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双音节多义词和同形同音词的分合

作 者:

作者简介:
孙银新,男,安徽芜湖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目前学界划分现代汉语多义词和同音词常用的标准“语义是否有联系”这一原则存在着很大的模糊性,不便操作,有必要细化。在对多义词和同音词重新界定的基础上,以《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双音节词为例,阐述了多义词和同形同音词区分中的得失,并就归置失当的双音节词从多个角度分析原因,重新归类。同音词就是语音形式完全相同的一组词。所谓“语音形式完全相同”包括声母、韵母、声调、调值、轻声、儿化、变调和轻重音格式等语音要素上的完全相同。多义词就是在同一个词形之下同时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义,并且在词汇意义上存在明晰的语义联系或者共同的语义特征的词。《现代汉语词典》中存在的形似多义词实为同形同音词的情形主要有六类:1.同名异实;2.一个词素意义相同,另一个词素意义不同,词义完全不同;3.词义不同,也不在同一个共时层面上;4.词义源自不同的行业领域;5.词义分别源自共同语和方言,属于两个系统;6.词义分别源自汉语的不同语体。结合现代汉语词义所由形成的理据,综合考察词的来源、构成词义的词素义、词的内部结构关系、词的不同义项各自形成或者演变的历时途径等多种因素,可以具体呈现词的不同义项语义关系上的疏密,更有助于判断多义词,划分出同音词。这对现代汉语词汇教学和研究,对于辞书编纂及修订都具有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20 年 07 期

字号:

      现代汉语里,多义词和同形同音词的界限问题由来已久,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如果我们只把来源不同的词在语音上的相合看作同音现象,那么划分同音现象和多义现象的界限是很简单的事情。可是如果我们把某些多义词意义结构的解体也看作同音现象,那么这个划界问题就变得十分复杂了。即使如此,同音现象和多义现象还是有区别的。”[1]

      很长时间内,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主流观点都是看词义之间是否存在语义联系。也就是说,只要某两个意义之间存在语义联系,就倾向于看成多义词。如果两个意义之间没有联系,就倾向于看成同形同音词。从现代汉语教材到一些词汇学研究专著,都大体如此。代表性的观点如:“从词的语音形式上看,现代汉语中的许多词意义完全不同,而其语音形式(包括声、韵、调等各个方面)却完全相同。这样的词就叫做同音词。”[2]“同音词则是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3]“语音相同、字形相同,但意义之间没有联系的一组词,叫做同音同形词。”[4]“同形的同音词是形式相同而意义不相关联的几个词。”[5]

      在实际分析和研究中,就是这个“语义有没有联系”的“语义”,也都有很大的模糊性。因为在词的范围内,“语义”应该怎么理解,究竟指什么,不是很清晰,学者们的意见也并不一致。例如有的学者认为指的是义项,“多义词是一个语音形式联系多个有联系的义项的词,同音词是一个语音形式联系多个从现时看不出联系的义项,因而被看作是各个声音相同,意义不同的词。”[6]有的学者则认为指的是词汇意义,“一个词表示着两个或两个以上既有联系又不相同的词汇意义,这样的词就叫做多义词。”[7]可见,理解上的分歧是客观存在的。

      由于理解上的不同,研究者在坚持执行具体的标准研究多义词和同形同音词问题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分歧,对于一些特定的词究竟归入哪一类,也会有完全不同的判断。再加上研究者各自使用的研究方法也不尽相同,观点看法就更不一致,分歧也就更多。“依我们看,词义有无联系可以从两个角度看:词源上有无联系,现时是否感觉意义有联系。”[8]据此确定了四种可能,并且认为只有当词源上有联系,现时感觉意义有联系的才是多义词。其他三种情况下,无论词源上有无联系,现时感觉有无意义联系,都应该看成同音词[9]。甚至有学者结合有关《现代汉语词典》第2版及其“补编”的语料研究后,不仅提出要重新界定多义词,并且要重新划分多义词的不同类型,认为可以将现代汉语的多义词分为义项有联系的多义词和义项平行的多义词两大类型[10]。

      据此,本文结合现代汉语词汇学的基本理论,在系统考察《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有关词条的基础上,就双音节多义词和同形同音词的分合问题作进一步探讨和分析。文中所引用的词例,如无特别说明,都引自《现代汉语词典》(简称《现汉》),不再一一标注。

      选择双音节词为分析对象,主要原因在于:双音化是现代汉语词汇发展的趋势。双音节词也是现代汉语词汇的主体,占据的比例最大。相对于单音节词而言,双音节词的义项数量要少得多,双音节词的意义体系要简单得多。与单音节单纯词相比,在分析确定是多义词还是同形同音词时,在梳理词义关系时,头绪简单明了,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一、对多义词和同形同音词的界定

      现代汉语的同音词有两个类型:一是同形同音词;一是异形同音词。对多义词而言,容易与之纠缠的只有同形同音词。异形同音词则无关。所以,有必要首先界定清楚多义词和同形同音词。

      从理论上讲,多义词重在“义”,显然强调的是意义,而且数量“多”,不止一个;但是这样多个意义又必须隶属于同一个词内,所以势必形成了这些意义之间具有完整的体系性。同音词重在“音”,而且要“相同”,说明这样的“词”在数量上也不会就一个。看起来二者的界限是很清楚的,但其中也都有一个“合”的问题,这是二者的共同之处。只是一种强调的“合”是“义”;一种强调的“合”是“音”;当然,合“音”和合“义”的宽严标准肯定不一样。就同形同音词来讲,还要兼顾字形上的“合”。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另外,就语言中一个个具体的实体词而言,究竟是归入多义词,还是纳入同形同音词,就是一种“分”。总之,二者就是在这样一种看似矛盾然而又非常合理且相互并存的关系中共现于语言的词汇系统。也正因此,语言中存在这样的情况:一些原本隶属于同一个多义词的不同意义,在语言的历史发展中,由于失去了彼此联系的语义纽带,意义之间不再具有完整的体系,便分化为语言中的两个同形同音词。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现代汉语同形同音词的一种重要的形成途径。

      张永言认为,词的多义性是一个共时的概念,不指词义的历时演变。如果某一个词在语言发展的某一阶段是甲义,到了另一阶段失去甲义而产生乙义,我们就不宜说这个词因有甲乙二义而具有多义性。要更深入地认识词的多义性,就得进一步研究一个词的各个意义之间的关系,即词的意义结构和词汇意义的类型。同时还认为,不要把词的多义性跟词汇同音现象混淆起来。同音词现象就是词汇同音现象。可见,张先生是把多义词与同形同音词当作两个不同层面上的研究对象看待的[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