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简称“央企”,下同),资产及收入规模巨大,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据新华社报道,2018年,央企实现营业收入29.1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利润总额1.7万亿元,增长16.7%,收入、利润均创历年最高水平。然而,由于针对央企负责人的薪酬考核制度不完善、管理机制不健全,部分央企还存在一些不当的收入管理行为。根据审计署2017年披露的央企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在其审计的20家央企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中,近九成存在虚增收入的问题。央企及其控股上市公司操纵收入的行为,不仅会导致统计数据失真,影响有关部门的政策决策,而且有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改革审计管理体制”,以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国务院《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优化审计署职责,整合审计监督力量,构建统一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中央审计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审计监督进入了更高层次、全面覆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随着国家审计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领导层级和地位的不断提升,审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长期以来,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通过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的审计监督,一直发挥着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已有文献证实国家审计对央企及其控股上市公司具有明显的治理效应,比如国家审计后,相关央企及其控股上市公司的股价在审计公告日附近的反应显著为负,会计信息质量显著提高,企业经营绩效显著提升,异常在职消费明显减少,过度投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股价崩盘风险大幅下降,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得到有效保障,内部控制制度得以完善等。然而,鲜有文献基于我国国家审计体制的独特背景,深入探究国家审计能否及如何影响央企及其控股上市公司虚增收入的不当行为,仅有部分学者关注国家审计对央企及其控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吴业奇发现,国家审计能有效抑制上市央企的盈余管理行为。但是,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与虚增收入并非一回事。通过调节成本、费用、收入等多个途径可实现企业盈余管理,所以现有文献估算盈余管理程度时使用的模型对应计额的测算,得到的结果是汇总性的可操纵应计额,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无法区分企业的应计额变动是由于收入还是成本与费用等因素的影响。不同于现有的盈余管理类文献,本文基于应收账款与营业收入的关系模型,估算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虚增收入的规模。在权责发生制下,应收账款与营业收入极具相关性,用季度营业收入数据对应收账款进行回归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包含众多因素时的测量误差,能够相对准确地测算企业管理者虚增收入的规模。 鉴于此,本文利用2010~2018年审计署公告的央企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匹配相应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国家审计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虚增收入行为的影响,探讨国家审计在促进规范央企收入确认行为方面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在审计实施年度和结果公告年度,国家审计能显著抑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虚增收入行为。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国家审计公告的内容进行分类,进一步检验披露的问题类型对上述结论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家审计结果公告中披露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及经营管理问题越多,国家审计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虚增收入的抑制效应越显著。 本研究的贡献在于:其一,本文从抑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虚增收入的角度,丰富了国家审计治理效应的文献。现有文献大多从抑制国有企业盈余管理、揭示腐败问题等视角探讨国家审计的监督作用,而从促进规范央企收入管理的角度进行探讨则是一个相对细深且新颖的研究视角。其二,本文为进一步规范国家审计公告披露内容和方式,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建议。目前,针对央企财务收支的审计公告大多采用分项披露的方式,披露的内容较多、格式不一。这种分项列示主要问题的方式是否有效,披露问题数量的多少是否会导致国家审计的监督效果存在显著差异等问题,尚需作深入细致的探讨。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文献回顾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国家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围绕国家审计在新常态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尤其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理论界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围绕国家审计与央企及其控股上市公司这一主题,现有文献的研究视角主要有:(1)国家审计与央企及其控股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数据,蔡利和马可哪呐研究发现国家审计有助于提升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然而这种效应仅促进了央企经营业绩考核指标的完成,并未真正促进企业经营效率的优化。基于我国的工业企业数据,李江涛等研究发现国家审计能够通过其反腐治理功能促进国有企业绩效提升。王成龙等证实国家审计改革对减轻地方国有企业税负有积极影响,并通过降低税负提升国有企业价值。(2)国家审计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吴秋生和郭檬楠研究发现,通过扩大国家审计监督对象的广度(提高审计覆盖面)、加强国家审计监督权限行使的力度(移送相关违法违纪线索)以及提高国家审计目标实现的深度(公布违规违纪金额)等三种方式,可有效督促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3)国家审计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经营行为。国家审计能够有效抑制上市公司高管的超额在职消费行为,能够遏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此外,周微等研究发现,国家审计能够显著提高非效率投资类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腐败被曝光概率,尤其能够提高投资不足类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腐败曝光概率。(4)国家审计结果公告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股价。李小波和吴溪检验了针对央企的国家审计公告股票市场反映,发现在审计报告公告日前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股价反应显著为负,说明列举问题型的审计结果公告引致了负面市场反应。褚剑和方军雄研究还发现,通过促使被审计单位负面信息的及时披露,国家审计能显著降低被审计上市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