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从数量上看,总量位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数的1/4;从质量上看,经济飞速发展带来了工业、农业和生活废污水以及其他污染物的大量排放,超过了水体本身的净化能力,已影响到江河湖海以及地下水资源的利用价值。能作为饮用水的水资源逐渐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的恶化给居民的生活与健康带来了严重隐患,也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2007年,太湖水质恶化引起蓝藻暴发,导致了无锡市水危机发生,流域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水供应受到极大影响。无锡市政府为治理其面临的水资源问题,率先推出河长制,并取得了明显效果。河长制在江苏省的成功应用,使其很快推广到全国大部分省市和地区,各地因地制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河长制。 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河长制是新时期国家推进河湖系统保护和水生态环境整体改善的一项制度创新,是政府部门和人民为遏制水资源短缺、水环境遭受破坏所表达出的强烈意愿。为保障河长制有效落实,使河长制走向常态化和法治化,需要进一步明确河长责任,落实监督问责,对河长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和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量化考核评价,而科学地建立基于河长责任的审计评价指标不失为一个有效的考核方法。因此,本文试从水资源审计及河长责任进行分析,构建基于河长责任的审计评价指标,并以汾河河长为例,结合河湖管理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河湖管理目标实施应用,以期完善河长制的考评机制。 二、文献述评 (一)河长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 河长制是指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由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总河长,在各省区的行政区域主要河湖、主要河湖流经的市、县、乡设立河长且由各级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通过明确牵头部门来强化相关各部门(如生态环境部门、水利部门等)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形成一套分工明确、权责清晰、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河长责任审计是国家审计或社会审计部门按照河长制建设要求和审计评价的独立客观性,对河长在水资源保护、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等方面的职责履行情况进行审查,出具对应的审计报告并就发现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以发挥河长办的作用,监督受托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河长责任审计是一种审计对象特定、审计主体特定的水环境绩效审计,即对河长的河湖生态环境修复保护的绩效审计。由于河长制是我国的独创,且实施时间不长,目前有关河长责任审计的尚不多见。尽管河长责任审计与水资源审计密切相关,但是,国外关于水资源审计的相关理论研究尚未具备系统性,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水的利用效率和水污染治理,缺少在水环境其他方面的相关研究;研究范围以具体的管理部门、相关行业为主体。我国的水资源绩效审计主要集中于政府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和领导干部水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其审计主体分别是具体的水环境活动或项目和特定部门领导的离任绩效问题。多数学者从审计理论、环保项目、行为导向及实际经验等不同分析角度,利用PSR模型和DPSIR模型,设计各维度审计评价指标,构建水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与领导干部水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但尚未有文献运用PSR模型就河长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构建进行研究。 (二)水资源评价指标 国外关于水资源的评价指标按照主体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协会标准和企业标准。其中国际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化组织设置的ISO14000系列标准、ISO14031标准中的水资源指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环境指标中关于水资源的指标。国家标准有1992年《美国能源政策法》中关于用水效率的标准等,随后一些发展中国家关于水文水资源的标准大多参照ISO标准体系设置。 我国关于水资源的指标主要存在于法律法规和技术指标中,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技术指标经过多年发展最终形成水务管理技术标准体系,水资源相关标准借鉴了ISO标准。学者们从河流本身状况和流域环境状况、健康河流应有的功能等角度构建了河流健康评价指标,结合水资源和社会发展间的关系,根据不同自然资源的影响因素及基于河长制度等建立了水资源评价指标。 可以发现,相关研究主要从河流健康角度来设计水资源评价指标,以河流的功能为切入点,引入水资源影响范围、利用效率、数量质量等状态指标,这为河长制度下河流健康的考核方向提供了借鉴。 河长制度下的水资源审计尚处在初步形成的过程中,河长责任审计评价突出河长责任,已有的研究较少,特别是结合河长制的具体问题、针对具体河湖情况进行的分析未形成系统研究。 三、运用PSR模型构建河长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PSR模型即“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ress-State Response,PSR),包含了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和响应指标三个类指标。其中,压力指标反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状态指标反映特定时间点的环境资源的状态;响应指标反映人类在意识到自身活动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反作用影响到人类的生活时,采取适当的行动来减少甚至阻止部分对环境形成压力的活动,从而减轻环境生态遭受的破坏程度。三者的关系是:减少压力(P)同时加大响应(R)力度,能使状态(S)得以保持以及改善,而增加压力(P)同时响应(R)力度减小,则状态(S)难以保持甚至加重环境破坏程度。 基于PSR模型建立河长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PSR模型的逻辑思路与河长制的形成思路相契合,二是PSR模型运用方向与河长责任审计指标的方向相契合,三是PSR模型下的指标特点增加了河长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构建的可行性。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可以借鉴类似的评价框架,基于PSR模型构建河长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显著优势在于:能够从不同维度对河长责任履行情况和河湖治理措施实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提供清晰的反映,为河长责任的审计评价提供系统的思路,并为进一步发现问题、追究责任及整改提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