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由中国传入日本后,在日语中被广泛使用并传承发展至今,现代日语中的中日同形词所占比例高达80%(Fei 2015)。传统的中日同形词研究主要着眼于同形词的起源,同形词在中日双语中使用情况比较两个侧面(施建军2013)。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受母语语义的负面影响,中国日语学习者同形异义词(homographs)的误用率要高于同形同义词(cognates)。 近年来,随着心理语言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探讨双语认知的实验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已有的词汇加工研究主要探讨中日同形同义词与非同形词(non-cognates)的视觉与听觉加工机制,从中日双语间的字形、语音、语义表征如何相互联系(link)并产生影响的角度,尝试构建了中国学习者的心理词典(mental lexicon)模型。但是,中日同形异义词的心理加工机制研究尚不多见,相关研究成果也未能结合日语教学的实际情况。为此,本研究聚焦中国日语学习者“听力难”的现实问题,探讨中日同形异义词的听觉加工机制,明确中日双语间的字形、语音、语义表征在心理词典中的相互联系,考察各表征激活后的影响效应。本研究将为心理词汇加工研究提供来自表意文字方面的重要启示,并为日语词汇教学以及听力教学提供实践指导意见。 2.文献综述 2.1 中日同形词的界定 有关中日同形词的界定问题,潘钧(1995)提出了三个条件:1)书写形态为相同的汉字(繁简字体差别及送假名、形容动词词尾等非汉字因素均忽略不计);2)具有共同的出处和历史上的关联;3)现在中日两国语言中都在使用的词。结合这一定义,施建军(2013)进一步总结指出,中日同形词应该是双语间具有借用关系、且历史上曾经用相同汉字书写的汉字词汇。然而,现代汉语与日语中,有些同形词的繁简字体变化较大,可能导致各语言表征的激活(activation of representations)程度有所不同,并对实验结果信度造成一定影响。这一点在传统的同形词定义中,没有得到具体的体现。 茅本百合子(1995)中,将中日汉字繁简字体差别分为5个等级。具体为:等级0,完全相同(例如“横”—“横:yoko”);等级1,一点之差(例如“压”—“圧:atsu”);等级2,存在部首等较小部分的不同(例如“经”—“経:kei”);等级3,部首等有大的变化或者字形有脱落部分(例如“严”—“厳:gen”);等级4:字体发生变化(例如“书”—“書:syo”)。费晓东、松岛弘枝(2015)通过实验研究证明,中国学习者的日语汉字加工过程中,繁简体字差别为等级0~2的3类汉字间的反应时无显著差异,比等级3、4的汉字反应时更短。这些实验结果表明,我们在探讨中日同形词加工机制时,有必要考虑繁简体字差别对实验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 2.2 双语词汇加工理论发展 中日双语间词汇加工研究起步较晚,最初的相关理论主要借鉴印欧语系等表音文字研究。表音文字双语词汇加工研究自1950年代开始,到1990年代初期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两种语言是共同表征还是独立表征,即二者择一的观点(Kolers 1963)。第二阶段,双语者的语言表征包括独立的词汇表征(lexical representation)和共同的概念表征(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即折衷式观点(Potter et al.1984)。第三阶段,各个语言表征间的联系强度(link strength)随着第二语言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变强,即加工机制变容假设(De Groot 1992)。 在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Kroll & Stewart(1994)提出了修正的层级模型(revised hierarchical model)。以中国日语学习者为例介绍该模型(图1)的4条理论:1)母语汉语词汇表征强于第二语言日语词汇表征;2)日语→汉语的词汇表征联系强于汉语→日语的词汇表征联系;3)汉语词汇表征与概念表征的联系强于日语词汇表征与概念表征的联系;4)随着日语语言水平的提高,日语词汇表征与概念表征的联系强度将会逐渐变强。修正的层级模型虽然是基于产出实验而提出的,但是它展示出了双语者心理词典模型的基本框架,是对Potter et al.(1984)提出的单词联想模型(word association model)和概念中介模型(conceptual mediation model)的继承和发展,在理解层面的词汇加工机制研究中也被广泛应用。
基于表音文字研究提出的修正的层级模型将词汇表征视为一个整体,未再细分字形表征与语音表征。与表音文字不同,作为表意文字汉字的字形表征与语音表征相对独立(松见法男等2012),而且汉字字形与语音并非一一对应(林泳海等2002)。因此,我们在探讨中日同形词的词汇表征如何通达语义表征时,有必要在图1所示的双语词汇表征中设想独立的字形表征与语音表征,通过探讨字形表征与语音表征之间,以及二者分别与语义表征之间的联系强度,进而考察语音类似效应与语义异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