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同质化,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实质上承担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文化复兴的双重使命。在经济意义上,它是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产业;在文化意义上,它是民族文化崛起与繁荣的重要载体。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实现现代化与产业化,需要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互动与交流,要在全球化、国际化的语境下思考问题。当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转型的危机和机遇共存,尤其是在文化产业从低级向高级阶段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成熟的做法,深入开发民族文化底蕴,开拓民族文化价值,广泛传播民族文化理念,使民族文化产业与现代经济生产、结构的变迁相适应。“第三意大利”(Third Italy)的发展模式,指的是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以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手工业为特色的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模式。“第三意大利”发展初期的各方面条件与我国的民族地区有着较大的相似性,其发展模式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第三意大利”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 民族文化产业是民族文化产品的产业化,是具有“民族文化”这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的集合。具体到意大利的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则是具有意大利传统民族文化②特征的产业。广义上,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则应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业。本文聚焦的是具有“民族传统文化”属性的产业化发展路径与模式,而弱化民族学意义上的民族属性。 (一)“第三意大利”所处地理空间特征 “第三意大利”最先由意大利经济学家阿纳尔多·巴尼亚斯科③提出,指的是20世纪70年代崛起的意大利的东北部和中部,以区别于经济较发达的“第一意大利”(西北地区)与经济较落后的“第二意大利”(南部地区),具体包括马尔凯、艾米利亚—罗马涅、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托斯卡纳、翁布里亚、威尼托、特伦蒂诺—上阿迪杰7个大区(见图1乙部分阴影面积)。随着对“第三意大利”发展模式的深入研究,这一概念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地理空间的界定,更多的是代表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图1 “第三意大利”的区位
“第三意大利”东濒亚得里亚海,西临里古里亚海,海运交通便利,自然条件较差,地表崎岖不平,平原面积小,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与自然资源特征,该地区经济上长期落后于北方。1860年加里波第南征时,这一地区仍然保留了大量落后的封建“庄园经济”,无论是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结构、人口密度、人均收入,还是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等,都一直落后于北方。 (二)“第三意大利”的发展历程 “第三意大利”是传统的旅游区、轻工业区与农业区,与意大利西北地区相比,这一地区的工业企业少,且以1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为主,组织松散,设备落后。 二战以前,“第三意大利”地区一直处于小农经济状态,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人口。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第三意大利”的农民有着自己田地,生活过剩的前提下出现了原始的工商业活动,自发性的家庭工业开始发展,并得到政府的支持;第二,在这一时期的欧洲工业复兴中,该地区未能发展现代工业,且军工业停产,释放出大量的技术工人。在本地资本积累不足、外地投资缺乏的背景下,陶瓷、服装、纺织等资金门槛低、市场风险小的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成为当时中小企业发展的首选。与所有的传统手工业一样,这些行业都是以农业附属行业的状态存在,既是农民的生产生活资料,也是农民销售相关产品以维持和改善生计的渠道,更是意大利主要的民族文化产业。由于分散的农户经营生产需要联合销售,“第三意大利”逐渐出现“合作销售组织”。 二战以后,尤其自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制造业现代化的快速扩张,“第三意大利”的传统手工业逐渐向现代手工业转变,并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意大利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就了意大利的“经济奇迹”。对比来看,1951年,同属“第三意大利”的艾米利亚—罗马涅、威尼托与托斯卡纳三个大区,制造业就业人口占本地区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分别为5.1%、5.8%与6.1%;同年,位处西北部的皮埃蒙特与伦巴第两个大区,其上述指标分别为14.6%与37.4%(见表1)。到了20世纪70年代,就业情况截然相反,“第三意大利”工业从业人员增长了25.9%,高出其他地区14.1%。在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危机时期,其他地区工业就业增长率仅为4.2%,“第三意大利”则高达19.7%。到1981年,“第三意大利”工业就业人口占全国工业总就业人口的比重达37.3%。④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意大利整体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第三意大利”的经济表现出强大的韧性,出口额持续增长。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这些行业对意大利经济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表1 1951年意大利不同大区的制造业就业人口比重表(%)⑤
| “第三意大利” | 意大利西北部 | |
大区名称 | 艾米利亚—罗马涅 | 威尼托 | 托斯卡纳 | 皮埃蒙特 | 伦巴第 | |
占当地总就业人口比重 | 5.1 | 5.8 | 6.1 | 14.1 | 19.4 | |
占意大利全国制造业就业人口比重 | 5.3 | 6.5 | 5.6 | 14.6 | 3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