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性新闻:一个“伞式”理论的建设行动、哲学和价值

作 者:
金苗 

作者简介:
金苗,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员、博士 南京 210093

原文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建设性新闻”这一理论认为媒体和记者当以立足未来、直面问题、积极诉求、解决导向、行动第一的新闻报道来履行公共责任、谋求公众福祉。作为一个缺少共识性概念定义,同时又具有一定理念统摄力、现实推广力和理论建设力的西方新闻运动,建设性新闻具有典型的“伞式”特征,试图涵盖西方历次、多个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新闻运动理论及实践。这种“伞式”运动策略、范畴特征、思维导向和关联价值,究其本质,是一种针对新闻消极传统的批判,使其具有树起新一轮新闻公共责任大旗的可能。它的出现是对西方新闻传统的纠偏和补充,可以与中国的新闻建设性研究互为他山之石,创造共同为全球新闻学新进路贡献力量的可能。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20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63(2019)10-0110-10

       DOI:10.15937/j.cnki.issn 1001-8263.2019.10.015

       2018年2月15日,《卫报》推出《正面(The Upside)》新闻系列,关注那些可能解决世界上最紧迫问题的创业项目、创新方案、创见领袖和创导运动。迄今为止的19篇全球性新闻报道,共通之处在于为解决全球最为棘手的问题挖掘答案、寻求解决、推进运动和发起倡议。不再甘当镜像世界,而是力求塑造世界,这类新闻形式正在欧美国家迎来一段快速发展时期,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术语标签:“建设性新闻(Constructive Journalism)”。

       “建设性新闻”明确的概念形式始现于2008年的丹麦,在欧美新闻业界的实践已达十年,有赖于业界的推动而颇受新闻教育界的青睐,学术研究的累积影响在近两年尤其引人瞩目。国际新闻传播学知名SSCI期刊《Journalism Practice》和《Journalism》先后在2018年和2019年推出主题专刊,前者以“Constructive Forms in Journalism(新闻的建设性形式)”为题集纳学术专论9篇,后者直接以“Special Issue:Constructive Journalism(特刊:建设性新闻)”为名收录学术论文10篇。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或表述,或概括,或分析,或例证,或质疑了建设性新闻,对这一方兴未艾的新闻变革模式给予了适时的学术关注。

       星火燎原,未来可期,与社会化媒体几乎在同一时期共兴的建设性新闻,是当下值得一探的西方新闻学理论。它的一位创始人曾称这是一个“umbrella term(伞式术语)”①,即涵盖或囊括多个要素或因素的概念。系统而观,历史来看,形象而言,建设性新闻都是一个当之无愧的“伞式”理论。它边际模糊、辐射宽泛,却又具有一定的概念统摄力、现实贴近度和实践可行性。那么,关于建设性新闻,何以为?以何为?为何有?对其建设行动、哲学和价值这三个问题加以系统回答,探明前因后果,厘清前世今生,就显得极为必要。

       一、何以为“建设性新闻”:一个“伞式”新闻运动的建设行动

       建设性新闻的伞式术语属性决定了它的引领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虽然都在尝试解释,却未能在学术层面获得公认的概念定义,但是这似乎并不妨碍越来越多的新闻从业者和研究者认同和投身于这场新闻运动。在难以从常规定义起步去认识“建设性新闻”的情况下,描述这把“伞”作为一场西方新闻改革运动的概貌未尝不是一个稳妥的开端。

       (一)理论引领

       建设性新闻作为一种独特而专业的新闻形式能在近十年来获得较大的社会发展动力和新闻实践投入,始于两位丹麦记者的努力——Ulrik Haagerup和Cathrine Gyldensted,他们也是当前建设性新闻运动中最具影响力的两位领跑者。

       2008年,时任丹麦国家广播公司新闻经理的Haagerup,在一场关于新闻报道标准的论争中撰写报纸专栏,以“konstruktive nyheder(建设性新闻)”为标题首次明确清晰地使用了这一术语,并以2400字的篇幅阐释了作为传统新闻标准补充的建设性新闻理念。②此后Haagerup长期致力于建设性新闻的业务实践、研究推进和教育建设,推出实践指南性质的著作《建设性新闻:为什么消极性摧毁媒体与民主以及未来新闻如何改进》(2012,丹麦文版;2014,英文版)。全书以思想立文,以案例释意,奠定了建设性新闻的关键性理念。

       Gyldensted同样拥有丹麦全国广播公司的工作背景,在赴美进行硕士深造、学习积极心理学的过程中,开始致力于将心理学研究方法和认知理念引入新闻创新研究中。③在Haagerup思想的启发下,2014年,Gyldensted开始了她的建设性新闻“转向”。她引导和启发Karen McIntyre撰写了博士论文《建设性新闻:积极情绪与解困信息在新闻报道中的效果》,并借此联合提出了“Constructive Journalism”一词,认为有必要以建设性因素补充当前媒体的消极世界观,呈现一种不仅能反映世界问题,还能推动世界进步的新闻,并着力于夯实建设性新闻的积极心理学基础(Gyldensted,personal communication,April 1,2014)。④此后积极投身于建设性新闻学术化的Gyldensted在这一领域的主要著述包括教材《建设性新闻手册》(2014,丹麦文版)和专著《从镜子到推动者:建设性新闻的积极心理学五要素》(2015,英文版)。

       (二)运动推进

       与大多数西方新闻术语的推广相仿,建设性新闻并非首先作为一个新闻学理论为人所知,它倚借的正是线上和线下的新闻实践运动,它的思想源于实践亦付诸实践。2017年创办的建设性新闻网络公共窗口“Constructive Journalism Network(建设性新闻网)”是一个包含“新闻”“研究”“培训”和“综合”等主题论坛的数字空间,123名活跃其中的专业记者、编辑、媒体管理人员、教育和研究工作者一起自称为“COJO”。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