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全面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内涵,“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也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宣言书”,标志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新的治理阶段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审计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路径也将变得更加明晰。 国家治理新阶段对审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一是党的领导制度为根本领导制度,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央审计委员会的成立,是这一要求的体现。各项审计工作都必须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开展,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面履行职责。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内容涵盖国家治理的各个环节,审计监督需要实现全覆盖。《决定》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治理体系细分为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等13个部分,基本涵盖了国家治理、内政外交的方方面面。与此对应的是,政府审计应该实现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全覆盖,要有效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消除监督盲区,应审尽审。 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状态,审计应该着力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我国国家治理面临许多新任务新要求,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不断发展。这次全会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很多都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中的空白点和薄弱点,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审计要及时适应时代变化,围绕国家治理体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揭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为填补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空白点和薄弱点贡献力量。 审计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探讨 在新的治理阶段,审计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路径,应该是通过开展审计工作,促进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推动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完善体制机制、揭示重大风险、规范权力运行,从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向前稳步发展。 一是扬优势、补短板,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和丰富的实践成果,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定“四个自信”。审计机关通过开展审计,促进各级政府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扬优势、补短板,加强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推动将我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如通过开展涉企收费、“处僵治困”、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的审计,着力减轻国有企业负担,促进国有企业提质增效,在当今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为国家创造更多的效益;通过对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及农民工工资、减轻企业用电、用气、用水及交通物流成本等专项审计,推动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增强民营企业的获得感。 二是常跟踪、强监督,推动中央部署落到实处。《决定》指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必须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要构建全覆盖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把制度执行和监督贯穿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的全过程。审计机关通过政策跟踪等审计,推动各级政府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如通过审计国有企业年度投资情况、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实情况,检查其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情况。通过对国有企业在积极引入其他资本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职工持股试点改革等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贯彻落实将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或者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前置程序等方面的审计,检查其落实中央统一部署的重大改革措施落实情况。 三是揭障碍、促完善,推动制度永葆生机活力。《决定》指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既要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又要抓紧制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永葆生机活力。推动体制机制完善是审计的一项重要职能。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单元,通过反映制度障碍,促进体制机制完善,是企业审计的重要任务。如在对粮储企业的审计中揭示国家储备棉去库存存在制度障碍,在对电网企业的审计中揭示转供电机构加价和电网企业大量预收电费侵蚀降价政策红利,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审计中揭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相关预算资金大量闲置未充分发挥效益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