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

作 者:
梁柱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真理的追求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研究
复印期号:1998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包括要不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样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这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关系中国革命兴衰成败的至关重要的问题。早在1938年10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提出:全党必须“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并强调是“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534页)。六中全会还以决议形式号召全党,要“学会灵活的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国际经验应用到中国每一个实际斗争中来”。在这里,毛泽东从确立指导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原则的高度上,提出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在他看来,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实现中国化的前提;如果离开了这个基点,所谓的“中国化”就会走入歧途。同时他又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同上,第707页)。他尖锐地指出,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他曾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概括为是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这无疑是对党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的深刻总结,而毛泽东思想正是这种“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确立的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的思想原则,是我们党在理论上成熟的重要标志,从而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奠定了最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正如邓小平所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45页)

      党的十五大通过的党章写道:“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应当说,在中国共产党进行的革命与建设的历程中所做的三件大事,都凝结着毛泽东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都闪烁着毛泽东思想的智慧和光辉。这三件大事是:

      第一,完成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结束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在一个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如何把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同社会主义的前途联结起来,这是一个新的历史课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新的时代特点和中国社会特点,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作了科学论证。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中,对于中国应当并且能够建立什么样的国家,这个国家应当实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及其发展前途等问题作了系统的回答,从而确立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国革命终于在毛泽东科学理论指引下,走上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取得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革命在从挫折到胜利的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第二,基本完成对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消灭剥削阶级,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个改造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的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创造了一系列由初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来引导资本主义工商业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在农业合作化中,也创造了一系列由初级到高级的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使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实践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从而用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虽然还存在一味求纯和后期工作过于急促和粗糙等值得调整与解决的问题,但改造的顺利完成,从基本方面说是健康的、正确的,从而使我国进入了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代表了我国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为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这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第三,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新时期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即邓小平理论,是党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重要标志。对这一理论的探索,薄一波提出的“始于毛,成于邓”的概括,恰当地评价了两代领导核心对这项伟业的历史性功绩。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探索者,在建国初期,他对于寻找我们自己的建设道路就有所思考,而在“八大”前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则进行了多方面的、集中的探索。后来虽然发生了“左”的失误,但是,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就其正确和比较正确方面的趋势来说,是提出了许多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重要思想,积累了探索的实践经验,这对于我们正在从事的这项事业来说是起了开拓性的积极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这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择要分述如下:

      其一,提出了要“走自己的道路”的重要思想,开启了对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先河。在我们党内,对于苏联体制模式和经济发展战略方面的弊端,最早察觉到的是毛泽东。他对建国初期照抄苏联的办法,“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斯大林逝世后,苏联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暴露出来,这更使他觉察到苏联经验并非十全十美。1955年底,他就在中央领导集体的小范围内,提出了“以苏为鉴”的思想。在这个思想指导下,通过广泛调查研究,着手总结自己的经验,寻求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曾说:“1956年4月提出十大关系,开始提出自己的建设路线,原则和苏联相同,但方法有所不同,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内容”。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20页)的基本方针,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