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尔的历史叙事论与现代美学批判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计武,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原文出处:
人文杂志

内容提要:

卡罗尔主张,艺术是一种文化实践,重复、拓展与摒弃等辨别艺术品的策略是历史叙事性的。这就把“什么是艺术”的问题转变为一个内在于艺术界的文化实践问题。其核心任务不是界定艺术,而是辨别艺术;不是本体论的追问,而是实践性的操作。卡罗尔的历史叙事论分析并解决了把某物、事件或表演辨别为艺术的问题,证明了解释活动在观者与艺术的互动中是与审美经验同样重要的艺术反应,从而超越美学,批判了艺术审美理论和形式主义强加给艺术哲学的限制,解构了现代美学的神话。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20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I01;J01;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9)10-0088-07

      丹托(Arthur C.Danto)的艺术界理论与迪基的(George Dickie)艺术体制论对理论语境、体制语境的强调,突破了以艺术品为中心的现代美学话语体系,把目光从艺术品可见的内在属性(如有意味的形式)转向艺术实践中不可见的社会属性与历史属性,拓展了艺术研究的路径。不过,上述两种理论尽管提到了艺术史的知识、艺术世界中文化角色的文化习得性,但对历史语境赋予艺术品的识别功能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诺埃尔·卡罗尔(Noёl Carroll)的历史叙事论是一个有效的补充,其对艺术审美理论的批判为重构现代艺术理论话语体系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

      一、定义、辨别与解释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伴随着新先锋派艺术的挑战,“艺术是什么?”再度成为艺术哲学家们公认的一个核心问题。它给艺术理论的研究者带来针对如下问题的对话与争鸣:存在一个可靠的辨别某个特定的对象、事件或表演是艺术品的方法吗?艺术是否有一个本质?艺术有一个真实的定义吗?是什么使艺术作为人类活动具有独特的价值?针对上述问题的论争,主要有四种类型的理论:本质论、开放概念、艺术体制论和卡罗尔的历史叙事论。

      第一种是本质论。它假定所有艺术品之间拥有一些共享的、不变的本质属性,拥有这些共性被认为是满足了把一个特定对象、事件或表演视为艺术的必要而充分的条件。罗杰·弗莱(Roger Fry)、克莱尔·贝尔(Clive Bell)、克罗齐(Benedetto Croce)、科林伍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托尔斯泰、苏珊·朗格(Susanne K.Langer)等人的艺术定义都具有这种本质论的倾向。本质论的艺术定义大致包括再现论、新再现论、表现论、形式主义、新形式主义、艺术审美理论等。这些理论暗含了一种单纯的信仰:界定艺术是理论家们辨别艺术、品评艺术价值高低的唯一途径。辨别艺术的标志包括有意味的形式、直觉或表现、情感的符号、唤起审美经验的能力,等等。“艺术是什么”的问题仿佛一个充满魔力的磁场,它诱导美学家们追求所谓真实、客观、唯一的答案。如贝尔所言,“艺术品中必定存在某种特性:离开它,艺术品就不能作为艺术品而存在;有了它,任何作品至少不会一点价值也没有。”①不过,美学家们追求的答案总是限制在各自的期待视域之内,这些彼此不同的主观期待之间未必会合乎逻辑地联系起来。

      第二种是开放概念的方法。以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韦茨(Morris Weitz)为代表的反本质论者认为,艺术是一个不可界定的概念,因为艺术的定义与艺术不断扩展、不断革新的本性相矛盾。一方面,探讨艺术品的共同性质,确定艺术概念的必要与充分条件,使艺术概念呈现为一种封闭的状态;另一方面,艺术的实践总是不断突破传统,走向新的艺术形态,迫使艺术概念改变它的内涵与外延。因此,韦茨认为,艺术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如同维特根斯坦对游戏概念的分析,他质疑了界定艺术的本质论思路,主张在“家族相似”的基础上描述、解释艺术,决定艺术品分类中的成员资格。如其所言:“没有共同的属性,只存在一系列的类似之处。……借助这些相似之处,我们能够认识、描述并解释那些我们称之为‘艺术’的东西。”②

      第三种是艺术体制论。它以乔治·迪基的艺术体制论为代表,把识别艺术品视为一种潜在的程序。其核心观点是:只有当一件人工制品是由正确的过程产生时,它才被当作艺术,这个过程是体制性的,是由某个人或某些人代表艺术世界授予候选者以艺术品资格的。卡罗尔认为,迪基的艺术体制论是“第二阶段的本质主义”,因为它是作为一个“真实的定义”陈述的;它通过探讨“艺术品与艺术世界的生产程序的一般关系,探究了在开放概念方法中受到忽视的东西。”③换言之,面对新维特根斯坦主义的挑战,界定艺术依然是可能的。不过,它不是在回答“何谓艺术”的问题,而是在辨别艺术品。它指出了艺术制作的框架,强调艺术是相互协调的社会实践的产物。这是此前哲学家们忽视的地方。

      在《艺术的定义》一书中,斯蒂文·戴维斯也把20世纪中叶以来的艺术理论总结为三类:功能性的艺术理论、程序性的艺术理论和历史性的艺术理论。④功能性理论根据艺术的功能来界定艺术,强调艺术品是带着引起审美经验、审美知觉、审美态度等功能而设计出来的对象。艺术审美理论、表现主义理论、有意味的形式论都属于这种功能性的理论。程序性艺术理论主张,艺术品是按照潜在的程序或特定的规则制作而成的。艺术界理论、艺术体制论都属于这种程序性的艺术理论。历史性的艺术理论根据艺术品之间的历史关系,援引传统来界定艺术,寻求叙事的有效性。列文森(Jerrold Levinson)的意图-历史理论和卡罗尔的历史叙事论都属于这种历史性的艺术理论。意图-历史理论根据新艺术品与历史上公认艺术品之间的意图关系来确立艺术品的资格,建立艺术品与特定艺术史之间的联系。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