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之春的货币改革思想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长林(1992-),男,湖南常德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硕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湘潭 411100)。

原文出处: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货币改革思想是王之春经济思想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括金属货币制度改革与纸币流通两大组成部分。金属货币制度改革主要包括“铸金、银、铜三品钱”与“仿铸金圆”。在外国纸币泛滥并危害国家经济利益的情况下,王之春提出构建国家近代纸币体系,并主张以机器制币用于纸币防伪。虽然王之春的货币改革思想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但对晚清货币改革思想变迁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9 年 04 期

字号:

      王之春,湖南衡南县人,王夫之后裔,晚清湘籍著名政治家、外交家。王之春一生阅历颇丰,早年投靠湘军,入湘籍大员幕府多年。曾官至巡抚,又奉旨到访英、法、德、俄等四国。当时的清朝正处在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下,王之春和其他开明官僚一样主张向西方学习,为国家自强御辱寻求道路。王之春对货币经济问题颇有见解,从其一系列有关经济改革的政论中可见一斑。目前,学术界对王之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王之春西学观、外交思想以及王之春晚年被刺杀案等方面①,鲜有人对王之春的货币改革思想进行研究。笔者通过对王之春货币改革思想研究,以期窥探时代变革下,面对晚清币制混乱局面,开明官僚革除时弊,为追求富国强民所做出的努力。

      一、金属货币制度改革

      (一)铸金、银、铜三品钱

      鸦片战争以来,清代社会被迫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此际,无论是清代实行已久的银、铜复本位②,还是光绪年间出现的“白银核心型”③货币体系,都已与西方世界普遍流行的金本位或者虚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④相脱节。随着清政府与列强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西方列强加速对晚清社会经济渗透,严重破坏了清代原有经济体系,以致晚清货币体系异常混乱。这一时期,货币本位制改革成为晚清币制改革的重点话题⑤。不过人们对新事物的认知需要一个“过渡”过程,在晚清社会认同金本位制以前,“金、银、铜三品币制”应运而生。

      学术界一般认为最早是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钟天伟在呈给时任两广总督张树声的《扩充商务十条》中正式提出“金、银、铜三品币制”[1]202。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正月十四日,在出使日记《使俄草》中,王之春认为,“中国宜令各省分铸金、银、铜三品之钱,铜钱则仿西贡之制,形质轻而鼓铸模范必极精致……即可收回利权,亦可便易民用”[2]662,明确提出要实行“金、银、铜三品币制”。王之春主张实行“金、银、铜三品币制”,主要原因如下。

      1.清代传统币制缺乏强势本位币,出现银、钱比值的大幅波动

      清代社会长期实行银两、制钱(铜钱)共同流通的货币制度(银、铜复本位制)。作为辅币,制钱(铜钱)的价格不受到主币(银两)的影响,只与铜自身的价值波动有关[3]。王之春认为,“至明已币制渐减……国朝因之,而中国之银价渐贵。嘉、道之间,每两至值钱二千五百文,近日递减至千四五百文者,良由外洋开采银矿,日形富有,几欲搜穷地球之精华”[2]662。在王之春看来,国际白银产量的日渐增多,正是导致币种间比值(银两与铜钱)出现大幅波动的关键因素。究其原因,此种情况的出现是清代传统币制缺乏强势本位币⑥,导致各币种流通价值只与市场供求关系有关。

      2.中央铸币权力下放导致地方货币式样繁杂,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晚清社会沿袭旧的分散铸币政策,将货币发行权下放,由各省铸造货币[4]。这一铸币政策的实行,致使国家在货币发行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王之春主要有以下两种看法。

      (1)国内所铸银两不利于流通清代银两总称为元宝银,时人称“宝银”。银两各省分别铸造,兑换时虽有一定折算比例,但各省铸币缺少统一重量与成色(即含银量)标准。对此,时人有这样的描述,“今之国课而言,所用总称元宝纹银,然各省各式:江西、湖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直隶、江苏、浙江九省藩库倾用元宝库平⑦重五十两,杂项铸大小银锭十两至五两;湖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云南、贵州、四川、福建九省皆无元宝,仅铸银锭十两至五两。此外,关则江海关、山海关是元宝……其银色十足十成者,江西方宝为最,湖南龟宝次之,其余相等;独武昌宝仿龟式而轻,库平重四十八、九两,银色九九八……至市廛有高低不等之元宝及银锭者,乃商贾仿各省之锭锁铸,非钱粮也”[5]596。由此可见,晚清时期各省所铸银两缺乏统一标准,导致样式繁杂,增加了银两全国性流通的困难,人们日常的商业、贸易、汇兑等活动相当麻烦。“中国专用宝银,不加剪捶,则零用或苦其多。而时忽斧而碎之,时忽积而镕之,既费火力,又多销耗,且不便当。”[2]662王之春认为,清代银两使用传统工艺铸造,损耗较大。同时,银两在使用过程中可随意“斧而碎之”⑧,说明日常银两使用缺乏固定的衡量标准。“时忽积而镕之”是指一个地方的银两流通到另外的地方,因各地铸造银两的“平”(重量)与“色”(含银量)不同,必须重新熔铸才能使用[4]。可见,王之春对晚清银两在市场流通中的弊病有一定认识。

      (2)国内铸造银圆各自为战19世纪80年代以后,外国银圆广泛流通于我国南北各省。外币主要是银圆、纸币等新型货币,它们挤压传统复本位制的势力,客观上扩大了新式货币形态的生存空间[6]。换言之,晚清币制改革运动是受外国银圆大量流通的刺激而产生。清政府自铸银圆,是晚清币制改革运动的最大变化。官方设立铸币机构,最早是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由时任两广总督张之洞所奏请设立的广东铸币局。设立之初,张之洞试图将此法由广东推向全国[7]528-529。但清政府实行官方铸币,存在很大弊病,最为严重的问题是各省所铸造银元品质差别极大,导致各省自铸银元难以相互流通,出现“彼省之银元,流行于此省者须加贴水⑨”“民间显分珍域,仍不如墨银(鹰洋)之南北通行”[8]807的现象。王之春认为“前在广东曾铸龙钱⑩,而各省不并加鼓铸,遂不甚销行”[2]662,即各省铸币缺乏统一统筹,意见不一、标准各异,导致各省所铸银元参差不齐,很难通行全国的状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