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064(2020)01-0029-06 目前,我国明确将劳动确定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劳动教育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相关问题的解决需要国际视野,但更要基于本国的历史并对其发展规律进行考量。因此,本研究对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基于政策转移视野对劳动教育的演变逻辑进行分析,探寻未来劳动教育实践的走向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理论体系的真实落脚点。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实践的历史回顾 中国古代倡导“耕读传家”,耕读结合的价值取向彰显了劳作教育的重要地位,儒家精神体现出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文武双全亦与劳动精神显著相关。[1]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被确定为我国的教育方针。我国劳动教育实践经历了70年的实施、锤炼与积淀,经历了模仿、探索、迷失、推进和升华五个重要阶段。 (一)劳动教育实践的“学习期”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加之缺乏社会主义办学经验,除总结已有的优秀教育经验外,向已有30年建国经验的苏联学习势在必行,因此,我国进入全面学习苏联教育阶段。1949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提出“教育与实际联系,苏联经验与中国情况相结合”。[2]1954年4月,《政务院关于全国俄文教学工作的指示》指出:加强俄文教学工作,培养和提高俄文干部,对于学习苏联先进科学知识和经验以及推动我国建设工作具有重大意义。自1953年开始,普通中小学根据“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参照苏联经验,改进了中、小学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可见,该阶段我国教育发展主要表现在学习苏联各级学校如何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指导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学习苏联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 (二)劳动教育实践的“探索期”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入学人数激增,中小学升学与就业成为一项突出的问题。1954年,全国约有209万小学毕业生不能升学,约占小学毕业生的63%,大约有23万初中毕业生无法升学,占初中毕业生的60%,这些毕业生需要步入社会,参加劳动生产。但是当时轻视体力劳动和劳动者的思想仍普遍存在,部分毕业生不愿成为劳动者,对无法如愿升学产生不满。在此背景下,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对忽视劳动教育、鄙视体力劳动及劳动者的现象进行了批评,提出要加强劳动教育,提高生产技术水平。[3]1957年,全国约有80%的初中毕业生无法继续升学。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对过去照搬苏联模式、教育脱离生产劳动的现象进行了批评,提出要克服教育工作中的右倾思想和教条主义,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4]这是中共中央首次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我国的教育方针。随后全国普遍停课,开始了大规模下乡下厂大炼钢铁的活动。 (三)劳动教育实践的“迷失期” 自中共中央确定劳动与教育形结合的教育方针以后,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内关于教育方针的规定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但也没有得到正确的实施,劳动教育与阶级斗争相结合成为当时的劳动教育思想,劳动教育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各级各类学校先后停课,师生参加政治运动;并且批判和取消了考试制度,否定了高校在应届高中生毕业生中招生的必要性。从1966年起,高校完全停止招生达6年之久。1970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开始试点招生,要求考生具有3年以上劳动实践经验,尽管在招生条件中对考生文化水平也进行了相应要求,但由于并不进行文化科目考试,使得招生评定具有极强的主观性。1972年,对北京11所高校的调查显示,高中文化水平的学生仅为20%,初中文化程度的学生约占60%,20%的学生仅有小学文化水平。后来发展为只要有劳动经验的工农兵,不论何种文化程度皆可升入大学。[5]这种严重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影响了人才的培养,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劳动教育实践的“推进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凸显出来,我国逐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国家发展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逐渐形成。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了“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1984年10月到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先后颁布了关于经济、科学、教育三大领域改革决议案,指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学、教育为两翼,带动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我国农村中等教育的结构也出现了变化,在中等教育层次、类型结构方面开始朝向多样化发展,劳动教育逐渐分化为劳动思想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1984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所提出的经济宣言给中国的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方面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国家对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视。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应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人才以及创新人才。可见,随着对经济发展的重视,教育投资成了最能为国家和社会带来效益的投资,[6]劳动教育同样服务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 (五)劳动教育实践的“升华期”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需要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以及更加复杂的实践能力,这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模代表座谈时指出“一勤天下无难事”,充分肯定了劳动实践的积极意义。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应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规范,把劳动实践与科学知识纳入学生评价指标。2015年7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要使劳动综合育人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强调劳动对五育的促进功能,指出劳动教育具有教育全属性的机制,[7]对劳动教育的内在价值进行了肯定。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颁布,对坚持五育并举、加强劳动教育、深化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提出了更为具体、全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