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审计和会计均产生于西周时期,古代儒家经典《周礼》记载到“宰夫就地考核与监察之职能”,被后人认为是中国官厅审计的启蒙阶段,《周礼》也被认为是我国国家审计诞生于西周的有力证据。前国家审计长刘家义指出,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保障国家财政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及维护社会公平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九大以后,中国共产党立足于新的历史时期,作出构建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审计全覆盖和高效权威的国家审计监督体系总体战略部署。十九届三中全会全票通过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并提出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优化审计署职责的决议。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有必要对我国国家审计的演变历程做一个系统回顾,把握其中的变化规律和脉络,为党领导和进一步完善国家审计工作积累宝贵经验。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和审计监督交叉领域中的重大研究课题,是保障国家资金使用效率,完善依法治国以及中国共产党如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大研究课题。现有文献关于国家审计的研究,多集中在研究国家审计的本质、职能、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的关系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鲜有学者从历史层面系统研究中国国家审计的制度变迁和演变规律,仅有的几篇相关研究多侧重于某个特定时期的审计制度变迁,而忽略了从整个历史演进历程的维度探讨审计制度变迁与历史变迁的内在关系,本文的研究意义也在于此。本文首先给出了国家审计的基本概念,然后分别回顾了中国古代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审计历史演变,最后加以总结并给出相关启示,期望能对正确认识我国国家审计以及国家审计建设中国需要注意的问题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二、国家审计的基本概念 所谓国家审计,是指国家机关(如审计署)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国务院、地方政府、行政事业单位以及国有控股企业和国家主导的企业等所有使用和创造国有财政资金的单位实行检查、审核和监督等专业性的审计活动。由定义可知,国家审计由审计署等国家审计机关来具体负责和执行。国家审计的目的是检查、审核和监督国有财政资金的执行和使用情况,提高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家经济健康运行。国家审计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中内生的监督控制系统。国家审计还是一种专业性极高的党内监督和反腐工具,是维护党的领导,保持党的廉洁性的重要工具。根据我国宪法和审计法规定,国务院、地方政府、行政事业单位以及国有控股企业和国家主导的企业等所有使用和创造国有财政资金的单位,都必须接受国家审计。国家审计为了保证其出具的审计报告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就必须保持组织、人事、经济和工作等多方面的独立性。 我国国家审计和会计一样都产生于西周时期,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机器运行目标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性质和特征。我国古代社会,无论是较早时期的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由于国家只不过是统治者的工具,国家审计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君主的专制统治和中央集权需要,尤其当皇权受到内部干政和外部干扰的挑战和变革时。新中国成立以后,尽管我国很快就建立了与苏联类似的“财审合一”的国家审计制度,但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和“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我国国家审计被严重破坏,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才逐步恢复国家审计制度。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中国已基本建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能够体现广大人民意志和体现广大人民与国家(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的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新型国家审计制度。 三、我国古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 根据中国古代历史的变迁及国家审计制度特点,可将我国古代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分为四个时期。 (一)商周时期:国家概念提出时期的国家审计 商朝和周朝是我国早期比较有特色的一个时期。商朝到周朝的转型,就有了“中国”这个概念。周武王在攻克了商的王都以后,就昭告天下:“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其含义是“我已经据有中国,自己统治了这些百姓”。自此,“中国”这一概念就产生了。商周是古代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土地是奴隶社会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周王打败夏王后,开始通过分封制把土地所有权转移给周王的亲戚和大臣,以此来形成领主制经济,并意图依靠这些亲戚和大臣形成藩属诸侯国的势力来捍卫周王的统治。周王除了要求这些被分封的大臣们维护其统治地位,听从号令外,还应每年定期向其进贡钱粮和宫女等,由此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关系诞生了。在这种新型的社会关系下,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保持其政权稳定和财产收益,于是国家审计的思想就产生了。宰夫是周朝时独立于财政之外负责国家审计的官员,其主要职责是对诸臣群吏进行政治监察和业绩考核,以及对各级官府的财政收支进行审计和对王朝法规的遵行进行监督等。此外,基于国家审计的政府会计也产生于西周,西周不仅开启了国家会计的先河,也开启了国家审计的先河。 (二)秦汉时期:中原分割到大一统时期的国家审计 周朝取代商朝之后,周王给其亲戚和近臣分封了领地,他们就成了贵族。封地上的土著居民则是平民。随着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大大提升了平民的劳动效率,平民除了耕种贵族控制的“井田”外,还开始有余力开垦自己的私田,于是君主、贵族和平民之间复杂的博弈关系出现了,君主开始拉拢平民来削弱贵族的力量。与此同时,从春秋到战国,战争的模式由只有贵族参加发展成贵族和平民共同参加的超级大规模的杀人游戏,并最终实现了统一。同时,竹简技术的出现,大大提升了文化传播的成本和速度,为大一统提供了必要的人才储备,中国历史也从商周割据时期过渡到秦汉大一统时代。秦汉时期,一方面皇帝总揽国家军事、政治和经济大权,另一方面,随着大统一时代的到来,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都开始对财产的国有权和私有权有一个相对比较清晰的认识,并逐步推行国家财政和皇室财政实行分管分算,这为建立国有产权和国有财政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国家审计理论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御史组织制度”,御史大夫下至郡县,上对丞相都具有经济监督大权,年终还要对呈报上来的报告进行审计,于是出现了对经济监督和审计双重职能的国家审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