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从理念到实践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晓静(1970- ),女,江苏宝应人,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南京 210097;何菁菁(1986- ),女,河北承德人,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专业处副处长,博士。北京 100081

原文出处:
江苏高教

内容提要:

师范类专业认证直击师范教育时弊,是中国师范教育领域的一项具有革命意义的举措,对于提高师范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师范类专业认证从标准研制走向实践操作,认证实施对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已初步显现。文章在对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师范类专业认证秉持质量旨向、行业旨向和专业旨向。认证活动的推进,需要处理好统一与个性、评与建、管与评这三对关系。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0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章编号】1003-8418(2020)02-0072-06

       【文献标识码】A

      

      专业认证源于美国,完整的英文表述是specialized professional programmatic accreditation,是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认证的产生基于“行业自身发展需要而要求高等教育界不断提高质量的缘故”[1]。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专门性教育评估认证机构依照认证标准对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状况实施的一种外部评价,旨在证明当前和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专业能否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2]。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培养体系处于不断变革与发展中,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两个概念的先后出现体现了对教师培养规律和模式的热切探索。本文“师范教育”一词,指开设师范类专业、培养职前师资的教育体系和活动。

       2014年教育部启动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江苏、广西等省区率先试点。2016年11月,江苏省教育评估院组织了对淮阴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现场考查活动,拉开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序幕。2017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并将师范专业认证列入年度工作要点,标志着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正式启动。认证是为了破解师范类专业建设瓶颈和难点,推动师范类专业内涵建设,保证师范生毕业时所具备的知识、能力等综合素质达到一定的标准要求。

       自认证工作启动以来,全国已认定有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资质的机构11家,培训组建了1000多人的专家团队,受理专业100多个。2019年7月,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审定通过了62个师范类专业认证结论,2019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公布了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专业名单。

       师范类专业认证已成为我国当下师范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难点问题,对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认识仍有待进一步厘清。

       一、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背景

       (一)社会对“好教师”需求日益增长与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之间的矛盾

       进入新时代,广大学生和家长对基础教育的需求已由“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对教师的诉求也由数量诉求转变为质量诉求,培养“好教师”的呼声成为当下时代强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兴国必先强师。好教师的出现是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幸事。何为好教师?好教师应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师范类专业认证必须直面何为好教师、如何培养好教师这一根本问题。相对于社会对好教师的强烈诉求,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却并不尽如人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师范教育也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由于中小学教师待遇偏低、工作繁重以及一些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优秀学生报考师范的积极性不高。麦肯锡研究世界最好的学校体系表明:这些学校的教师都是从专业排名前1/3的毕业生中选拔出来,韩国是前5%,芬兰是前10%,新加坡和中国香港是前30%。不得不承认,我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来源在同龄人中的学业成就总体偏低[3]。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张民选曾提出:在中国,理想的学校教师在人群中的学业位置应在5%~27%。根据对我国东部某省近三年录取的师范生进行分析,仅有50%的师范生素质落实在张民选教授提出的理想教师学业位置区间。师范生生源质量不高,已成为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基础性挑战。

       师范专业培养质量也遭受质疑。我国高水平院校举办师范专业动力不强,举办师范专业的院校层次水平整体不高,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够,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课程内容经年不变,且与基础教育脱节严重;重“讲”轻“做”的教学方式无法对接教师核心素养,教学方法缺乏对研究性和探究性的关注;教育实践体系不完善,教育实习专业不对口,部分专业的教育实习名曰“自行联系实习”,实则近乎处于“放养”状态。此外,教育实习缺乏有效指导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师范生培养质量。带来的结果就是一些中小学校长在招聘教师时,往往更垂青综合性大学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以培养教师为目的的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在教师就业市场上竟遭受专业歧视,这在专业性职业教育中极为罕见。当下教师培养中最大的矛盾是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民群众对“好教师”的需求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教师培养质量滞后于国家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需求,已成为制约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瓶颈。

       (二)“院校本位”师范教育与教师培养行业性特点之间的矛盾

       我国师范类专业设在大学或专门性师范院校之中,师范专业的招生管理、课程教学、就业指导等工作,院校是直接责任承担者。自1897年南洋公学创办师范院以来,我国师范教育经历了专门性院校教育、综合性院校教育等不同模式。无论哪一种,师范专业都是设在院校之中。为解决师资紧缺匮乏等问题,也曾出现过师徒制、“艺友制师范教育”[4]等培养方式。艺友制师范教育是为了解决师资不足的困难,遴选具有一定文化资质的人员进入学校,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结成艺友,共学共做。陶行知先生将这种“用朋友之道教人学艺”的教师培养方式称为艺友制师范教育。艺友制师范教育以教育实践为基础,让师范生通过“和好教师交朋友”,担任“好教师”助手,在教育过程中获得锻炼与提高,这是一种建在行业的师范教育。然而,以院校为本一直是我国师范教育的主体模式。院校为本的师范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师培养的系统性和专业性,促进师范生综合素质整体提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