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史上的用银转变:切片、称重、入账的白银

作 者:

作者简介:
黑田明伸,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日本 东京 113-0033)。

原文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内容提要:

中国的银两是称重计量的,最初被作为丝绸(用于远距离贸易的支付)的辅助性手段。元代发行官钞,面额以铜钱单位标示,但按银重计价。明代赋役征银后,大量银条从日本及南美流入中国,用于交换丝绸、瓷器以及茶叶,民间买卖日常必需品的一般交易也用白银结算。18世纪中叶,铜钱(乾隆通宝)供应量加大,并被用于本地货物买卖,银锭则用于远距离交易,与铜钱形成了互补性结构。不同于现代常识,铜钱与银锭不固定的关系以及本地商人过账时所用的称重虚银两单位,对本地经济起到了稳定作用,亦能对抗动荡的区际贸易。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20 年 02 期

字号:

      古今中外,钱就是钱,白银虽为珍贵物料,但并非一直都被用作货币。白银在交易中的使用方式既因文化而异,也因时而变。普通百姓日常交易中实际流通的货币与用于远距离交易结算或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二者的货币功能区别甚大。历代社会都各有一套让两种货币相辅相成发挥作用的组合方式。①在传统中国社会中,铜钱在绝大多数时候都被用作法定货币,具有前述第一种货币功能,但不大胜任第二种货币功能。一般来说,中国政府将铜料铸成铜钱,却未将白银铸成银币。未铸成货币的白银难以满足第一种货币功能,尽管其也能用于日常交易。近年发现了一块纪年为1250年的金属钞版,用来印刷以丝绸标示面额的纸钞,②证明13世纪中叶丝绸仍被当作货币使用。事实上,白银仅仅是丝绸的替代品,而非取代铜钱。因此,本文将探讨丝绸和白银在远距离交易结算时,以及在中央政府向地方征税和地方政府之间税收调动中所扮演的角色。

      中国货币史上有世界其他地方罕见的三大特征:其一,用作流通的白银不是计枚(锭)核值,而是称量计算;其二,用贱金属(铜合金)而非金或银来铸币;其三,国家发行纸币的广泛流通远早于其他国家。只有厘清三大特征之间的关系,才能准确把握与白银相关的中国货币史的特点。

      早在公元前3世纪秦王朝建立之前,依赖贱金属铸币的做法便已出现。以铜钱充当购买日用品的交易媒介非常方便,但铜钱笨重,难以用于远距离贸易结算。因此,从西汉至唐代,丝绸充当了跨区域贸易的结算货币。五代十国时期,国家用锡、铅、铁等贱金属大量铸造钱币,并任由其用于本地交易。这种官方铸币的二元结构影响了中国货币史后来的走向。11至18世纪间铜钱铸造量显著增长,但每一时期产量又有不同。11世纪,铜钱铸造量已达最高峰,18世纪达到次高峰。相较之下,15世纪时却几乎没有官方铸币。此外,国家发行的铁钱于11至12世纪间扮演了重要角色。各省市面流通的多种铁铸通货因笨重而难以长途运输,实在不便于跨区域流通,这也成为日后国家发行纸钞的重要背景。宋元政府为了保证纸钞的接受度,将其限制在特定区域内流通,并规定其使用期限,过期的旧钞须换成新钞使用。相比之下,金代和明代政府发行的纸钞不设地域限制和使用期限,因此民众接受度不高。③大体而言,中国历朝政府都没有使用贵金属铸造货币。称重计算的白银成为大众偏好的交易结算手段,16世纪以后尤为明显。明清政府用称重白银征税,但不铸造用于流通的银币,这是源于古代将丝绸用作货币的惯例。18世纪末,银元开始在东南沿海地区流通。整个19世纪,银元在华南地区被普及使用。至民国时期,中国正式创建了以银元为基础的货币体系。不过,银两(称重的银)和银元(计数的银)之间的比价每个城市都不同,而且每天都有起伏,反映出两者各有不同功用。

      本文将追溯在中国称重计算的白银如何不同于其他文明,成为主导的交易货币,最后却渐渐衰退。中国商业依赖称重白银制度,揭示出现代人对货币认知的一大误区,即假定货币有交易媒介、计价单位、存储价值三位一体的功用。

      一、中国早期以银两补足丝绸的功用

      在秦朝建立之前,楚国曾发行方形金币,其出土范围覆盖当年楚国治下的大部分领土。而几乎在同一地域内,也发掘出楚国的贝形铜钱。可以推测,在楚国统治下,人们将金币与铜钱相互配合使用进行交易。河南扶沟县(曾为楚国领土)的一处汉初遗址曾发掘出18块银布币,和数枚典型的楚国形制的金币,可以认为这些银币布也是由楚国铸造的。④除此之外,截至目前,中国古代遗址再没有出土过银币。

      西汉时期,汉武帝曾尝试建立银币制度。若《史记》中的记载属实,这项政策可谓19世纪末以前,传统中国颇为严肃地铸造银币的尝试之一。⑤秦朝尝试发行半两钱的铜钱,结果以失败告终。直至西汉发行“五铢钱”,传统中国才有了真正流通全国的货币。汉武帝成功推行统一的单一单位铜钱,但未能发行如前述的银锡钱币等高面值货币。另一例外情况是新朝发行的“朱提银”,像王莽发行的其他货币一样,两种分别相当于1000枚和1580枚铜钱的银币实在不太可能同时流通于市面。

      自东汉起,中国历朝几乎从不使用贵金属铸币。唐代政府有时会发行银币,但其用以奖赏功勋,并不被用于实际流通。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无证据显示称重银曾在统一国家创建前和成立初期使用。因此,中华文明起初并未确立以称重银为货币的惯例。白银只被用于装饰,未体现出货币功能。至汉代,丝绸被用作货币的功用被进一步强化,尤其是为了与游牧民族交换马匹,丝绸变得尤为重要。及至唐代,白银开始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丝绸的货币角色。政府实施两税法,规定赋税须以铜钱缴纳,实际上私铸铜钱盛行,主导了基层交易。

      五代十国时期,各国竞逐相争,各地涌现不同货币,解决跨地域交易的方法应运而生。宫崎市定强调了白银于跨国交易中扮演的角色。⑥虽然没有资料能够清楚证实宫崎的主张,但对比最为游牧民族欢迎的交易商品——丝绸,白银有可能更适用于中国境内的远距离贸易。

      北宋年间,铸造银锭比以往更加频繁,反映出白银正在成为流行的货币形式。11世纪中叶,银锭生产与铜钱铸造一同增加。⑦值得注意的是,用银两结算的交易在整个宋代仍然罕见。南宋时期,官方发行的纸钞成为主导性货币,朝廷会支付白银来回收用铜钱单位标示面额的旧钞。金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以银为货币计价单位的政权。然而,推行以银为货币的计价单位的做法,并不意味着银被广泛用于收税或购物。金朝发行银币,但未能让白银流通于市面,且很快被停止使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