存在着极为复杂的“同素异形”关联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对于台湾民粹主义的评价和定位,不宜完全以当下学术界惯用的贬义色彩和“污名化视角”来审视,而应看到民粹主义在台湾早期民主化进程中也曾经发挥过重要的“催化剂”和“加速器”功能。 需指出,尽管台湾早期的民粹主义包含了民主的合理基因,但它却没有对台湾民主进程发挥正面助益,这一方面是由于民粹主义本身具有的投机性和破坏性,另一方面也因民粹主义与台湾特殊的省籍、族群矛盾相伴而生,并在岛内并不成熟的公民社会和民主体制中产生异化,造成了“民主异象”。 (二)“民主异化”与“威权民粹”(1988-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