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7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297(2019)04-0043-09 2019年6-7月,香港爆发了持续近两个月的游行示威活动,其暴力行径触及“一国两制”的底线,而青年是这场激烈街头运动中的主力,成了“政治图谋的棋子和炮灰”[1]。香港事态的日益严重也显示出香港青年国民教育存在的问题。在香港青年成长的关键时期,“热爱国家、热爱祖国,应该是青年开学上的第一课。但是在香港的许多学校、许多课堂里,这一课却非常遗憾地缺失了”[2]。 青年作为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教育是青年社会化的重要渠道,青年通过教育,开始形成了对自身群体身份以及社会“实然”状态的认知,产生了对社会“应然”图像的想象力,并且在掌握知识技能和行动能力的同时产生了建构社会的强烈愿望进而催生出具体的行动。教育不仅深刻地雕琢着青年的思想也影响着青年的行动。增强青年的国家认同感,教育是重要且关键的一环。国家身份的认知、民族情感的维系、传统文化的传承、国家核心价值的凝聚、发展理念的共识等需要通过教育这一手段在港澳青年群体中进行渲染和扩散,形成对国民身份的正确认知,自发形成浓厚的国家情感。然而,由于“去殖民化”教育和国家认同教育的缺失,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呈现出明显的“多面性”和“混合性”的特征,对“公民权”或“爱国主义”等概念呈现出明显的工具主义[3]甚至是自由主义[4],在身份认同上“左摇右摆”,在心理和认知上“模棱两可”[5]。 面对着香港社会的严峻形势,加强对青年群体的教育引导已是刻不容缓。增强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教育必须建立系统化的“大教育”体系,从端正理念、多主体推进、完善内容架构、优化技术推进手段等多通路着手调整教育结构,既要着眼宏观设计,自上而下地建构持久发展模式,强调多主体的协同并进,加强工作合力,又注重内容充实,细化国家认同的具体指向,同时也需要强调教育的实效性,优化技术手段,形成增强港澳青年国家认同的顺畅教育通道。 一、端正理念:正确处理公民教育与国民教育的关系 长期以来在殖民政府“疏离”教育的理念指导下,在回归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香港地区的教育体系一直袭用“非政治化”的办学原则,有意淡化国家意识。步入二十世纪80年代,在回归的过渡时期以及回归后,公民教育的地位得到了提升,逐渐成为学校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关于国家认知等内容只是作为一个细小的板块被融入了公民教育当中,国民教育并没有在教育体系中确立起独立的一席之地。强公民教育弱国民教育的状况使得与国家认同相关的知识及情感传递并未能在回归后得到全面地铺开,教育层面的“去殖民化”工作难以深入开展,香港青年国家认同中“多面性”“混合性”特征也很难得到彻底地扭转。 事实上,虽然国民教育与公民教育对“我是谁?我属于哪里”的追问与回应,两者都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形式,都是为了实现对个体与国家关系的有效引导。但“国民教育”与“公民教育”在教育的侧重点上是存在区别的。具体而言,“国民教育”是国家本位、集体本位的体现,主要从公民与国家/民族共同体的关系出发,强调国家作为一个历史命运共同体的内部“同质性”,是对“作为公民,我应当做什么”的回答,隐含着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语言等特征所具有的特殊主义取向,体现的是现代国家的民族特征。“公民教育”则主要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出发,关注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让人们知道如何有效地协调个体与国家的关系,既捍卫自己的权力,又履行对国家、社会应尽的义务,强调“作为公民,我能做什么”,蕴含着平等、自由、人权等普遍主义取向,如对宪法、法律的承认与维护,对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公民精神的承认,强调现代国家的民主特征[6]。 国民教育与公民教育对于香港地区的现代社会建设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框架原则意味着香港教育主要肩负着两大功能:一是完成国民身份的认知,确立对“一国”的明确认同,强化中华民族意识,建立作为“中国人”的身份归属感和价值认同;其次是作为特别行政区的居民,了解在基本法框架下个体的权力与义务,维护基本法,推动社会自由、平等发展,建立现代文明社会。因此,国民教育与公民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是建立负责任的现代成熟公民的重要渠道,也是“一国两制”下港澳地区开展青年社会化教育的重要内容。 但在“一国两制”下,“一国”是根本,也是核心。香港特殊的殖民历史境遇导致了与祖国长时间的分离,香港与中国内地先赋的、原生的情感以及同根同源的亲缘文化纽带未能在有效的社会互动中实现巩固和强化,在较长时间内有关国家认同的集体记忆建构缺失,关于国家的历史想象趋于模糊甚至匮乏。2011年,香港“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指引”迫于压力被“永久搁置”,期望通过建立国民教育独立学科地位,增强国民教育在教育体系权重的努力未能成功,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政策由公民教育转向国民教育的尝试遭受挫折。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民教育推行的艰难既有殖民历史的原因也有政治形势的影响,要有效地增强青年的国家认同,就必须有啃硬骨头的心理准备,排除万难,坚持把国民教育放在主导性、关键性的位置,公民教育不能弱化更不能取代国民教育。 在香港国民教育进程相对停滞的情况下,一方面,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强化国民教育的地位,继续争取将国民教育放在更加显著的核心地位,改变过往将“国家”与“个人、社群、社会、世界”并列的政策框架,改变过往将“国民身份认同”与其他价值观并列的表述方式,明确国民教育的根基性地位。另一方面,善于在既有的教育课程中“添砖加瓦”,增强国家认同教育在公民教育中的有效权重,并进一步将国家认同教育的元素扩散至历史、地理等课程中,完善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