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2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2019)09-0001-12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引领伟大斗争、伟大事业,最终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反腐败斗争必须坚定不移抓下去,健全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扎紧制度笼子。“要坚持标本兼治,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注重在固本培元上下功夫,引导大家正心修身、律己持家、清廉为官,自觉抵御歪风邪气的侵蚀。”[1]一以贯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才能让我们的党更有活力,才能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真正落到实处。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两个责任”,深化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动作风建设常态长效,就要更加注重教育警示作用。新形势下,如何突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切实提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成为我们获取知识、信息和社会服务的便捷通道。2019年1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的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移动媒体将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建设好自己的移动传播平台,管好用好商业化、社会化的互联网平台,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要把我们掌握的社会思想文化公共资源、社会治理大数据、政策制定权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综合优势。要抓紧做好顶层设计,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建成新型主流媒体,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2]3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要在提高质量上下真功,要加强改革创新,提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现代化水平。因此,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信息网络化时代如何做好党风廉政建设文化传播,推动党的建设高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便成为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一、传统渠道方式进行党风廉政建设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 长期以来,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文化传播主要渠道首推组织内信息流通。应该说,各单位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宣讲培训已成为党建工作的重要一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从传者与媒介方面看,现实中,一些单位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宣讲培训创新不够,缺乏激情,感召力不够,少有令人沉浸其中的代入感,难以使人真正入脑入心。 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另一主渠道是大众传媒。大众传媒通过议程设置对党风廉政建设文化传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跟组织内传播类似,一些生存困难的基层传统媒体为回应宣传要求,只是照单刊登,不考虑受众如何能够真正接受,宣传被动机械——因为这些内容不像热点新闻、娱乐资讯那样很容易成为卖点,增加流量、提高销量,这些媒体的积极性、能动性不够,缺乏相应解读与连续关联报道,难以达到好的传播效果。此外,传统媒体正在被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搜索、算法聚合推送等新型传播无情地颠覆着,新媒体则以其传播迅速、形式新颖、开放互动、彰显个性、功能多样等优势而受到年轻人的喜爱。都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而千禧一代几乎不看传统媒体,所以,单一依赖传统媒体进行社会宣传显然不行了。 传播中噪声干扰是制约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互联网正以全新的方式改变着信息传播,网络信息的持久性、可扩展性也给我们平添了新的复杂性,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模式都在被新技术再塑造。一是网上多元思想并存,负向思想意识对党风廉政建设文化传播形成干扰与冲击;二是网上内容资讯丰富多样,当微信、QQ、短信、电话、邮件、网页信息轮番轰炸的时候,这些潮水般扑面而来的过量信息,不断攫取人们稀缺的注意力,使人们的大脑在厌倦与刺激之间构成一种巴甫洛夫式的联系,对信息输入逐渐麻木;三是一个个超链接和社交平台的诱惑(刷微信、微博),也使受众精力趋于分散、专注力下降(英国金融机构Skipton Building Society在调查中发现,人们的注意力平均14分钟就会转移一次[3]),影响其将信息进行解释、分析、综合并做出某种决定……单位宣讲培训和大众传媒登载等传统宣传主渠道实际效力越来越弱。 用传播的理念来审视传统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可以发现,我们采取的多是以单向意见整合为特征的、自上而下的传输方式,受众往往被作为被动接受者,忽视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将宣传与传播进行对比,二者的不同在于:宣传是点对面的广播,传播是点对点的实时互播(每一个接收者都扮演译码、释码和编码的角色);宣传是仪式化、叙事性的单向灌输与告知,传播是陌生化、表演性的双向互动;宣传是基于权力关系、运用主控符码、在意识层面要求人接受,传播是基于平等交流、运用普遍符码、在潜意识层面来制造同意、打动受众[4]。 作为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传播能够有效实现的前提是传受双方有共通的意义空间。用传播的理念解析党风廉政建设文化传播的机理,可以发现:成功的党风廉政建设文化传播其过程应是传者与受众双方合作的过程,其叙事话语不该是操纵式的他塑,而应是对话式的自塑。党风廉政建设文化传播要取得实效,关键在于能否巧妙地调动受众的自我说服机制,使其解码与释码调整到传者所期待的运行轨道上[5]。吸引受众、赢得认同,才能实现党风廉政建设文化的有效传播。因此,我们要研究当今传播情势、把握受众、强化工作主体影响力,查找短板,探索建立一套适应时代发展、切合党员干部实际的传播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