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腐败与异常审计费用  

作 者:

作者简介:
朱宏泉,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资产定价、金融市场与机构、行为金融;陈双燕,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金融。

原文出处: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20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腐败是转型时期的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政策的出台,以及“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科学决策,使腐败治理进入“新常态”。然而,中国经济层面上企业快速成长的同时却伴随着市场环境中腐败之风盛行。事实上,这种经济增长与腐败并存的现象普遍存在于东亚国家,被称为“东亚悖论”(East Asia Paradox)。厘清腐败对企业微观运营的影响,是彻底摧毁腐败温床的重要前提。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也是企业决策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地区腐败作为企业外部治理机制的重要体现,会影响企业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

      审计师是企业信息质量的重要把关人,在企业财务报告的鉴证方面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安然事件、乐购事件等一系列公司财务丑闻的曝光,使得公众对审计师的监督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审计师对客户的风险格外关注。由于环境不确定性反映了企业面临的总体风险,因此审计师需要重点加以考察。审计师通常与客户公司进行大量的交流和实地考察,拥有较多的企业私有信息,那么审计师是否能够及时发现企业环境不确定性的重要决定因素——地区腐败,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呢?当前很少有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鲜有文献从审计视角探讨区域腐败对企业微观行为的影响。本文将从审计师决策角度出发,研究地区腐败对异常审计费用的影响。具体来说,以异常审计费用反映审计师对客户企业的风险评估,考察审计师是否会将地区腐败纳入其风险评估体系,即是否会对地区腐败作出反应以及作出何种反应;进而,基于宏观环境异质性视角和企业特征异质性视角探讨地区腐败与异常审计费用关系的差异,并对地区腐败与异常审计费用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究。

      本文可能存在如下边际贡献:第一,关于腐败的研究,学者们更为关注腐败对企业发展及企业行为的影响,鲜有文献对腐败与审计师决策的关系进行探讨,而本文首次探讨地区腐败对异常审计费用的影响并厘清两者关系的作用机理,将视角延伸至审计领域,填补了相关研究空白。第二,现有研究多将异常审计费用作为解释变量,少有学者将其作为被解释变量,本文的研究表明地区腐败会对异常审计费用产生显著影响,能丰富相关研究。第三,本文为解决腐败到底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还是“绊脚石”之争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一定的经验证据。

      二、文献综述

      (一)腐败与环境不确定性

      关于腐败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还是“绊脚石”的争论持续不断。

      持腐败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润滑剂”作用的观点的学者认为,腐败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保驾护航,降低了企业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首先,腐败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关联,在正式制度缺位的转型时期发挥了一定的资源配置功能。通过与政府“疏通关系”,企业在竞争中得到了政府的“特殊照顾”,因而更容易获得政府所提供的各种信贷资源,缓解融资约束,在稀缺资源的获取上也更具优势。另外,行贿企业通常能够获得更多的政策优惠和政府补贴,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负担并减少了外部势力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其次,腐败能够使企业避开某些无效率的政府管制,加速官僚程序(red tape)。通过行贿官员,企业“购买”了更高质量的政府服务,以此简化在政府部门办事的繁文缛节,缩短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且更易获得市场准入许可。

      持腐败无效论的学者则认为腐败是阻碍经济车轮前进的“绊脚石”,会提高企业风险,增加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较高的腐败程度会带来较弱的产权保护,无形资产(如专利和商标)的投资收益因其特殊性而更易被政府官员侵犯,这会导致企业减少在无形资产方面的投资,增加对固定资产(如机器和厂房)的投资,从而扭曲企业的资产配置,不利于企业的成长和创新。类似地,在腐败之风盛行的地区,企业家通过贿赂政府官员、挪用公司财富等行为实现个人回报最大化,直接导致企业家才能配置到寻租腐败活动中,而不是企业的生产性活动。另外,在正式制度不健全时,企业只能通过行贿等非正式制度获得生存机会,这无疑增大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和营业成本,磨损了经济运行的效率。腐败毕竟是一种非正式制度,政府官员通过收受贿赂而做出的承诺没有相关制度的保障,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事后“毁约”或是“敲竹杠”向企业索要更多贿赂的情况屡见不鲜,因而企业的发展将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更高的风险。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腐败对企业的影响不是绝对的,不是所有的腐败都是有害的,也不是所有的腐败都是有利的,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高度腐败并存的“双高现象”。学者认为,腐败可能存在最优规模,适当的腐败水平有利于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刺激企业创新,提高企业收益,促进企业发展;但当腐败达到一个临界点时,将会阻碍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和收益的增加。

      此外,腐败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会影响企业管理层的道德选择和日常管理活动。腐败文化盛行的地区,企业管理层的道德观念较淡薄,企业通常使用隐蔽性更强的真实盈余管理方式来掩盖与政府官员之间的利益交换,这类企业发生财务欺诈的可能性较高,日后被利益相关者起诉的风险也将增大。总之,以上文献都表明腐败会对企业的发展及管理层的日常管理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总体环境不确定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