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禅宗语录中“只这(个)是”类强调式判断句析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卢烈红,男,湖北黄梅人,文学博士,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语言与智能信息处理研究基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北 武汉 430072)。

原文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唐宋禅宗语录中较多地使用“只这(个)是”类判断句,这是一种具有强调作用的特殊判断句式。禅宗语录中这种判断句晚唐五代使用最多,进入宋代其使用频率逐步下降,而从晚唐五代到南宋,其强调的力度不断增强。这种判断句是唐以前汉译佛经中同类句式的继承与发展;唐宋时期,它的使用不局限于禅宗语录,世俗文献也使用不少;明清时期,这种判断句逐渐衰落,到现代汉语通语中就彻底消失了。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20 年 04 期

字号:

      禅宗语录中有一种表示强调的判断句,例如:

      (1)师行脚时,到大安和尚处,便问:“夫法身者,理绝玄微,不堕是非之境,此是法身极则。如何是法身向上事?”安云:“只这个是。”(《祖堂集》卷8第233页,疏山和尚)①

      (2)问:“众星攒月时如何?”师曰:“唤什么作月?”曰:“莫即这个便是也无?”师曰:“这个是什么?”(《景德传灯录》卷25第514页,良匡禅师)②

      (3)问:“如何是承天家风?”师云:“胡饼日日新鲜,佛法年年依旧。”云:“只这便是,为别更有?”师云:“更有则错。”(《古尊宿语要》第97页,承天和尚)③

      (4)问:“如何是佛?”师曰:“赞叹不及。”曰:“莫只这便是否?”师曰:“不劳赞叹。”(《五灯会元》卷13第796页,道膺禅师)④

      这种强调式判断句具有如下特点:

      1.主语由代词或由代词参与构成的短语充当,用得最多的是“这个”“这”;主语前有表示强调、意义相当于语气副词“就”的“只”“即”;使用判断词“是”(否定判断句可不用“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句中不出现宾语。

      2.基本上只在对话语境中使用。

      3.可用于陈述句和疑问句;用于疑问句可以是测度问、选择问、反诘、是非问,以测度问居多。

      本文探讨这种强调式判断句在唐宋禅宗语录中的发展历程,并就其历史来源、在唐宋时期的共时分布以及在唐宋时期以后的走向等问题展开讨论。

      二、发展历程

      (一)唐、五代

      初盛唐的《坛经》《神会和尚禅话录》里还没有出现这种强调式判断句。晚唐五代的《祖堂集》中出现了这种判断句,共34例,具体情况是:“只这……”20例,“只与摩……”1例,“即汝……”6例,“即此……”4例,“即这……”2例,“即吾……”1例。

      《祖堂集》34例强调式判断句的使用特点可总结为:

      1.主要用于陈述句,共27例;少量用于问句,其中测度问4例,反诘问1例,选择问1例,真性是非问1例。例如:

      (5)师临迁化时,洞山问:“和尚百年后,有人问:‘还邈得师真也无?’,向他作摩生道?”师云:“但向他道:‘只这个汉是。’”(《祖堂集》卷5第148页,云岩和尚)

      (6)师果然是下来乞钱,赵州便出来把驻云:“久向投子,莫只这个便是也无?”师才闻此语,便侧身退。(《祖堂集》卷6第167页,投子和尚)

      (7)后游上都,因行分卫,而造一门云:“家常。”屏后有老女云:“和尚太无厌生。”师闻其言异,探而拔之,云:“饭犹未得,何责无厌?”女云:“只这个,岂不是无厌?”(《祖堂集》卷16第417页,黄蘖和尚)

      (8)惠明问云:“上来密意,即这个是?为当别更有意旨?”(《祖堂集》卷18第461页,仰山和尚)

      (9)师合掌顶戴。报慈拈问僧:“只如洞山口里与摩道,合掌顶戴,只与摩是合掌顶戴?”僧无对。(《祖堂集》卷6第183页,洞山和尚)

      例(5)“只这个汉是”是陈述句。例(6)“把驻”即“把住”,指赵州和尚扯住投子和尚,“莫只这个便是也无?”是测度问。例(7)“分卫”指乞讨食物,“家常”是僧人乞求布施之语,“只这个,岂不是无厌?”是反诘。这一例很特殊,不但是反诘,而且是否定判断句,否定加上反诘,变成肯定,是说讨饭就是贪得无厌。例(8)是选择问。例(9)“只与摩是合掌顶戴?”是真性是非问。

      2.绝大多数情况下句中不出现宾语,宾语多承前省略。34例中有宾语的7例。值得注意的是,7例中谓词性宾语居多,有5例,体词性宾语有2例。例如:

      (10)师云:“虽则德山同根生,不与雪峰同枝死。汝欲识末后一句,只这个便是。”(《祖堂集》卷7第200页,岩头和尚)

      (11)自从过得石桥后,即此浮生是再生。(《祖堂集》卷7第206页,雪峰和尚)

      (12)祖曰:“即这个不污染底,是诸佛之所护念,汝亦如是,吾亦如是。”(《祖堂集》卷3第111页,怀让和尚)

      例(10)“只这个便是”的宾语是“末后一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例(11)“即此浮生是再生”的“再生”是谓词性宾语。例(12)“即这个不污染底,是诸佛之所护念”的宾语“诸佛之所护念”,是“所”字结构,相当于一个名词。

      3.主语由代词或由代词参与构成的短语充当。代词可以是指示代词,也可以是人称代词。计“这个”15例,“这个+名词性词语”5例,“这+名词性或动词性词语”2例;“此”1例,“此+名词性词语”3例;“与摩”1例;“吾+名词性词语”1例;“汝”1例,“汝+名词性词语”5例。例如:

      (13)问:“如何是劈破底?师云:“只这个是。”(《祖堂集》卷13第353页,福先招庆和尚)

      (14)师恰得见庵前树上有青蛇开口,便指云:“汝若去大沩,只这青蛇是。”(《祖堂集》卷19第487页,观和尚)

      (15)只认得驴前马后,将当自己眼目。佛法平沉,即此便是。(《祖堂集》卷6第177页,洞山和尚)

      (16)四祖曰:“欲识四祖,即吾身是。”(《祖堂集》卷3第82页,牛头和尚)

      (17)又问:“如何是古佛心?”师云:“即汝心是。”(《祖堂集》卷20第510页,兴平和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