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汉字简化改革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崔明海,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安徽 241002)。

原文出处:
史林

内容提要:

在汉字拼音化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仍未解决的情况下,为了更快地扫除文盲和普及教育,进行汉字简化成为共产党人一种较为现实的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汉字简化改革主要由语言文字研究专家主导,在顺应群众需求的同时,并没有因过分追求简化而走向“民粹”路线。在汉字简化方案的制订和推行过程中,文字改革工作者以“约定俗成”为基本原则,参考了近代以来学术界对简体字的研究成果,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分批推行,维护了汉字本身的稳定性和规范性。绝大部分知识分子和普通群众是支持汉字简化改革的,推行简化字有利于识字扫盲,进一步增强工农群众对新政权的政治认同,但亦有一些知识分子对简化字产生疑义。1957年的政治运动中断了文字改革中的思想争鸣,客观上损害到这项改革的合法性,并进而影响到现今汉字简繁之争。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20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73(2020)01-0181-16

       汉字简化改革是中国百年文字改革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就由众多文字改革者自觉倡导,并主动寻求南京国民政府的认可和国家层面的合法性,但因诸多因素的制约而流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的支持下,以吴玉章、黎锦熙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和文字改革者将近代以来知识分子所倡导的文字改革理论不同程度地付诸实践,汉字简化改革也因此得以成功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汉字简化改革是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重大改革事件。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至今,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传统文化日益受到国家重视,学术界掀起了重新审视和反思汉字落后论和拼音化改革的思潮,社会各界对汉字简化改革及简化字的评价争议不断,特别是汉字简繁之争不绝于耳,相关著述亦日益增多。①各方论者基于不同的立场和论据,言人人殊,带动了社会舆论的关注,成为近些年来文化界的一个热点议题。语文研究者专注于研究简化字的来源,评析简化字的优、缺点;②有学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汉字简化和整理工作有宏观概述;③也有学者重点研究了中国共产党与近现代中国文字改革的关系。④虽然这些著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汉字简化工作都有所论及,但这一时期共产党人和文字改革者为何重提汉字简化改革,推行这项改革带来了何种社会反应,官方又是如何回应的等相关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有鉴于此,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拟从史学角度系统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汉字简化改革的重新提出以及汉字简化方案的制订经过,进一步揭示简化字分批推行之后,当时社会各界对这场改革的认识、争议以及官方的回应。本主题的探讨有益于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的研究,也可以为当代中国的语言文字规划工作提供历史借鉴。

       一 拼音化视野中汉字简化改革的重新提出

       汉字自甲骨文时期开始,在繁体之外,就有简体的存在。到唐宋以后,民间存在的简体字逐渐增多。不过,由知识分子主动搜集、整理简体字,以至寻求国家层面合法性的文字改革运动,还要到清末民初。近代简体字运动与汉字拼音化运动相伴而生,其初衷主要是普及民众教育,挽救民族危亡。由于南京国民政府高层政治人物和民间文化保守势力的反对以及上海出版界的抵制,这场改革功亏一篑。⑤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掌握了国家政权之后,文字改革运动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为得到了新政府的支持,从前在国民党统治区和共产党掌管的根据地分别从事国语运动和新文字拉丁化运动的文字改革者携手重启文字改革,建设新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字改革理论继承了近代汉字落后论的思想遗产,以吴玉章、黎锦熙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和文字改革者基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建设新国家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扫除文盲,提高民众识字率,以便人民学习先进的文化。但与拼音文字相比,表意汉字难认难写难记,它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普及和文化发展的严重障碍。为了使汉字便于人民学习,必须改革中国文字,“走拼音文字的道路”。至于文字改革的方案、步骤如何拟制和确定,还有待中共领导人和文字改革者进一步商议和研讨。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一段时期,中共中央忙于军政大计,没有对文字改革工作作出明确指示。共产党接管北京后,大量的知识分子陆续到达此地,商讨国家大事。这时关心文字改革的人士不断增多,1949年“五四”纪念期间,吴玉章向刘少奇请示文字改革工作。刘少奇提出了他个人对文字改革的意见(此时党中央对这一问题尚未研究):文字改革工作者可以组织学术团体研究文字改革问题,“但不要限于新文字,汉字简体字也应研究整理一下,以便大家应用”。⑦可以说,刘少奇是党内较早提出研究整理简体字的领导人。

       1949年8月,根据刘少奇的指示和其他文字改革者的意见,吴玉章拟制了中国文字改革协会的研究原则和方针,并就此向毛泽东请示。在请示信中,吴玉章认为当前文字改革工作除了研究拉丁化拼音文字方案之外,还需要“整理各种汉字的简体字,作为目前通俗读本之用”,“至于大报纸和重要书籍文件,仍照旧用整[正]体汉字”。⑧毛泽东对吴玉章的提议并没有表明态度,他将此信转交给郭沫若、马叙伦和茅盾三人审阅,并希望他们给出集体意见。郭、马、茅三人认可了吴玉章的主张。他们在回信中指出,中国要推行拼音文字,过程一定漫长,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和提倡。他们非常同意现在整理简体字,还主张以科学的方法统计常用字,“将此等日常用字之笔画繁多者加以简化,并制成定式,作为目前通俗读本之用”,或者“编成新的千字课,专为扫除文盲之用”。另外,可请“专家们研究将此等日常用字之草体订成定式,与简体并行,这对于缩短书写时间,也有好处”。至于吴玉章在请示信中提议在一些地方试行拉丁化新文字,郭沫若等人认为此时条件尚未成熟,不宜着急推行此项工作。如果能将常用字简化,同样有助于较快地扫除文盲。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刘少奇、吴玉章、郭沫若等人提出整理简体字(统计常用字、简化笔画、拟制草体手写定式)的计划,其初始目的还仅仅是为了识字扫盲,普及民众教育,还没有上升到以简体字取代繁体字,将其作为社会通用的“正体字”的国家政策层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