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理论视角下艺术区创新活力机制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崔艳天,长安大学。

原文出处: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内容提要:

艺术区作为以艺术家为主导的专业性城市文化空间,是后工业化社会的魅力景观和大都市的文化地标。艺术家的创新创意能力和艺术家之间、艺术家与艺术机构之间的互动最终带来了创新活力。本文研究了艺术区的形成机制,认为租金低廉是初始动力,历史建筑与空间特色激发创作灵感,自由的创作环境与多元价值观是艺术区的灵魂,政策变迁则影响艺术区的兴衰。空间内各要素的互动带来了艺术创作生态圈、创意氛围和品牌效应,带动了空间的商业繁荣,但商业的过度发展冲淡了艺术氛围,过高的租金迫使艺术家出走。本研究基于场景理论视角,认为要营造富有创新活力的艺术区,要着眼于艺术区形成的物质要素、组织要素和制度要素,厘清发展定位,分类扶持培育;合理布局便利设施,满足差异化诉求;创新管理体制,优化扶持政策;营造多元价值观氛围,构建艺术场景。


期刊代号:G01
分类名称:文化创意产业
复印期号:2020 年 01 期

字号: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先后出现了一批艺术区,成为新的文化语境下一种独特的城市文化空间类型,由于其不拘一格的创作形式和宽松、独特的艺术观念,一度成为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文化空间,对当代城市文化艺术生态和城市文化品牌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随着城市规划、政府管制带来的拆迁及商业化冲击等问题的出现,曾经倍具文化创新活力的艺术区,或消亡,或渐渐失去艺术原创与多元观念碰撞激荡的活力,很多艺术区已经或正在商业化的空间中渐渐没落,其现状不免让人扼腕。本文以场景理论为分析视角,通过对艺术区形成机制和空间产出效益以及约束性机制的研究,提出培育艺术区创新活力机制的构建路径。

      一、国内外艺术区的发展趋势

      在后工业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城市工业中心一度出现衰退,遗留的工业区、仓库和废旧厂房、废弃码头闲置,这些区域由于低廉的房租和独有的建筑气质,恰好成了艺术家自发或有组织的集聚之地,形成艺术创作、交流的文化空间。从18世纪50年代巴黎的巴比松画派的诞生到蒙马特高地,曾经集聚了梵·高、毕加索、卢梭等一批世界级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们以一种“集体无意识”对社会主流文化和异化状态进行反思,创作了大量举世闻名的作品。

      (一)艺术区成为大都市的名片和文化地标

      世界上很多国际性都市,由于经济文化的变迁,存在大量自由艺术家集聚形成的艺术区,最出名的有纽约的苏荷艺术区、法国的左岸艺术区、伦敦南岸艺术区等。美国苏荷艺术区是西方最重要的当代艺术重镇,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岛的西南端。这片占地不足0.17平方英里的区域以其独特而璀璨的艺术风格,成为美国艺术与时尚的潮流地,和纽约游客的必选之地。作为闻名世界的艺术区,曾经经历了无人问津、崛起、扩张、迁出和艺术与商业共存的发展历程。尽管苏荷区随着地租的飞涨,已由艺术区蜕变成为昂贵的商业中心,但艺术氛围无处不在,仍然是全世界艺术家的朝圣之地。这些艺术区为艺术家提供了自由创作、互相激荡的艺术氛围,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激情,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反思的张力带来了久违的创新活力,大大提升了空间知名度,不仅成了后工业化社会的魅力景观,也成了这些大都市的艺术名片和文化地标。①

      (二)我国艺术区向二三线城市蔓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文化艺术领域不断放开,与国际艺术市场交流日益频繁,受国际艺术观念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中国一些较为发达的城市出现了一批艺术区,如北京798艺术区、宋庄艺术区、上海M50艺术区、田子坊、大芬油画村等。其中,圆明园艺术村是国内最早的自然集聚形成的艺术区,但于2005年被迫拆迁。21世纪初渐成规模,最有典型意义和国际影响的则属798艺术区。在798艺术区的带动下,北京地区在21世纪的头10年形成二十多个艺术区,较为有名的有宋庄艺术区、北京酒厂·ART国际艺术园、环铁国际艺术区、草场地艺术区、一号地国际艺术区、大稿国际艺术区、二十二院街艺术区、雍和艺术区等。

      21世纪的前10年,798艺术区作为北京的文化新地标蜚声海内外,甚至有媒体将798艺术区与纽约苏荷艺术区相提并论。在“798”的影响下,艺术区从一线城市逐渐向二线城市蔓延,除北京外,成都、西安、青岛等地都相继出现了艺术区。例如昆明由废置厂房改而成的创库艺术区、青岛的达尼画家村、成都的蓝顶艺术区、西安的纺织城艺术区等。艺术区作为一种新型文化空间,已成为一道独特的城市风景,不仅对文化艺术领域产生重要影响,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也在不断丰富着城市文化版图,重塑城市文化生态和城市品牌。②但在“艺术蔓延”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不均衡发展状态,经济发达的北上广、东部沿海城市,艺术区发展态势相对较为良好,中西部地区艺术区绝对数量少,发展态势也较为缓慢。

      (三)自发性艺术区绝对数量呈下滑态势

      从国内外艺术区的形成来看,由于低廉的租金而自发集聚是艺术区形成的主要方式,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头10年,在圆明园花家村的影响下,北京周边地区出现一批自发形成的艺术区。在艺术家看来,艺术区由于远离喧嚣,是一种理想的艺术生活新模式,因此艺术区成了大部分艺术家向往的空间。艺术区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城市的艺术生态,创造了城市文化空间发展的新模式,带来了久违的创新活力,然而由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经济文化观念以及艺术区自身发展存在问题等诸多因素,很多艺术区并没有逃脱被拆迁取缔的命运。例如圆明园画家村、花家村(东村)、008国际艺术区、创意正阳艺术区、长店95号艺术区、奶子房艺术区、蟹岛西艺术区、东营艺术区、北皋艺术区等十多个艺术区在1995年至2010年左右被拆迁取缔。③大量艺术区的消亡令人扼腕。

      二、艺术区的形成机制及空间产出效益

      艺术家是艺术区创新的主体,自由宽松的原创氛围和个人化的艺术活动、交往有助于激发艺术家的原创激情。研究发现,在工业遗址等城市废旧地区或城市远郊自然集聚形成的艺术区,由于受政府和商业干扰相对较少,往往能够自由创作和表达,其多元化的艺术观念及对社会的批评与反思容易引起社会的关注,因此也最具文化创新活力。本部分将用场景理论的分析框架,以案例研究的形式集中探讨艺术区文化创新活力形成的动力机制。

      (一)艺术区的形成机制

      1.租金低廉是初始动力

      纵观世界范围内的艺术区,低廉的租金是艺术家集聚的原初动力。很多艺术家在成名之前收入较低,但他们对生活品位和生活方式的追求远高于其经济地位,这部分艺术家不喜欢受传统礼俗和政治制度的束缚,喜欢追求自由、宽松能够自我表达和追求多样性的创作空间。城市中那些衰败的工业遗址或废弃空间往往地租较为低廉而且具有破败的波希米亚风情,特别受以艺术家为代表的创意阶层的青睐。从国外艺术区来看,苏荷艺术区、威廉斯堡、布什维克以及格林尼治村都是因为低廉的房租吸引了艺术家集聚。同时,这些地方的艺术家来自世界各地,各民族、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在此汇聚、激荡,成了艺术创作的源泉。④我国798艺术区、宋庄艺术区等的初始形成动力莫不如此。以798为例,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低迷,位于原电子工业部所属几个厂区范围内的798,由于厂房不宜改造为产品生产基地,另外周边道路狭窄也不适合改建物流基地,造成一部分厂房闲置,中央美院的师生在发现了这片土地的利用价值后,从2003年起,艺术家与艺术机构开始成规模地租用改造闲置厂房,艺术家在798迅速集聚。由于低廉的生活成本,很多艺术家在起初都在厂区或周围居住,形成良好的社区氛围,集聚效应初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