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作业往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如何利用自动化技术提高审计资源利用效率一直是审计研究的话题。比如,20世纪90年代,以自动化技术支持为基础的持续审计一度成为研究热点。虽然出现的审计分析软件和电子表格(如WPA、Excel)等流程自动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审计自动化水平,但跨多个系统和应用程序的集成工作仍需审计人员手动操作,因此,一些审计业务仍以人工作业为主,如审计数据采集、文档资料整理、复制粘贴数据等,不仅重复性高而且内容枯燥,容易导致审计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降低工作效率。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以下简称RPA)是一种处理重复性工作和模拟手工操作的自动化软件技术,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根据信息技术咨询公司Gartner的研究,2016年在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10%的组织机构引入RPA技术来提升日常运营管理,预计2020年将有超过40%的组织机构引入RPA技术。如果在审计工作中应用RPA技术,将会把审计人员从高度重复性、结构化、无须复杂判断的审计任务中解放出来,审计资源将会集中于风险更高的领域。 一、审计机器人应用的可能性 (一)RPA技术的概念与特征 RPA的专利发明者为Bataller等(2016),他们认为RPA是一种使业务流程自动化的软件技术,企业通过RPA技术可以预先设定软件来处理事务、操作数据、触发响应,以及与其他数字系统进行通信,因此RPA又被称为“机器人”或“软件机器人”。需要强调的是,软件机器人是计算机编程的软件,而非可行走、可沟通的机器人,是替代人来实施基于规则的高度重复性工作的程序,而非实体存在的流程机器人。典型的RPA平台包括开发工作室、机器人控制室和机器人。其中,开发工作室用于配置机器人或设计机器人;机器人控制器用于管理机器人;机器人通过其他组件实现运行。用户可通过机器人控制器部署和管理机器人,从而与业务应用程序进行广泛的交互。应用软件机器人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RPA可被视为数字化劳动力,能够成为高强度工作的劳动力补充。
相较于传统审计自动化技术(如CaseWare和Excel),RPA除了具备开发周期短、功能集成的技术特点外,还有两项附加特征:一是RPA具有跨系统、跨平台的强大扩展性,机器人位于虚拟化或物理环境中,不需对系统开放任何接口,仅通过UI界面与系统交互,不会破坏企业原有的IT结构;二是使用者可以直接通过UI界面对RPA进行配置,无须掌握计算机编程技能。 (二)RPA技术的审计应用 当软件机器人被编程为程序模块以完成特定审计任务时,就会形成审计机器人,审计机器人是以RPA技术为主导,同时结合一系列其他技术(如大数据、物联网等)来代替传统人工的审计数字化应用技术,审计机器人可以与原来的审计平台链接并自动完成部分审计业务流程,进而辅助审计人员完成有着明确定义和流程的大量重复性审计工作,如审计证据持续采集、审计工作底稿初步填写、审计项目管理、文档初步审阅等。 具体来说,业务流程是把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为对顾客有价值的输出的活动。审计过程包括一系列将输入(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有关的认定、既定标准)转化为输出(审计结论)的任务,以达到特定的价值目标(满足审计委托方的要求),因此可将审计过程视为一个业务流程。审计机器人本质上是自动化理论的产物,属于可编程的确定性系统的范畴,每个活动都需要根据基于规则的流程来编写脚本,因此部分审计业务流程处理规则可以编码到审计机器人中,在满足预定条件时自动执行。审计业务流程向下细分,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独立的审计任务,包括结构化任务、半结构化任务和非结构化任务三类。其中,结构化审计任务的处理有明确、客观的标准,如详细的规则和程序,只需较少的审计职业判断或不需要审计职业判断。RPA技术下,自动化任务的处理必须建立在结构化数据输入的基础上,任务处理流程必须基于明确规则,任务的输出结果是单一、明确的,因而结构化审计任务非常适合配置审计机器人。一方面,审计机器人可以基于结构化审计任务明确的、数字化的外部指令来执行审计任务(使审计机器人的存在有可能);另一方面,结构化审计任务一般具有高重复性,工作量大,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机器人的潜力(使审计机器人的存在有必要)。 二、审计机器人的应用步骤 审计机器人能够缓解审计人员面对繁琐、重复审计任务时的压力,因此具备改变审计人员角色定位的潜力。未来审计工作将更加强调审计人员的高阶思维能力,同时对审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从本质上说,未来审计人员的角色定位将从审计证据的采集、处理、分析者变为主要负责评估审计业务流程的组成环节(Moffitt,2018);从现实来看,应该明确审计机器人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一)机器人适配度评估 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审计实践需求对当前审计业务流程进行评估和梳理,将审计业务流程划分为若干项独立的审计任务,分析各项审计任务的机器人适配程度,挑选适合应用审计机器人的审计任务。可以参照以下因素确定各项审计任务机器人适配度,并以此确定配置审计机器人的优先级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