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内毛泽东研究的议题与趋向

作 者:
田桥 

作者简介:
田桥,男,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原文出处:
毛泽东研究

内容提要:

回顾2019年国内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研究成果,毛泽东与新中国、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生平事迹及历史叙事、毛泽东经典著作、毛泽东党建思想、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毛泽东外交战略与思想、毛泽东国防军事思想、海外毛泽东研究的译介与评析是学界的焦点议题。这些议题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研究的进展和趋势,一是聚焦于思想史的研究成果继续增长,二是愈来愈多的成果基于概念史视角考察毛泽东思想及相关概念范畴的历史嬗变,三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学术旨趣置于与毛泽东相关的微观研究,四是交叉性研究成果呈现明显增长趋势。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
复印期号:2020 年 03 期

字号:

       2019年,毛泽东思想研究领域涌现了一大批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内容覆盖毛泽东生平的各个方面、毛泽东思想的各个领域。话题主要聚焦于毛泽东与新中国、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生平事迹及历史叙事、毛泽东经典著作、毛泽东党建思想、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毛泽东外交战略与思想、毛泽东国防军事思想、海外毛泽东研究的译介与评析等十个方面。

       一 关于毛泽东与新中国的研究

       在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年度,“毛泽东与新中国”成为重要学术热点。

       其一,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关于建立新中国的理论构想和制度设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历史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革命形势变化不断总结革命斗争和政权建设经验,逐步形成了关于新中国的制度设想。有学者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探讨了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关于建立新中国的国家理论、施政方略、制度构建、监督体制等方面的构想与探索①。

       其二,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思考、制度探索与经验积累。有学者阐述了毛泽东提出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命题,指出毛泽东关于“以苏为鉴”并基于国内发展实际所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农轻重协调发展、统筹兼顾等独创性理论观点,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理论,这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提供了思想资源和理论准备②。毛泽东的“遗产”与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学界尤为关注的议题。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③。有学者撰文指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这三条经验构成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也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以贯之的原则④。毛泽东高度重视新中国政权机构及各项政治制度的建设。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实施,为国家长治久安奠定起深厚的政治制度基础。有学者集中论述了毛泽东对建立政治协商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少数民族自治的制度作出的开创性贡献⑤。

       其三,毛泽东对新中国各方面政策的制定、各项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一是在新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方面,有学者对此进行了系统性的概括:以“工业化”和“四个现代化”为战略目标,以“两步走战略”和“百年战略”为战略实施步骤和总体安排⑥。二是在经济社会治理和恢复城市秩序方面,有学者分析指出,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定的城市接管与治理政策,对迅速巩固人民政权、稳定经济社会秩序、初步恢复国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⑦。三是在新中国的医疗与卫生政策方面,研究者普遍认为毛泽东坚持把群众路线和医疗卫生事业相结合,为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确定了良好政策⑧。

       其四,如何评价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曲折与失误。有学者认为,要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方法评价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失误⑨。还有学者指出,对待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和现代化发展战略过程中的失误,要坚持辩证的观点予以客观评价。毛泽东关于国家发展战略的思考和实践不能脱离那个时代特有的局限性,不能拿现在的时代条件来要求那个时代发生的实践。相反,毛泽东所积累的成功经验以及失误的教训,为改革开放后逐步摸索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⑩。

       二 关于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关联是经久不衰的理论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包含两个维度:一是“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11),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运用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当中,用以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二是“要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12),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新思想、新理论,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围绕这些方面,学界涌现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

       其一,关于毛泽东引领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内在动力机制。在探索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能够坚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呢?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有学者分析指出,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实践中形成了正确的“问题与主义”观,始终强调以解决中国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为中心(13)。有学者认为,毛泽东成功反对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条件,因而中国革命没有照搬马克思列宁的革命条文,而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4)。二是不以学习苏联经验取代关于中国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有学者提出调查研究是毛泽东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与建设理论的实践基础,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深入调查了湖南农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然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全面分析了阶级状况、农民运动的正当性、发动农民革命的必要性,从而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15)。三是建构具有中国风格、民族特色的革命话语和建设话语。有学者阐释了毛泽东构建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的内在逻辑,科学回答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前途、动力、步骤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夺取中国革命话语权、赢得革命胜利提供了话语保障(1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