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发展70年的回顾与展望

作 者:

作者简介:
余振,武汉大学美国加拿大经济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2)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世界经济、国际贸易等研究; 王净宇,武汉大学美国加拿大经济研究所研究助理,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等研究。

原文出处: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对外贸易发展经历了从计划管理到试点改革,从扩大开放到深入全球贸易体系,从贸易大国转向贸易强国五个历史阶段,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为中国国民经济建设和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伴随世界经济格局和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的深刻变化,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问题渐显,传统的对外贸易模式遭遇发展瓶颈。对外贸易是中国整体经济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对外贸易视角判断国内外经济形势,提出新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有待深入探讨。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9 年 05 期

字号: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40多年里,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在即。对外贸易作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亮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70年来,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改善,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在全球贸易总额中的占比持续增长,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同时,在多极化兴起的背景下,世界经济格局正逐渐发生变化,中国开始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因此,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研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本文将重新审视中国70年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特征和贡献,并结合中国当前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对未来的贸易发展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

       一、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回顾

       回顾新中国70年对外贸易的发展历史,中国进出口总额从1950年的41.5亿元人民币上升至2018年的30.51万亿元,对外贸易规模扩大了7300多倍。中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与外贸体制的改革相辅相成,政策体制的不断优化是对外贸易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基本保证。随着国内经济状况、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和变化,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目标、发展方向和发展情况也曾进行多次调整,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发展特征。总的来看,对外贸易70年的发展历程基本可以根据1978年改革开放、1992年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2001年入世成功、2013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四个标志性事件节点,划分为五个战略目标、发展特征、发展成果都有所不同的历史阶段。

       (一)对外贸易计划管理阶段(1949-1978年)

       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经济建设百业待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围堵封锁的遏制政策,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尤其是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中国大陆的封锁禁运,国际局势进一步恶化,中国根据特殊的历史情况制定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在此背景下,周恩来总理在1950年8月的政务院会议上指出,“对外贸易要加强计划性,避免盲目的出口和进口,要减少对美贸易,逐步摆脱美国的影响”,“对外贸易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①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外贸易政策定下了“面向社会主义国家”和“进口替代战略”的基调。得益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执行良好,中苏两国于1950年4月19日签订了《中苏贸易协定》,中苏贸易总额不断扩大,对苏贸易在中国整体外贸中的占比也由1950年的29.8%上升至1955年的57%。②由于中苏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量稳步提升,在建国初的十年间扩大了3倍以上。1960年后中苏关系恶化,中苏贸易受阻,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出现了短暂倒退,对外贸易总量于1962年跌至谷底。但随着外贸重心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转移,1963-1977年间,中国的外贸发展还是保持了约12%的年均增长率。③虽然这一阶段内,中国的对外贸易对象发生了变化,但对外贸易政策始终围绕“进口替代战略”展开。从进出口结构上看,出口产品以农贸产品、矿产资源和少量的轻工业产品为主,进口产品则主要以军事装备和工业设备为主。虽然“进口替代战略”在建国初期特殊的历史环境中,符合中国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实际需要,但随着科技迅速发展,日本等东亚新兴经济体日益繁荣,这一保护本国落后工业的战略弊端渐露。由于资金、土地、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价格扭曲,中国工业生产效率偏低,技术进步缓慢,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中国占全球贸易的比重从1953年的1.5%下降至1977年的0.6%,④错失了第二次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

       (二)对外贸易试点改革阶段(1979-1991年)

       1978年12月,中美两国发表《中美建交公报》,进入西方市场的大门正式向中国敞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正式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次年,中央批准东南沿海的广东和福建两省在对外经贸活动中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并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设立地方外贸公司,对外贸易政策在试点区域中逐渐放开。结合资金技术短缺、国民收入偏低、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劳动力和土地等资源成本廉价的实际国情,中国在已有的工业基础上,实施了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结合的战略。在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实施优惠政策,引进外资,鼓励出口;而在不具比较优势的资本、技术密集产业,则继续实行进口替代的战略,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集成全球优势要素,增强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⑤值得注意的是,外贸体制改革与计划、财政、税收、金融、价格、外汇、物资等管理体制改革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与有关经济体制改革配套同步进行,⑥中国同期进行的“对内改革”为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充足动能。尤其是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催生了一大批集体所有制、混合所有制和外商独资企业,企业逐渐由政府机构的附属转变为拥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分配方式也由“吃大锅饭”的供给制向自负盈亏转变,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活力。在“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良性互动下,中国这一时期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货物进出口总量由1978年的355亿元人民币稳步上升至1992年的9119.62亿元人民币,15年间增长超过24倍。同时,中国主要出口商品也由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转变,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比由1980年的49.6%提升至1992年的接近80%,⑦出口结构有所优化,为中国下一阶段的扩大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对外贸易扩大开放阶段(1992-2001年)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总结了中国前一阶段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指出了新一阶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发展方向。在对外贸易政策层面,一方面主要在1988-1991年外贸体制由直接管理向宏观控制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更大范围地引入市场机制,减少出口创汇的指令性计划,使用汇率、关税、利率等经济杠杆和法律手段调解外贸发展。⑧另一方面,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域也由东南沿海向更为广阔的内陆地区推进,由特区试点向全面开放转变,逐渐形成了“全方位、跨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特别是随着复关谈判的深入和入世谈判的开始,中国参照世贸组织规则,进行了降低关税、取消部分出口补贴、公开贸易政策、放开物价等一系列改革,进一步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在此阶段的十年间,中国对外贸易继续高速发展,货物进出口总额上涨362%,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上涨321%,贸易顺差增长近5倍,⑨占全球贸易比重也由2.3%上升至4.4%,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得到了较大提升。

相关文章: