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生态环境、内部控制审计与债务融资成本

作 者:

作者简介:
弓慧婷,杨毅,广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西科技大学西部地区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原文出处:
财会月刊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20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资金作为现代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企业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企业融资方式主要包括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债务融资作为企业外源融资常用的融资方式之一,是我国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企业融资的目的是付出较少的成本进行债务融资,将资金投入到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从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需要评定企业的财务状况与信用,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与较高的信用等级的企业一般能够获得较低的债务融成本。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具有识别风险的能力,高风险公司将承担更高的利率与债务融资成本。较高的债务融资成本,不仅会增加企业财务费用支出、提高运营成本,而且也会降低其活力,影响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可见,研究影响债务融资成本的因素具有现实意义。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地位不断提升,逐步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主力军,在增加就业岗位、实现科技创新突破、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以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是政府、企业以及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金融生态”一词于2004年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他认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制度与诚信文化建设以及地方债务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共同决定了地方金融生态发展水平。一般而言,企业所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金融发展水平高,社会制度、法制制度完善以及拥有浓厚的诚信文化氛围,企业在自主经营的同时,就能够利用良好的外部金融环境缓解金融风险,获得更加优化的金融资源配置。目前,已有学者将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延伸到企业信贷资源配置以及债务融资等层面。

      除了企业的外部金融环境会对企业债务融资产生影响,企业内部治理同样也会影响企业的融资效率。为减少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及道德风险,资本市场透明度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近年来愈发受到重视,财政部等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我国上市公司自觉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从融资方式来看,债券融资比股权融资更不具有信息优势,内部控制审计作为第三方监督的一种方式,具有相对独立性,通过审计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可以减少投资者对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不信任,从而缓解信息使用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债权人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目前国内学者大多讨论内部控制审计是否会增加企业信息披露成本,或是将内部控制审计作为调节变量讨论其对债务融资的影响,并没有形成一个具有说服力的结论。因此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对债务融资的经济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我国特殊的市场经济环境,产权性质也会对公司债务融资产生影响,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更容易获得成本较低的债务融资。由于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隐性担保”,使得商业银行更倾向于向国有企业提供贷款,在资本市场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更容易得到投资者的青睐。基于此,本文以2013~2017年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金融生态环境、内部控制审计对债务融资成本的作用机理,并进一步研究了金融生态环境与内部控制审计在不同产权性质下将对债务融资成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从宏观层面以及公司内部治理层面对公司融资提供经验证据及数据支撑。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金融生态环境与债务融资成本

      韩大海等采用一般均衡的方法,提出了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用模型,认为地区金融生态越好,获得的金融资源配置总量就越多。朱凯等研究了不同金融发展环境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发达的金融发展环境下,企业融资约束较低;相反,在金融发展环境较差的地区,公司将获得较高的融资约束。谢盛纹等指出在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民营企业需要为其年报披露推迟行为承担更高的债务融资成本。因此,现有研究认为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的不同是导致企业金融资源配置差异及融资效率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Fazzari等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融资过程不易获得外部资金的支持且内外部融资成本存在明显差异。Rajan、Zingale重点考察了企业所处的外部融资环境影响融资模式的选择及路径,发现处于宽松外部融资环境的企业能通过外部融资支持企业长远发展。在企业债务融资过程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企业信息风险进行识别。谢盛纹等从信息风险识别及风险补偿转化视角研究发现,银行等金融机构在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较高地区更能增强风险识别能力,从而更准确地判断企业信息风险,若企业存在信息风险会通过风险补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魏志华等考虑金融生态环境以及在不同产权性质下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关系,结果发现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承担着更高的债务融资成本,金融生态环境好的地区可以获得较低成本的债务融资。

      常璟、许旭对不同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与债务融资结构进行研究,发现金融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国有控股的公司来源于银行的长期债务融资比例会显著下降。同时也提出拥有国有股权性质的上市公司存在“政府信用”担保,在企业融资过程中银行信贷政策对拥有国有股权性质上市公司的“偏袒”行为确实存在。沈红波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比国有企业大,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更有利于缓解上市公司融资约束问题,而且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缓解程度比国有企业更大。政府对国有企业存在天然的“父爱情结”以及政府为国有企业提供的“隐性担保”使得国有企业在债务融资过程中获得了较好的信贷资源支持,但随着外部金融环境的不断完善,政府干预程度降低、社会及法律制度逐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不断健全,促使民营企业债务融资结构不断完善,信贷歧视问题逐步缓解,从而降低了债务融资成本。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