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规划的价值追求与模式转型

作 者:

作者简介:
高书国,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口与教育发展、教育发展战略和教育规划;杨海燕,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中小学管理与学校改进。

原文出处:
中国教育科学

内容提要:

战略转型是从一种战略形态转变为另一种战略形态的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从传统到现代、从大到强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从落后到进步、从跟随到引领的提升过程。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国经济社会以及教育发展长期实施以发达国家为目标的“追赶战略”。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规划正在从以“他我”为目标的追赶模式向以“自我”实现为目标的成长模式转变。中国教育规划从实践到理论正在日益走向成熟,将领袖智慧与人民智慧相互统一、紧密结合,创造出一种基于群体智慧的战略规划定制模式,为公共政策特别是战略规划制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国方案。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9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6024(2019)04-0038-12

       教育战略规划是对教育发展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问题的谋划,属于教育宏观决策研究。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长期处于短缺教育状态,教育发展长期采取追赶战略。1953年,教育部编制、颁发了《1953年全国教育事业计划》,第一次系统开启了中国教育规划的独立发展历程。1955年,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的目标是要赶上美国,并且要超过美国。……究竟要几十年,看大家努力,至少是五十年吧,也许七十五年。七十五年就是十五个五年计划。哪一天赶上美国,超过美国,我们才吐一口气。”①从此,中国开启了对发达国家的战略追赶历程。通过路径模仿、道路探索、模式创新,中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以快于发达国家50%的速度快速增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竞争力超过了部分发达国家,提前实现了对发达国家教育发展的局部赶超。②

       2016年,中国正式启动了第十三个五年计划,这一规划对中国教育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2018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确定了“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的宏伟目标。建设教育强国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特征。这种新特征的典型标志是:中国正在进入建设教育强国的新时代,服务于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教育的新时代,人民享受世界先进水平现代化教育的新时代,更加自信走向世界教育舞台中央的新时代。人民的教育需求层次不断提升,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供需关系是教育发展的基本关系,是教育发展主要矛盾的集中表现。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运动与动态平衡,是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平衡性的必然要求。

       教育规划进入成熟时期。现代规划的发展经历了领袖智慧、精英智慧、团队智慧和群体智慧四个发展阶段,群体智慧时代正在到来。中国教育规划经历了66年的发展历史,建立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规划体系,形成前所未有的强大规划能力,规划实施效力和评估水平全面提升,教育规划理论、工具与模式日渐成熟。

       一、中国教育规划正在实现由“他我”到“自我”的战略转型

       规划的本质是一种谋划,是对组织发展目标和未来实践活动的战略谋划。战略规划的核心是确立价值追求,制定战略目标。从战略追赶的价值追求到自我实现的价值追求,是新时代中国教育战略规划的理念提升、规划提升和战略提升。

       老子说:“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胜人者有力,胜己者强。”战略规划需要对组织的自我环境、挑战与资源进行客观分析,以把握战略大势。英国著名的发展理论学家彼得·华莱士·普雷斯顿明确指出:“每一种理论构建都包含一个复杂的构架,包括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③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④自1956年以来,中国传统规划以追赶为目标,以发达国家为追赶对象。国家或组织的内心指向、追赶方向、实现指标都是向外、向他的。传统战略规划有四重核心内涵:第一,我是谁——解决的是定位问题;第二,我要到哪儿去——解决的是目标问题;第三,我如何去——解决的是手段问题;第四,我如何有效地到达——解决的效率问题。著名的教育规划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认为:“规划不是一项纯粹的技术,而是一门适应环境、注重实效的艺术。而且不同的国家,具体情况迥异。”⑤

       中国教育战略规划的战略价值和制定模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即从以规模发展为主的追赶模式转向以自我完善为主的自修(修为)模式。规划主题、规划目标、规划手段和规划效益正在发生着重要变化。从战略追赶到自我修炼,是中国战略规划转型的重要标志。

       (一)从“我在哪儿”到“我是谁”

       战略规划最为常用的理论是定位理论。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定位理论强调的是一种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与品位。如图1所示,在中国战略规划定位过程中,还是常常将定位理解为“我在哪儿”、我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以追赶为目标的传统规划,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我在哪儿”的问题,即我与被追赶者之间的差距问题。所以,战略规划必须要解决的是定位问题,“我在哪儿”是传统规划所面临的第一个战略问题。回答“我在哪儿”,所需要的战略手段,一般是数据、指标等量化工具,其战略目标也是基于规模的量化指标。

      

       图1 公共规划从“他我”到“自我”的模式变革

       “我是谁”既是现实问题,又是哲学问题。在冯友兰看来,哲学包含三大部分:宇宙论——求世界之道;人生论——求人生之道;知识论——求知识之道。“我是谁”是哲学的三大问题之一。无论是个人,还是一个组织或国家都需要明确一个问题,即我是谁。基于“我是谁”的战略规划,其所运用的战略工具更多的是质量指标,是反映文化品质和自我实现的指标,更加关注自我能力建设和竞争力、影响力等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