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对香港事务的介入研究

作 者:
张建 

作者简介:
张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台港澳研究所,上海 200233 张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台港澳研究所副研究员。

原文出处:
统一战线学研究

内容提要:

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在美国介入香港事务中扮演着“前台”角色。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通过对民主、人权、政制发展等涉港重大问题进行多方位的关注,支持反对派政治力量的发展,收集涉港情报等方式,全方位介入香港事务。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对香港事务的介入干扰了“一国两制”在香港的顺利实施,加剧了香港局势的复杂性。从未来趋势看,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将执行美国以对港政策牵制中国的策略,更多介入香港事务。中国政府应对美国介入香港事务,要避免美国将修订《逃犯条例》等香港事务问题国际化,在中美博弈中打“香港牌”;密切跟进美国涉港法案具体细节,及时做出有力的反制;加强内外舆论宣传,对美国在涉港问题上的“极限施压”向国际社会做好说明。


期刊代号:D424
分类名称:台、港、澳研究
复印期号:2020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378(2019)05-0011-09

       DOI:10.13946/j.cnki.jcqis.2019.05.002

       引用格式:张建.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对香港事务的介入研究[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9(5):11-19.

       2019年2月以来,香港围绕修订《逃犯条例》引发的冲突和矛盾,使香港面临回归22年来最严重的管治危机。在香港“修例风波”中,美国“积极”介入。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作为维护美国在港利益的“前台”,成为美国介入修订《逃犯条例》这一具体香港事务的重要推手和执行者。此前关于美国对香港事务介入的研究中,对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介入香港事务的研究和分析相对欠缺甚至缺失。本文通过对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这一具体机构在介入香港事务中的角色和作用进行梳理,分析其介入香港事务的主要方式和影响,为更好防范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提供理论参考。

       一、回归前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的作用

       1843年香港开埠不久后,美国就在香港设立了领事馆,1849年又设立了驻澳门领事馆。但基于1812年英美战争后英美关系的紧张状态以及美国在远东贸易份额较小,香港对于美国的重要性在当时没有体现出来。“美国出于对英国的防范,军舰宁可驻泊澳门,也没有将英国控制的香港作为建立‘太平洋商业帝国’的支点。”[1]这一时期美国驻港领事的职责主要是向美国国务院报告美国在香港和远东的贸易利益。1869年,美国驻澳门领事馆撤销,归并到美国驻港领事馆。1898年美国驻港领事馆升格为总领事馆。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成为美国在中国设立的第二个总领事馆。自此,除关注在香港的商贸利益外,美国也开始在政治、军事以及情报等方面在香港开展活跃的行动,香港甚至成为美国向东南亚扩张的战略要点[2]。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的功能不断得到加强,地位也不断上升,成为美国驻外系统中最重要的领事机构之一,也成为美国对港政策最重要的执行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基于自身利益考量,极力主张英国在日本投降后将香港归还中国,不赞成英国继续控制香港[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冷战初期,基于美英的“特殊关系”、“失去中国”、中国共产党建立政权以及对香港的政策评估,美国承认英国在香港具有的特殊利益,对香港主权、治权事务采取“不参与”和“不主动”的基本原则。但是,美国通过扩大、提升驻香港总领事馆的规模和功能来加强美国在香港的存在。冷战初期,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是西方世界观察中国的主要机构,在所有观察中国的机构中无疑是最具有影响力的[4]。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的规模比美国绝大多数的驻外大使馆都要庞大。作为驻香港总领事馆行政机构的一部分,1949年成立的香港美国新闻处更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5]。随着美国在香港情报、宣传等方面行动的扩大,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快速膨胀起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领事馆”[6]。1953年,在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工作的美籍人员就超过160人,还不包括当地雇员。其有4名领事和20名副领事,是除驻伦敦使馆外美国最大的驻外机构配置。冷战期间,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的核心任务包括三个方面:搜集有关中国内地的信息,并做出专业评估和预测;安排美国国内政治人物访港期间的行程,组织香港团体或者个人访问美国;以香港为基地进行冷战宣传[7]。

       搜集情报和信息是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的主要功能之一[8]。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就开始重视香港独特的情报价值,冷战期间更加重视香港对共产主义阵营的情报搜集功能,并逐步扩大驻港情报系统。美国政府甚至抱怨、投诉港英当局没有充分利用香港的情报价值[9]。美国将领事报告、战略情报处报告、陆海军武官报告、美国新闻处中文报刊翻译文稿、中国报刊及其他出版物作为地区情报的重要来源[10]。冷战期间,香港对美国政府的情报价值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与利用[11]。1947年,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开始编辑《香港中文报刊观察》。其主要收录香港当地刊发的重要中文报刊文章。20世纪50年代,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开始编辑《中国大陆报刊调查》[10]。“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是有关中共的经济和政治信息的主要来源,总领事馆翻译的内地出版物被世界各地的外交官、学者和研究分析者们视为独特的宝贵资源。”[4]139美国政府通常依据涉港情报来判断香港的经济、政治、战略以及文化价值,并针对特定的涉港问题确定相应立场或政策举措[12],而涉港情报的主要来源就是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提供的机密报告“以每日电报和备忘录、每周和每月报告的形式发布”。“政治周报、经济周报、联合周报和香港周报是对内地和香港当前情况的每周综合分析,内容涉及广泛。”[4]138-139根据1960年的美国对港政策文件,美国政府将香港作为搜集中国内地各类情报的主要中心[10]。时至今日,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仍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情报、信息搜集部署地点。与冷战时期主要针对共产主义阵营的情报搜集相比,今天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的情报搜集并不仅仅针对涉港情报,中国内地、台湾地区以及朝鲜半岛、东南亚地区等都是其情报搜集的对象。

       另外,冷战时期,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还有针对性地开展涉港文化活动,企图通过文化手段实现遏制共产主义的政治目标[13]。开展涉港文化活动是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的主要功能,是美国整体对港文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冷战时期东西方阵营的对峙,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在香港开展的文化活动发挥着意识形态渗透和对峙的功能[14],把小说、报刊、杂志、电影等作为意识形态渗透的工具。

       二、回归以来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对香港事务的介入

       香港回归以来,随着美国在香港利益的扩展,美国加大对香港事务的介入。美国的官方及民间力量开始迅速在政治、经济、文化、舆论等各领域对香港进行渗透,并主要从香港的政制发展、人权状况和高度自治三个方面介入香港政治事务[15]。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作为美国对港政策的执行者,其功能不断扩展,在香港回归以来美国介入香港事务中扮演着“前台”角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