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制度是适应国家治理不断发展完善的。我国宪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法开宗明义,说明了国家审计对于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作用,即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 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的决策部署,成立中央审计委员会,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更重大,使命更光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审计机关要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面履行职责,坚持依法审计,完善体制机制,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站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准确把握审计机关是宏观管理部门的定位,发挥好“经济体检”功能,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作用。正如审计署审计长胡泽君所说,审计作为“经济体检”,总的是依据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和重大措施,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规定等,通过各领域审计,对经济运行进行全方位监督检查,起到“查病”然后“治已病”作用,进而达到“防未病”的更高境界,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运行①。 要贯彻落实相关要求,审计机关仅靠传统审计技术手段和组织方式,靠人海战术是做不到的,大数据审计是实现全覆盖的必由之路,是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的战略选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一、大数据审计的内涵与价值 国家审计领域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历程,从计算机辅助审计、数据审计到大数据审计,已经走过30多个年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审计机关开始借助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开展工作,大大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进入21世纪,以大数据等为代表的各种新兴科技,给全球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审计工作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新动力。 大数据审计不仅是信息、数字、网络、智能相关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更重要的是一种审计理念。审计机关运用大数据技术方法,利用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国家经济社会运行数据,开展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和跨业务的深入挖掘与分析,能有效提升审计发现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 (一)大数据审计的特征 大数据审计不只是汇聚大量数据,不只是运用先进技术,它有着鲜明的数据、业务和技术“三融合”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五个方面: 1.多来源:审计数据不是单一部门领域的单一类型数据。它是审计机关遵循“以审促采”原则,通过采集来自众多审计对象的财务、业务和管理数据等汇聚而成。审计数据涉及对象更多、领域更宽、覆盖范围更广,通常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等多种类型。 2.多技术:大数据审计技术包括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和挖掘分析等一系列技术和方法。数据采集技术正在由传统ETL技术等不断融合地理遥感、传感器等技术;存储管理技术方面,正在由集中式架构向分布式架构演进;挖掘分析技术方面,正在由简单的汇总统计向复杂化、可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3.多关系:审计数据反映的是审计对象与相关单位之间的业务关系,是审计对象在不同层级、不同地域的业务活动。运用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比对与校验,有助于审计人员从多个部门、不同层面和全维角度,用联系的眼光看待和反映问题,促进提升审计工作的客观性。 4.多模式:审计机关通过开展非现场的大数据审计,既能发现审计线索为项目现场核查提供支撑,还可通过常态化数据分析为揭示宏观性、行业性、地域性问题服务。大数据审计,有助于审计机关实现审计模式的变革,实现现场审计向现场与非现场审计相结合转变。 5.多视角:审计数据的整体性、连续性,使得大数据审计既可以描绘政策执行、资金使用和权力运行的过程及效果,又能了解掌握审计对象的整体状况,分析判断其中的普遍性、趋势性问题。这为审计视角从单点离散向多点连续转变、从事后向事后事中事前结合转变、从微观局部向宏观整体转变提供了条件。 (二)大数据审计的战略价值 审计工作一贯注重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大数据作为一种基础性战略资源,对于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有着巨大价值。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有利于突破资源限制,扩大审计监督覆盖面。 长期以来,审计机关受人力、资金和时间等资源限制,往往通过抽样审计来推断审计总体。在审计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扩大抽样范围,提高抽样频率具有一定难度。审计机关开展大数据审计,可以挖掘分析“全样本”数据,为实现审计全覆盖提供了条件。而且,审计机关还可以在审计项目开始前,先行开展非现场的数据分析工作,增强现场审计的针对性,达到缩短现场审计时间、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