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及其教学应用:创新意蕴与现实挑战

作者简介:
柳晨晨,博士,温州大学教育技术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智能教学技术;宛平,温州大学教育技术系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数字化学习;王佑镁,博士,温州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数字化学习,智能教学技术;杨刚,博士,温州大学教育技术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数字化学习。温州 325035

原文出处:
远程教育杂志

内容提要:

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的到来,掀起了人类历史上最具颠覆性的智能化革命,深刻地改变了技术与人的关系。以人工智能(AI)为驱动力的智能机器人技术,正逐步进入学校与课堂,赋能教学创新,催生了整合智能机器人的新型教学与学习生态系统。基于此,从智能机器人的内涵出发,梳理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特征与教学功能;结合智能机器人的教学应用典型案例,审视智能机器人作为教学赋能之要素。通过计算与连接工具,探讨智能机器人助力精准教学、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开展智慧学伴、智能测评、大数据教学过程管理、人机协同“双师课堂”等方面的教学应用;从教学系统变革层面出发,以智能机器人为增强要素,促进教育系统的协同与治理;支持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补偿性教育技术应用,教学管理智能化,助力学校教育“智”理等;同时,结合现实提出智能机器人在教学应用中面临的五大挑战,以期为智能时代智能机器人的教育应用与发展,提供参考与思路。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0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G420 [文章编号]1672-0008(2020)02-0027-10

      历经蒸汽革命、电气革命、信息技术革命之后,人类迎来了最具颠覆性的智能化革命。不同于前三次技术革命,智能技术从本质上改变了技术与人的关系,也不可避免会重塑教育与教育生态系统。近年来,探究如何使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紧密结合,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与学习,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教育部门、互联网企业等争先关注的焦点。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指出,要在中小学阶段开展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推动教育教学的模式变革与生态重构。这一系列举措,加快了教育智能化的到来。

      从国际领域审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机器智能日益受到重视。2018年3月发布的《美国机器智能国家战略》[1],提出要将机器智能融入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着重培养学生的“软技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英国开放大学发布的2019版《创新教学报告》[2],提出“机器人陪伴学习”将成为教育领域的“创新教学法”之一,认为智能机器人融入课堂教学,可以辅助教师的教学活动,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与体验。

      当前,智能机器人正逐步进入各级各类学校与课堂。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要素,智能机器人进入学校,它在赋能教育教学的同时,也在催生教学变革和学习创新,这无疑是智能时代教育教学所面临的一个全新命题,需要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究。据我们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搜索,目前相关研究还比较少。基于此,我们在系统分析智能机器人功能及教学创新应用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述了智能机器人教学应用内涵、功能以及所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我国智能机器人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二、进化与超越:智能机器人的特征与功能

      (一)智能机器人的产生与发展

      机器人是20世纪以来最具创造性的发明。从机器人的发展历程看,它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

      20世纪40-60年代,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在美国出现,机器人的历史由此开始;20世纪60-80年代,工业机器人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工业机器人又称为第一代机器人,它以完成简单重复的工作为目的,至此,机器人完成了萌芽、起步阶段的发展;20世纪80-90年代,机器人从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开始转向服务型机器人;进入21世纪以后,服务型机器人占据了主要市场,分为家用机器人和专业机器人。机器人也逐渐走向智能化,这标志着机器人从发展逐步走向成熟。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I)与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虚拟现实等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之间已变得密不可分,由此,进化出的智能机器人,又被称为第二代机器人,正在推动本世纪最重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3]。当前,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其特点是具有部分环境感知、决策、规划与自主导航能力,特别是已具有视觉、行为、语音与文本等模式识别与自然交互能力,但其情感识别的精度还较低。

      随着人机交互、人机协作与人机协同的发展,智能机器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得到彰显,智能教育机器人应运而生。智能教育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课堂的产物,并引领未来教育变革的风向。智能教育机器人集AI编辑器、AI训练器、3D虚/实机器人为一体,帮助学生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创作,是“未来课堂”的一部分。智能教育机器人与智能机器人、教育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直接相关,目前,对于智能机器人的分类尚没有统一标准,表1显示了智能教育机器人与相关的智能机器人、教育机器人、高级智能机器人概念与特征的比较。

      我们从表1可以看出,智能机器人、教育机器人、智能教育机器人、高级智能机器人之间功能相互交叉又各不相同。高级智能机器人作为第三代机器人,是智能机器人的更新与进化,是机器人技术发展的高级形态,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之一。对高级智能机器人的衡量,侧重于机器人的智能程度。智能教育机器人是智能机器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机器人则是机器人在教育领域的发展。相较而言,教育机器人比智能教育机器人的范围更宽泛。教育机器人从跨学科的角度出发,可分为机器人教育和教育服务机器人;根据机器人存在的形态,又可分为物理形态的机器人和虚拟形态机器人。

      表1 不同类型机器人概念与特征比较
类型概念特征
智能机器人又称为第二代机器人,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紧密结合的产物。具有部分环境感知、决策、规划与自主导航能力,特别是具有视觉、行为、语音与文本等模式识别与自然交互能力。
教育机器人是多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涵盖计算机科学、教育学、自动控制、机械、材料科学、心理学和光学等领域。是一类应用于教育领域的机器人,在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造力。具备教学适用性、性价比高、开放性和可拓展性高。从跨学科的角度出发,教育机器人可分为机器人教育和教育服务机器人;根据机器人存在的形态,教育机器人可分为物理形态的机器人和虚拟形态机器人。
智能教育机器人是一种AI教育产品,是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产物。AI教育机器人是智能机器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集AI编辑器、AI训练器、3D虚/实机器人为一体。
高级智能机器人又称为第三代机器人,与一般机器人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拥有相当发达的“大脑”,这种机器人与操作者有较强的交互。至少要具备三个要素:感觉要素,反应要素和思考要素。能够感知多种信息,并将多种感知的数据信息进行融合,快速适应环境变化,具有自适应、自学习和自治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