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史研究的生态取向

作 者:

作者简介:
滕海键,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沈阳110136)。

原文出处:
史学集刊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20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经济史研究的“生态取向”就是以生态意识或生态理念为指导来研究经济史的范式和趋势。以往学界特别是经济学学界在经济史研究中严重忽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环境史的兴起促进了这一局面的改变。环境史(Environmental History)①是一个外来词,现已为国内多数学者认同和接受。近年来,环境史在中国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学界将焦点进一步深入到其主旨关怀与学科体系构建及其对相关学科的影响上。众所周知,环境史研究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生态学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其他诸多相关学科。如今,历史学科的许多研究领域,包括城市史、全球史、社会史、农史等等,都出现了“生态转向”的趋势。经济史与环境史的关系最为密切,经济史研究要追踪学术前沿,不能不对环境史研究发展的大势做出回应。当下经济史的传统论题有待拓展,研究范式面临着挑战,经济史研究的生态转向是突破现有研究瓶颈的途径,这也是未来经济史研究的学术增长点。以生态学意识和理念来研究经济史,可以形成一门新的学科——“生态经济史”。

       一、传统经济史研究缺乏生态意识的局限

       经济史是以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经济史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人类的生产和经济活动,包括生产者、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等生产要素的状态及其组合与发展,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循环往复运动,农业、工业等经济部门的发展和演变等等。生产和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是人与自然交互作用的主要媒介。在很长时期内,经济史研究侧重于生产技术和经济活动中的社会关系,关注的焦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经济增长与生产效率、科技进步与市场作用等等,而忽视经济活动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史研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人类社会从自然中抽离出来”,或者把自然视为“历史发展的背景或外部条件来对待”,②这在经济学界的经济史研究中特别突出。

       人是自然生物圈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经济活动是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进行的,“人类的经济体系”与“自然的经济体系”③密不可分,抛开自然来研究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无论在历史观还是方法论上都是片面的。传统经济史的研究对象和主体虽然是“经济人”,④但偏重人的社会性而忽视其生物性。人具有生物与社会两重属性,如果只注重人的社会性而忽视其生物性,就不能对人类的经济行为做出客观的分析。传统的经济史研究深受古典经济学和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影响,它秉承人与自然分离的二元论,奉守人类中心主义,认为自然外在于人类社会,只有工具价值、经济价值;不但将自然视为仅供人类开发利用的物质“资源”,而且把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视为一种脱离自然的机械运动;将“商品生产”和市场关系置于中心地位,而忽视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效应。

       以往许多经济史评论文章多未提及经济史研究忽视生态的局限,说明主流经济史学界尚未充分重视和深刻认识经济史研究生态取向的内涵与意义。尽管也有一些相关成果论及环境因素,但依然存在诸多局限。一种情况是把自然环境作为经济史的分析背景和外部条件,或视为经济活动的场域,环境不但是静止不变而且是缺乏能动作用的。虽然将环境纳入经济史研究但仅仅视为一种生产要素。另一种情况是无视或忽视不同“区域间自然条件的差异性”,⑤因而不能为经济史的演变和不同区域经济史发展的特点提供生态诠释。有很多成果在研究经济活动包括技术应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时,往往陷入一种线性的因果论。或者虽然将自然环境纳入经济史研究却把焦点集中在人与自然互动的层面上,而没有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存在“脱离人与人关系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倾向”,⑥因而不能从整体上给予综合的阐释。

       导致以上局限的成因有很多。首先,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缺乏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的缘故。如上所述,近代以来受古典经济学和机械论自然观的影响,人与自然分离、以人为主、主客对立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和认识论支配着包括经济学在内的许多学科,这一倾向连同增长至上的发展理念由西方传至东方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并长期地影响着经济史的研究取向。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仅变动不居而且极为复杂,生态学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生态学不仅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有序与和谐,也研究其混沌与无序,不了解生态学的发展演变历史,不懂得辩证的生态观,就无法深刻地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复杂性。其次,政治因素的影响,即作为一种与时政有重要关联的学科因避嫌“地理环境决定论”而导致的结果。再次,与长期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有密切关联,发展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不但是一种政治目标,也是经济史研究的主要论题。

       二、经济史研究生态取向的内涵与理论范式

       学界对于经济史研究忽视环境的局限以往有所认识,也做了一些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⑦早在2005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就主持召开了一次名为“环境史视野与经济史研究”的学术研讨会,⑧专门讨论如何推进环境史视野下的经济史研究,然而迄今进展有限。环境史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经济史研究的生态转向,这是环境史本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使然。环境史以历史上的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而人与自然的互动,“首先和主要发生在经济领域”。⑨环境史学界格外关注历史上的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积极倡导并努力践行经济史研究的“生态转向”,发表了很多相关成果。⑩国内较早倡导经济史研究生态转向的是著名历史学家李根蟠先生,早在2000年他就曾指出,“经济史研究中人和自然的关系,长时期被人们所忽视”。(11)李根蟠先生后来又发表专文明确提出了经济史研究的环境史视野问题,并以农史研究为例进行了理论阐释。(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