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永生审美意象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罗筠筠,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洁琼,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山海经》是中国上古时期留存下来的珍贵资料,书中记载了大量的神话片段,体现了清晰的原始思维,构造了丰富的原始审美意象。“永生”意象是《山海经》中一类十分突出、独特的美学意象,相关内容在该古籍中多次出现,并呈现出层次多样的形态。原始的“永生”意象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意象体系,它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是构建《山海经》时空无限性和形成该典籍奇伟壮魄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永生”意象在《山海经》中以“不死”“延寿”“复生”“化生”四种形式呈现,它们构成了先民内心认同的强有力支撑,是先民对现实世界及自我进行探索、认知和超越的强大驱动力。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20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72(2019)09-0082-14

      《山海经》是中国早期文明保留最为完整的古籍之一。书中除了丰富的神话、民俗、历史、地理等信息外,还蕴含着独特的原始美学思想,其中关于“永生”的美学意象具有清晰的脉络和鲜明的特色。

      目前,针对《山海经》永生审美意象的研究相对空白,但已有学者做出了相关的先驱性探索,如周腊生1986年发表于《江汉论坛》的《中国上古神话审美意识的三个特点》分析了中国上古神话特点的同时略有论及此类审美意识;涂晓燕2007年发表于《东南文化》的《原始思维对〈山海经〉长生思想的肯定》从思维的角度列举了《山海经》中否定死亡的几种方式;林静、贤娟于2012年发表于贵州师范学报的《〈山海经〉生死意象的审美浅析》尝试从美学的角度对《山海经》的生死观进行分析,并将这些生死观的美学表达分为“永生”和“变形”两种;赵悦、孙惠2017年发表于《兰州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山海经〉中的死亡变形神话类型》将《山海经》中的死亡变形神话分为图腾型变形、类比想象型变形、情感型变形、接触型变形四种;徐美琪2018年发表于《绥化学院学报》的《〈山海经〉中的不死神话与死亡认知》以神话和认知的角度来论述《山海经》中的此类问题。这些研究中,存在一些对此类主题内容的分类过于粗浅,不清晰、不系统,甚至不恰当的问题。其次,这些研究对《山海经》中涉及“永生”这一命题的原始资料考察和挖掘尚不够全面充分,对书中明确记载或历代重要注本中提及,但后代流传不广的某些资料未给予关注。此外,现有的研究中,针对《山海经》中此类主题产生的原因和根源性研究较少涉及,从审美意象角度展开的研究也并未深入。

      在分类方面,本文以“永生”这一核心词统摄“不死”“延寿”“复生”“化生”四种意象,系统地呈现“永生”意象在《山海经》中的四个层面,明确这四种意象指向“永生”的内在动机和联系。除了关注较多、流传较广的英雄式永生神话(如夸父、刑天等)和带有明显永生形式的神话(如“不死药”等)外,本文还梳理了《山海经》中易被忽视、前人研究中未划入此类主题的材料(如神兽“”“赤泉”“女娲之肠”等)。在研究视角和范围上,本文从美学意象出发,对《山海经》永生意象的类型进行梳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永生意象产生的根源做出探索性的分析。

      一、《山海经》中永生审美意象的呈现形式

      “永生”维度下的审美是美学史上出现最早的一类美学形态。关于灵魂不灭的观念自古就有,并且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早期文化中都普遍可见。这种灵魂不灭的信念并非只是“虚无”的抽象存在,先民们幻想出与长生不死相关的各种形象,让灵魂永生的信念贯穿渗透到具体的形象中,创造出了最初、最原始的“永生”美学意象。《山海经》中的永生意象十分丰富,无论是较系统的《山经》部分或较零散的《海经》部分都频繁出现关于“永生”的内容,涉及这一主题的美学意象在该书中主要以四种形式呈现:“不死”“延寿”“复生”和“化生”。

      (一)“不死”美学意象

      实现“永生”最直接、最彻底的方式就是“不死”,它将死亡从生命历程中直接删除,对“死”这一必然结果做出颠覆性的否定。《山海经》中以“不死”形态呈现的意象大概有以下几类:

      1.不死之地

      《山海经·大荒南经》曰:“有不死之国,阿姓,甘木是食。”①《大荒西经》载有传说中黄帝居住的“轩辕国”,并说这里“不寿者乃八百岁”②。《海内北经》提到了历代求仙的圣地“蓬莱山”③。这些都是让人长生不死之地。

      原始先民们认为在围绕着日常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现实世界之外,必有超乎现实的不死世界存在。这种带有原始审美意象的“不死之地”并不像文明时代宗教系统中的往生世界或天堂那样,人在现世无法到达,而是与现实并行存在的区域,它们虽在未知的远方,但人们相信在现实世界中经过努力是可以抵达的,并非虚无缥缈的存在。《史记·封禅书》就有这样的记载:

      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勃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世主莫不甘心焉。及至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则方士言之不可胜数。始皇自以为至海上而恐不及矣,使人乃赍童男女入海求之。……不得,还至沙丘崩。④

      文中记载了秦始皇屡次寻找神山以求不死之药未果,并且从首句便可知,秦始皇虽是统一六国的始皇帝,但绝非寻山求药的始皇帝,对于不死之地的执着,“世主莫不甘心”。对比《山海经》中的“轩辕之国”“蓬莱山”,《封禅书》关于这些神山的描述更加具体生动——“黄金银为宫阙”“其物禽兽尽白”“望之如云”,并且有了明确的方位——“勃海中”。源自《山海经》中原初的“不死之地”在汉代的《史记》中发展成为美轮美奂的仙境,成为人们在现实中无限憧憬的圣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