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美学:一种美学建构的可能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亚律,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西师范大学叙事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叙事学(江西南昌330022)。

原文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本文旨在探索一种美学建构的可能性。近年来听觉文化研究异军突起,其影响力已经扩展至人文学科的诸多领域。听觉文化的繁荣为听觉美学的建构贡献了理论视角;西方文化史上事实存在却又久遭压制的听觉传统,则为研究提供了事实依据。开展听觉美学研究,既可丰富当前西方美学研究的知识体系,又可将其影响力辐射至文学批评领域,为文学阐释活动提供新的参照,还可深化对审美现代性问题的理解。在研究内容上,历史研究、范畴研究、类型研究、功能研究以及文化研究等五个层面的次第展开,可以较好地呈现听觉美学的学理面貌。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20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I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20)01—0159—08

      如何拓宽研究领域,更好地推进当代美学研究,是当前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传统上美学被视为哲学的天然分支,故而不少美学工作者心存“哲学情结”,有意无意地将美学研究朝着哲学方向靠拢,在对象择取、考察方式与话语运用等层面以哲学的标准来要求美学,表现出浓厚的哲学化倾向,美学最重要的感性特质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听觉活动是人类感知世界的基本途径,也是人类表达主观情感的重要方式。结合西方悠久的听觉传统,从人的这一感觉感知角度入手,或许能够为当下的西方美学研究找到新的突破口,本文即拟在此做些尝试性工作。由于对象的时空跨度十分广阔,加之文献材料的庞大复杂,全面系统的探究实非单篇论文所能完成,在此仅就听觉美学的研究缘起、依据、意义及内容进行概要说明,以期求教于方家。

      一、缘起:听觉文化研究的勃兴

      19世纪以来,科技水平迅猛发展,一方面极大提升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对个体生命及其意义造成越来越沉重的压抑。随着反理性主义思潮的勃兴,人的直觉感受与生命体验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西方文化传统中,历史悠久的理性精神往往与视觉崇拜联系在一起,因而对理性精神的反思,也就自然伴随着对视觉崇拜的质疑。西方学界对视觉中心主义的持续扩张已有警惕,对视觉崇拜背后潜藏的物化因素多有批判。在经由视觉中心主义的长期主导之后,人文科学领域正在悄然发生一场重视听觉的革命,其潮流正迅速波及哲学、社会学以及艺术学等诸多领域,其研究理路主要表现为:

      (一)在听觉的哲学研究层面,强调在工具理性依然强势的今天,进行听觉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通过批判视觉中心主义的缺失,追溯视觉至上观念的历史成因,彰显听觉文化研究的理论合法性。德国哲学家尼采首先在西方坚固的视觉传统之上撕开了一条裂缝。这位主张“重估一切价值”的思想家认为,借助于视觉,人类确实收获了极其丰硕的真理性认识,但是视觉显然不是通达真理的唯一渠道,运用其他感觉方式同样存在可能。视觉至上主义者的错误在于:他们把视觉真理当成了真理的全部并且深信不疑。在尼采那里,耳朵变成一个意味深长的隐喻意象,倾听成为一个内涵丰富的话题。德国学者恩斯特·贝伦特在《第三只耳朵:论听世界》里深刻意识到,听觉在人类认识世界与沟通交往中具有其他感受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他预言以“视觉秩序”为基础的组织形式终将为“听觉有机体”所取代将是历史的必然。沃尔夫冈·韦尔施在《重构美学》一书里通过与视觉文化进行对比之后,表示听觉文化的精神气质更为贴近后现代社会的现实状况,美学研究应当主动对此做出调整,等等。

      (二)在听觉的社会学研究层面,将对象主要集中在音乐、噪音等声音现象以及以大钟、留声机、唱片和广播为代表的声响器具上,以之为抓手带动对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变迁的考察,追溯这些因素与文化嬗变的内在因缘。比如法国学者贾克·阿达利的《噪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一书关注音乐与社会秩序的操纵、掌控及预期行为之间的密切关系,揭示了噪音背后暗藏的权力运行。阿兰·科尔班的《大地的钟声》围绕声响器具(大钟)来呈现法国19世纪的乡村社会图景,力图从听觉感受与乡土观念、权力斗争的关系中展现当时法国的乡村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史通文的《在娱乐与革命之间》一书则通过分析留声机、唱片等新媒体在民国时期上海的销售与扩张,探究它们在折射上海社会生活与文化政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三)在听觉的技术学研究层面,主要将声音处理视作一种技术手段,在研究声音的物理特征与人体的听觉结构的基础上,探讨声音处理与环境设计的内在关联,总结声音在影视传播中的运作方式,讨论它们在视听幻觉的生成机制与效果增值中所起的作用。英国学者迈克·戈德史密斯的《吵!——噪声的历史》历时性考察了人体的听觉结构、发声的技术手段、传播的空间形态以及收集的方式途径等,表达对人类和谐生存的人文关怀。美国学者爱米莉·汤普森的《现代性的声音风景:美国1900-1933年的建筑声学及听觉文化》揭示了技术进步与听觉环境营造、听觉商品生产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这种互动如何渐次改变了美国20世纪上半叶的文化形态。法国学者米歇尔·希翁的《视听:幻觉的构建》则从“视”“听”两种感知模式的组合与相互影响入手,探讨视听幻觉建构的途径问题。

      (四)在听觉的艺术学研究层面,加拿大学者穆勒·夏弗开风气之先。在其《声音风景:我们的声音环境以及为世界调音》一书的“导言”部分,作者宣称“声音风景”是一种介于科学、社会与艺术之间的跨学科研究,目的在于探究声音对人类心理、行为与想象力所起的作用,提出要从声学上规划人居环境的宏大设想。美国叙事学家梅尔巴·卡迪-基恩的《现代主义音景与智性的聆听:听觉感知的叙事》一文指出,现代性不但改变了人类的感觉经验,而且催生了对于感官认识的新理解,叙事研究理应对此做出相应反应,为此,他试图为探讨声音叙事建构一套术语与方法。

      中国学界对听觉文化的学术兴趣也多集中在此领域。耿幼壮的专著《倾听——后形而上学时代的感知范式》探讨了西方哲学、伦理学、现象学、文学及政治学中的“倾听”含义,展示了它在当代西方人文学科中的运用情况。傅修延的《先秦叙事研究》曾专章考察声音、音乐与口舌传事的密切关系。他的《“聆察”与“音景”——论听觉叙事》《论音景》《论聆察》等论文创设了若干专属概念,展示了听觉叙事研究的广阔前景,为后经典叙事学开拓了新的领域。唐小兵的《不息的震颤:论二十世纪诗歌的一个主题》一文认为,中国现代新诗的“狂叫”与“呐喊”主题,与以个人视觉为主要审美经验方式的传统形成独特的张力关系;其《聆听延安:一段听觉经验的启示》则着力挖掘听觉在激发身份认同和民族共同体想象中所起的作用。王敦的《听觉文化研究:为文化研究添加“音轨”》《聆听历史的声音》《流动在文化空间里的听觉:历史性和社会性》等系列论文倡言以听觉文化来统摄音乐学、文化史与传媒学研究,要求把中国都市的听觉文化纳入文艺学研究范围。除此之外,罗艺峰、路文彬与周志强等学者的相关研究亦有不凡的见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